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竑,一个考生升级通关的彪悍人生路

2018-05-15 14:16:53 首页

  大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在午门摄政,群臣弹劾宦官王振误国之罪,王振党羽锦衣卫指挥马顺厉声呵斥群臣,王竑上前一把揪住马顺头发:“若曹奸党,罪当诛,今尚敢尔!”边骂边撕咬马顺脸面,愤怒的大臣一看这场面,机不可失,一拥而上,当场将马顺打死。

  殿前群殴,大明开国以来头一次,王竑解万民之恨,名震天下。

  王竑其实是个读书人,当时是进士,文官序列,王竑开挂的人生要从“高考”讲起,那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

image.png

  王竑祖籍湖广江夏,先祖自元朝开始就是军户,也就是说,他们家的成年男子世世代代都必须从军,未经朝廷批准,永远都不得脱离军籍。王竑的这位祖上并非普通士卒,曾统领湖广水军,是货真价实的朝廷命官。到祖父王贵时,率领部众投奔了刚刚揭竿而起的朱元璋,成为大明王朝开创者的嫡系。明朝立国之后,王贵一家本应飞黄腾达,却因一次很大的过失遭到“断崖式降级”,从水师高级将领被发配到了当时被视为边陲极地的河州卫充军户。

  河州就是现在的甘肃临夏,来自东南地区的军户子弟们只能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他们建立私塾传授学问,希望后代通过科举之路离开这里。

  永乐十一年(1413)出生的王竑睁开眼不久,便看到了围绕着自己的一双双希冀眼神。本着科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精神,王竑在蒙阶段已经开始熟悉科举相关知识。

image.png

  拿到科举考试“准考证”

  王竑最初的启蒙教育来自于博学的父亲王佐,随后有了第一位老师——祖籍苏州的周潘。周潘潜心研究经史,在医学方面造诣颇深,是同属河州谪戍军户的“圈内人”。打下了坚实的明朝南方教育体系的基础后,王竑结束了“升级”的第一个阶段,便要准备“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的学校教育,并且迎来了他科举人生中的第一次考试——童生试(又称童试),来获取地方政府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

  童生试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分别由知县、知府和学政主持,考试内容多出自“四书五经”。王竑的这三场考试都在河州,也就意味着他考完试当天便可回家吃饭。

  在北方冰雪尚未开化的二月,王竑邀请了几位担保人一起前往县府报名,担保人中必须有一名秀才,还得付上一些担保费。考试报名表上需要填写姓名、年龄、籍贯、三代履历等内容,在籍贯一栏,他并没有如同其他人一样写上河州卫军籍,而是家乡湖广江夏。到了考试当天,王竑首先要在考场外验明正身。

  明朝当然不会有贴有照片的准考证、身份证之类的证件,他的身份证明便是秀才担保人。当衙役念到“王竑”,秀才便要走上前去说:“这娃子是我担保的!”然后衙役才会放他入场。理论上来说,如果担保人作假,就会存在考生冒名顶替的情况,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且不说考场外的旁人基本上认识王竑本人,担保人秀才也是本县的知名人士,一旦被发现被担保人使了“调包计”,不仅王竑的科举之梦会泡汤,就连秀才也跟着一起遭殃。

  有着家学渊源、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的王竑,童生试自然是手到擒来,顺利解锁科举生涯新“地图”,进入了明朝科举的主线任务三级考试。

image.png

  王竑中举

  正统三年(1438),明朝乡试开科。25岁的王竑拜别父母,离开河州前往西安府参加乡试。

  作为国家规定的科举考试,乡试采取严格的贡院考试制度。在考试之前,王竑先要到考场登录考生信息,并且还需要一张“证件照”。这个“证件照”当然不是拍照,也不可能有画师一个一个挨着画像,且不说画得像不像本人,参加会试的考生众多,岂不是要把画师活活累死。所以,工作人员是拿出一本面貌册,在上面用文字记录考生面部特征。到了八月初九考试当天,王竑和其他河州考生在儒学训导的带领下来到陕西贡院门口,负责检查的官员凭着面貌册的记录与真人核对,这就生出来不少事端。

  王竑经衙役确认身份后,便要进门接受第二道更为严格的检查。负责检查的工作人员均是军人出身,根本顾不得考生全是功名在身,或是家世显赫,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摸索了个遍,一个个打扮得风流倜傥、温文尔雅的文艺青年,帽子、衣服、鞋子被扒得是干干净净,光溜溜地只剩下一条大裤衩,披头散发、衣衫不整,活脱脱一副落魄才子模样。

  王竑一边苦笑地看看自己的穷酸样,一边草草整理仪容,然后拿着考场考舍序号,匆忙寻找自己的考舍。

  乡试总共三场,分别在初九、初十二和初十五。三场考试内容各有不同,但均是以“四书五经”来命题,采用八股文的文体考试形式。考试正式开始后,陕西贡院的大门就被紧锁住了,直到考试结束才能打开。所有考生和考官在考试期间的吃、喝、拉、撒、睡,都得在贡院里面解决,所以必须提前准备好考试期间所用的所有物品。

  经过连日冥思苦写,王竑顺利完成试题,最终从“生员”升级为“举人”。

image.png

  进京赶考

  取得举人的身份后,王竑便获得了参加科举第二级考试会试的“准考证”。乡试结束后,王竑收拾好行装,马不停蹄地赶往京城。

  从西安府出发,沿着渭河向东过潼关进入河南,然后沿黄河南的驿道经洛阳抵达开封,再一路向北渡过黄河,过淇门(浚县),经邯郸、涿州,抵达大明王朝的京城。一路上跋山涉水可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也只有同王竑一样的科举士子才会忍受思乡之苦,不辞辛劳、千里驱驰。

  会试是明政府中央级别的考试,王竑的考试地点是北京贡院。与王竑同场竞技的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操着不同方言的考生,还有不少在国子监学习的邻邦朝鲜、日本、琉球、暹罗等国的士子。

  会试同样采用严格的贡院制度,同乡试的流程一样。考场内也极为严格,专门负责考务的官员除了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八人、提调官一人外,还有其他的场官多人,各司其职。按照规定,王竑在试卷首部写上了爷爷、父亲和自己祖孙三代的姓名、籍贯、年龄以及研习的经典,并且加盖了所司印记。整个考试过程波澜不惊,他顺利拿下了“会魁”,称谓也升级为“贡士”,也有了参加科举第三级考试,也就是最后的总决赛殿试。

image.png

  开启彪悍的人生

  会试结束一个月后,王竑便要参加激动人心的殿试了。殿试是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也称为 “御试”“廷试”“廷对”。三月朔日一早,由朝廷派出的马车将他从住所接至紫禁城内。殿试一天结束,只有一场,由明英宗朱祁镇亲自出题策问,王竑答完题后,试卷由翰林院中的翰林学士、朝廷大臣及文学侍从之臣组成的读卷官共同阅读,给出成绩后预先拟定好名次,然后进呈皇帝。明英宗钦定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并授予进士及第。王竑位居二甲三十名,授予进士出身,称谓定格于“进士”。三甲人数最多,授予同进士出身。殿试结束后,王竑和其他二甲、三甲进士还可以考选庶吉士,成为翰林官员。对于王竑而言,这可能是他考试中少有的失败,只担任了户科给事中。但这点失败算不得什么,因为它已经不是科举考试了。

  成为进士的王竑,终于通过科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启了一段极其刚猛豪勇的人生——正统十四年的殿前群殴。

  这个血腥场面吓得朱祁钰起身入内,王竑紧跟其后,要求处理王振党羽宦官毛贵和王长随,两宦官被朱祁钰派人拉出来,立即被活活打死。这一暴力事件,立即让王竑名震天下。

  在除去奸邪之后,王竑受命守御京城, 擢升右佥都御史,统领毛福寿、高礼的军队。在北京保卫战的彰义门之战中,形势一度危急,瓦剌军攀城而上,北京居民纷纷跑上城墙投掷砖石,关键时刻,正是王竑率领援兵赶到,击退了瓦剌。也先率兵退走后,王竑又负责镇守居庸关。

  此后,王竑总督漕运,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漕运总督,他还兼着淮安、扬州、庐州三府和徐州、和州二州巡抚,并兼理两淮盐税,可谓位高权重。在大灾之年,王竑还是一贯的强硬作风,威逼不愿开仓放粮的管库宦官:“一旦饥民有变,我就先杀你,然后自请死罪。”面对这名手上沾血的文官,宦官只得乖乖服软。这次赈灾,保全了180万人的性命,百姓中流传着“生我者父母,活我者巡抚”的民谣,王竑去世后,还有人立祠祭之。

  成化初年,王竑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致仕,从此他回到家乡河州,归隐山林,深居简出20年,弘治元年(1488)十二月去世,终年75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