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贞革新”为什么会失败?改革者借改革之名大肆谋私

2018-05-08 15:02:05 首页

  没有夯实基础的政治革新就像一个匆匆上马的民生工程,工程质量大打折扣。

  群众基础好的改革,也有可能因为革新派政治力量比较单薄、内讧以及操之过急等原因导致失败。

image.png

  有老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而领导唐朝著名的“永贞革新”的“二王八司马”大都是文人,最终他们也印证了这句古语。

  虽然没有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那么有名,但“永贞革新”仍贵为中国历史上十大改革之一。与王安石变法有点不同的是,这次改革受到了百姓的一致拥护,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再加上两位旷世大文豪刘禹锡柳宗元的加入,更是打响了改革的名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革新派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他们出台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方针和举措,革除了一些弊政。不过改革者大都没有好下场,“永贞革新”最终还是失败了。正如一些网友所说的不改革等死改革找死,这多少反映出改革者的无奈和悲壮,也彰显了社会转型的艰巨和复杂性。

  对大家都好的改革都失败?

image.png

  “永贞革新”是在唐朝处于崩溃边缘的背景下发生的,当时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据史书记载,“永贞革新”大致有如下内容:“钱谷为本”,控制财权;兴利除弊,减免赋税,废除宫市等;调整干部政策,选贤荐能,提拔人才;抑制藩镇势力,收夺宦官军权,打击贪官污吏。长安市长李实就是首先被打的大老虎。

  可惜这个“有利于民众,也有利于朝廷”的革新运动最终只维持了不到半年就失败了,可谓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究其原因,包括革新派政治力量比较单薄、内讧以及不够心狠手辣等等。一批没有掌握军权也没有多少政治资源的文人,他们的后台老板顺宗皇帝不但重病在身还基本上被握有兵权的宦官们控制。加上改革者的政治改革操之过急,想用几个月时间就把积重难返的唐朝政治经济颓势扭转过来,一步到位,使之焕然一新

  躺在巨型储钱罐上睡觉的改革家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没有进行必要的铺垫和打好基础,就像一个没有规划好的民生工程匆匆上马,最终的工程质量当然是大打折扣。而且革新派的对手又是握有实力的宦官和藩镇将领,改革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随时随地都有被拥有强大政治资源的宦官军阀集团绝地反击的可能。果不其然,最终宦官集团雷厉风行地把改革派一网打尽,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当理论性的东西和理想主义色彩太浓时,基本上革命的形式也只是乌托邦式的政治模式而已,没有什么实质的结果。

image.png

  其实,《旧唐书》也曾记载,作为改革集团核心人物的王叔文每当和太子(指唐顺宗)谈话,总是有意无意地说“某人可以为将,某人可以为相”,希望唐顺宗将来予以安排重用什么的,革命尚未成功,这班名人改革家就忙着升官发财的事。据说其时只要集团之中有人说“某人可以担任某官”,过不了两天某人就果真人模狗样地闪电上位,简直就是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的样子,腐败由此滋生,与宦官集团无异也。

  史载,改革派大佬之一的王伾就是一个腐败分子,他靠教太子练字和练杂耍魔术狎玩得势后门庭若市,很多求官的人前来行贿,金银珍宝源源不断终年不绝。为了保存这些珍宝,他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没有门的大木柜,只开了一个刚好能塞进宝物的小洞,就像一个小孩子的巨型钱罐,他老婆怕被人偷盗,有时就索性睡在大钱柜上面整夜发钱梦,倒也十分有快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