此人的改革被史书大肆褒奖,在当时却葬送掉了国家

2018-04-25 11:06:17 首页

  北魏孝文帝元宏,所施行的汉化改革,影响后世深远,也为他赢得了隆高的历史地位,直至今日,仍在历史教科书中饱受肯定和称颂。然而,也颇有不同声音,以为这场激烈汉化改革直接导致30年后北魏王朝覆灭,鲜卑民族也融入汉族而从此消亡,因此元宏其实是北魏和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北魏孝文帝元宏,所施行的汉化改革(史家称为所谓“太和改制”),影响后世深远,也为他赢得了隆高的历史地位,直至今日,仍在历史教科书中饱受肯定和称颂。甚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伟大英雄,一脉相承的“北魏—北周—隋—唐”的中华第二帝国的真正建立者。

  然而,近代也颇有不同声音,以为这场激烈汉化改革直接导致30年后北魏王朝覆灭,鲜卑民族也融入汉族而从此消亡,因此元宏其实是北魏和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

image.png

  历史上一切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一方面尽量减小反对势力,另一方面尽量扩大支持势力,也就是尽可能赢得更多利益集团的支持。

  否则,纵然有再宏大的远景,执行者怀着再美妙的设想,本身又具有再高尚的品格,也注定失败。如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百日维新,其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无不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的激烈反对,而无力遏止。

  元宏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元宏作为一个手腕高明的政治家,切实赢得了北魏帝国内部最重要利益集团的支持,保障了他们核心利益不受损伤,甚至反而因为改革而大大得益。

  元宏首先做的是辩亲疏,正名位,由此赢得了帝国核心领导层的鼎力支持。

  北魏帝国开国君主拓跋珪,最初起兵时只是个逃亡少年,得到了拓跋氏族人大力支持,因此立国后一气追尊了整整二十八代先祖为皇帝,皆给与谥号,其中原鲜卑代国三位君主,又加以三祖庙号:拓跋力微为始祖神元皇帝,拓跋郁律为太祖平文皇帝,拓跋什翼犍为高祖昭成皇帝;因此,人数繁多的整个拓跋氏族人,全都成为形式上的北魏皇族一员。

  而拓跋珪死后,谥号只是烈祖道武皇帝。宗法太庙中,“烈祖”一向低于“太祖”和“高祖”,因此拓跋珪这个开国皇帝,在北魏帝国历史长期也仅仅被视为继统之君。

  一直到元宏即位后的太和十四年(490年),拓跋氏亲贵大臣依然主张「然此帝业,神元为首」,「平文、烈祖,抗衡苻石,终平燕氏,大造中区。」,将开北魏帝业的拓跋珪排在生前只是代王的拓跋力微、拓跋郁律之下。也唯有如此,那些并非拓跋珪子孙,而仅仅是拓跋力微、拓跋郁律后人的远支宗室贵族,才能和真正的皇族子弟平起平坐

  次年即太和十四年(491年),元宏毅然下诏「烈祖有创基之功,世祖有开拓之德,宜为祖宗,百世不迁。远祖平文功未多于昭成,然庙号为太祖;道武建业之勋,高于平文,庙号为烈祖。比功校德,以为未允。朕今奉尊道武为太祖,与显祖为二祧,余者以次而迁。」

  将拓跋珪庙号改为“太祖”,为其开国之君地位正名,同时和一统北方的世祖拓跋焘并列为“百世不迁”之祖,剥夺了平文皇帝拓跋郁律“太祖”庙号,将其从帝国太庙迁移,因此也就等同于取消了远支拓跋贵族的皇族地位。此举使得身为拓跋珪子孙的近支皇族的政治地位大大提升,他们原本就在帝国军政舞台处于相对重要位置,自然对此乐见其成,大力支持。

  紧接着,元宏又开始了配套的爵位改革,一方面精简冗余,特别明确了“非皇族不得封王”原则,(类似于刘邦的“白马之盟”),另一方面又并不影响原有既得利益者的实际利益。

  北魏建国时,最早是拓跋宗室和各部落首领皆封王爵,另外沿袭了魏晋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人数庞大驳杂,名爵过多过滥。

  拓跋珪于天赐元年下令改制,精简为王、公、侯、子四等爵;规定王爵第一品,公爵第二品,侯爵第三品,子爵第四品,只有皇子和异姓有大功的元勋功臣可以封王,原宗室王和部落首领封王者皆降为公爵,最后封王十人,公爵二十二人,侯爵七十九人,子爵一百三人。

  【天赐元年九月,减五等之爵,始分为四,曰王、公、侯、子,除伯、男二号。皇子及异姓元功上勋者封王,宗室及始蕃王皆降为公,诸公降为侯,侯、子亦以此为差。于是封王者十人,公者二十二人,侯者七十九人,子者一百三人。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县,子封小县。王第一品,公第二品,侯第三品,子第四品。】——《魏书·志·官氏》

  但因为这些爵位都可以子孙世袭,经历近百年数代皇帝后,到元宏在位时期,有封爵者的数量再次膨胀泛滥,爵位含金量贬值,自然就难以赏功和激励人心。

  元宏于太和十六年(492年),下令新一轮爵位改革,非开国皇帝拓跋珪子孙的远支宗亲、以及异姓王,其王爵都降为公爵,原公爵降为侯爵,侯爵降为伯爵,子爵男爵如旧。

  并且不再授予非拓跋珪子孙(即元氏皇族)之人以王爵,并定公爵为第一品,侯爵第二品,伯爵第三品,子爵第四品,男爵第五品,明确五等爵制的等级。

  对之前的王、公、侯等众多贵族来说,元宏只是降低了他们的名号,没有降低他们品级和实际利益,所谓「名易于本,而品不异昔」,因此也没有遇到太大阻力。

  当然拓跋氏(元氏)的远支王公,仍不免不满。如从东阳王被降封为平阳郡公的元丕,历仕六帝,官居宰辅,正是反对迁都洛阳、更易鲜卑旧俗的保守派代表人物之一。

  后来元丕默许了他两个儿子元隆、元超,参与太子元恂的谋反计划。事败后,二子被杀,元丕因为年届八十,垂垂老矣,被免死贬为平民。

  【太和十六年,制诸远属非太祖子孙及异姓为王,皆降为公,公为侯,侯为伯,子男仍旧,皆除将军之号。】——《魏书·高祖孝文帝纪》

  【王爵非庶姓所僭,伯号是五等常秩。烈祖之胄,仍本王爵,其余王皆为公,公转为侯,侯即为伯,子男如旧。虽名易于本,而品不异昔。公第一品,侯第二品,伯第三品,子第四品,男第五品。】——《南齐书·魏虏传》

  【及罢降非太祖子孙及异姓王者,虽较于公爵,而利享封邑,亦不快。】——《魏书·元丕传》

  元宏在提高近支皇族待遇、降低远支宗室政治地位的同时,又拉拢了一个实力庞大的政治集团,那就是北方汉人士族门阀

  并根据朝廷官员所在家族的三世之内,按有人曾担任最高官职的高低,分别评为“膏粱”(三公)、“华腴”(尚书令、尚书仆射)、“甲姓”(尚书、中领军、中护军)、“乙姓”(九卿、方伯)、“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丁姓”(吏部正员郎),统称“四姓”,以此评定士族门第,制定汉式官制朝仪,将北方汉人世家全面纳入帝国统治中枢,极大扩展了北魏帝国的统治基础。

  元宏并通过移风易俗,强制性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尽弃胡族风俗语言服饰,更大力鼓励鲜卑人和汉人通婚联姻;自己带头纳了多名汉人妃子入后宫;使得北魏皇族及众多鲜卑重臣家族,也迅速被众多汉人高门所接受认可,成为中原士族门阀的一部分。

  因此,短短数十年后,南朝萧梁名将陈庆之北伐进入洛阳后,不得不由衷感叹,本以为「长江以北,尽是夷狄」,如今「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目所不识,口不能传」,即北魏帝国治下的洛阳,其保存的汉魏衣冠,礼仪典章,竟然胜过了一向自诩为华夏正朔的江左。

  南梁名将:陈庆之

image.png

  【陈庆之: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洛阳伽蓝记》

  来自敌国将军的称颂,殊为难得可贵,对魏孝文帝元宏而言,更是对他这场汉化改革的最大称颂。

  然而,为了改革成功,也确实牺牲了相当一部分下层鲜卑民众的利益,牺牲了在北方戍边的鲜卑将士的利益,他们也在沉沦数十年后,终于忍无可忍起兵反扑,即“六镇起兵”,最终导致了北魏王朝的灭亡。

  孝文帝改革最大的负作用,就是直接照搬了已经腐朽的士族门阀制,甚至进一步变本加厉。他规定,只要一个家族三世中有人当过吏部正员郎级别的低级官员,就能算作“丁姓”士族了。因此短短二十余年,有资格入仕的候选官员在帝国就泛滥成灾,竟到了“十人共一官,犹无官可授”的地步。

  到了胡太后执政时,吏部尚书崔亮索性发明出一个“不问贤愚,但看年资”的论资排辈式授官法。而这种饮鸩止渴式的应对办法,虽然被包括他外甥刘景安的多人反对,但因为根本没人能拿出更好的对策,于是居然推行了下去。

  自此“贤愚同贯,泾渭无别”,官场充斥凭祖宗混日子的庸才,而真正人才大多只能沉沦下僚,高门士族玄谈清议、鄙视实务、尸位素餐的种种弊端,至此尽显。

  同时,元宏对官制的改革,以官分清浊,重文轻武,文为清、武为浊,一个人一旦名列兵户武人行列,就意味着一生甚至子子孙孙只能沉沦下僚,绝无成为朝廷大员之望。

  在北魏旧都平城的原皇帝直属禁军,沦为戍边边军,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更急剧下降。

  【籍贯兵伍,对隔宦流,处世无入朝之期,在生绝冠冕之望。】——《魏书·阉官列传》引御史中尉王显奏言。

  而即使是新都洛阳的中枢禁军将士,同样对门阀高门垄断朝官、自身前途待遇低下不满犹甚。

  甚至一度爆发了羽林虎贲上千人,先闯尚书省,再攻打政府公门,然后焚烧征西将军、光禄大夫张彝宅邸,将他和他儿子张始均殴打烧死的大骚乱。而朝廷不敢追究穷治。史称「上下离心,文武解体,所在乱逆,土崩鱼烂」。

  所以,元宏死后不到三十年,以鲜卑军人为主的六镇边军集团,才会由葛荣等镇将带领,起兵造反,并在邺城之战后被秀容部酋长尔朱荣收编,篡取北魏政权,他们代表的,就是被排挤被损害之武人和下层士卒的愤怒呼声。他们声讨的,正是那些将帝国原支柱军队当做野狗一样抛弃的北魏皇族和鲜卑贵族们,因此遂有杀尽两千朝廷官员、高门士族的”河阴之变“。

  秀容部酋长、天柱大将军:尔朱荣

image.png

  一夫起兵而天下大乱,终于令北魏王朝土崩瓦解,新生的北周和北齐政权,皆是由胡化鲜卑贵族为主导的武人执政,不约而同地汲取孝文帝教训,不同程度地开起胡化倒车。

  但北方汉人亦趁此天下大乱良机,得到了很大一部军权。关东的高齐王朝便为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所建,其名将高昂更出自汉人大族;关西的西魏八柱国有一半是汉人,包括李唐王朝的始祖李虎。

  等到宇文氏北周一统北方数年后,一个鲜卑名“普六茹那罗延”的汉人以国丈之尊,执掌北周国政;鲜卑大将尉迟迥不服,据邺城起兵,原北齐故地关东八州皆反;

  这个恢复了汉名“杨坚”的伟大人物,敕令帝国首席名将、汉人老将军韦孝宽挥军东进,一战平定叛乱。

  隋高祖文皇帝:杨坚

image.png

  随后杨坚代周称帝,诏令举国尽弃胡姓,禁绝胡俗,光复汉统。数百万鲜卑人,彻底失去了自北魏起长达数百年的“国族”地位,他们也做了各自不同的选择。

  明智者如独孤伽罗,成为新帝国的皇后,辅弼隋高祖文皇帝杨坚开创了“开皇盛世”;顽固抗拒汉人光复事业的反动派,如尉迟迥及其同党都被直接消灭,成为历史尘埃。

  从那之后,在北中国叱咤数百年之久的鲜卑人也正式成为了历史名词,融入汉族。虽然一些姓氏如慕容、宇文、元、独孤、尉迟、长孙等仍能探究其祖先来历……

  ——魏孝文帝元宏的良苦用心,终究并没有白费。

  元宏的改革导致了北魏王朝灭亡,是事实;导致了他出身族群的鲜卑民族灭亡,也是铁一般的事实,惟其如此,我辈华夏后人,才更要对其以高度评价。

  比较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版图,与今天中国的版图,扩大了多少倍?如鲜卑一般被历史湮没掉的国家民族部落,为了我华夏国家民族的存世与发展,他们本就理应消亡。

  出身野蛮夷狄部落的先进精英如元宏,愿意接受先进汉文化的同化,自然就超越自身血统成为文明族群的一员。他们的基因也融入为华夏族群基因的一部分流传后世。

  比如元宏改革后的北魏皇族的一支后裔,改姓长孙氏,成为了大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成了大唐凌烟阁首席大臣长孙无忌

  北魏皇族后裔,唐朝赵国公:长孙无忌

image.png

  而不愿被汉文明同化的那部分顽固死硬派如尔朱荣、尉迟迥,自然就被淘汰,他们的基因也无以延续了。这就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只要中华民族还继续存在,如元宏这样的伟大君主就一定会被大力颂扬,只因为他的汉化改革符合我华夏民族的长远利益,至于当时那些注定炮灰掉的鲜卑人怎么想,——我们需要在乎么?

  人活在世上一定就有立场,国家民族存在地球上一定就有立场,倘不从自己国家民族立场来判别是非,难道反从别族别国的立场去当脑残圣母么?

  唯有历史虚无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者,才会不遗余力去诋毁元宏的汉化改革,这正是其内心深处对汉文明巨大同化能力的恐惧,和对华夏民族复兴的恐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