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五一五政变,谋杀推动“改革”

2018-05-15 15:31:11 首页

  最终,法院以“爱国忧国之至情,有可鉴赏之处”为由,判处主犯三上卓15年监禁,其他人等只轻判了10年及以下徒刑。一帮军人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刺杀国家领导人,本属大逆不道的死罪,但只要高喊爱国,便是“政治正确”,可供“鉴赏”。

image.png

  “摧毁一切现存的丑恶制度!伟大的建设之前都需要彻底的破坏!”

  这句话并非来自中国人熟悉的文革时代,而是出自1932年5月14日发布的《日本国民檄文》,作者为海军中尉三上卓。就在第二天,他将子弹射入时任首相犬养毅的太阳穴,日本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五一五事件”爆发。

  三上卓曾誓言:“愿赤手空拳,为世之先驱,与诸君一起点燃昭和维新的火炬!”昭和维新,就是他不惜以血腥谋杀来极力推动的所谓“国家改造运动”。

  三上卓出生于1905年,没有什么显赫家世,虽然考取精英荟萃的海军兵学校,也许正由于精英荟萃,他的能力难以出众。

  后来接受谋杀案审讯时,他声称:“读到第二、第三年,我对应试教育、填鸭教育颇感不满,教育必须要以精神修养、人格陶冶为主。”这话听起来不无道理,但极端激进的思想也初露端倪。

  三上卓还坦白自己读军校时的想法:“将来海军士官若想统帅部下,必须对社会情况有所考虑。”

  那他年轻的时候,日本社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战期间,日本靠着给欧洲各参战国贩卖军需陡然发家,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并没能惠及底层民众,导致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眼看着富商巨贾灯红酒绿,大多数百姓却苦不堪言,同样出身低微且最不受重视的下层军人,自然对财阀富商们抱有深深的敌意。

  财阀不可靠,年轻人便转而期待名声良好的政治家。但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爆发,日本经济连年遭受重创,无论哪个党派执政,国家都是一片混乱,军部高层更是充斥着人事斗争,连政治家与高层军人都不再为人所信。

  不过没关系,日本人还有一个终极信仰:天皇。

  “须举国无一人反对才可定下国论,在全日本国民大同团结的基础上奏请发动天皇大权,奉天皇之名建立国家改造的根基。”

  语出《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作者是法西斯主义思想家北一辉。

  在北一辉看来,明治时期,日本天皇与国民一体同心,上下相通;现在却有财阀与官僚上下相蒙,以至于问题丛生;天皇是“太阳”、百姓是“大地”,政治家与官僚是阻碍阳光普照大地的“云”。

  为了清除“君侧之奸”,重拾“维新精神”,北一辉提出:由天皇授意民众发动政变,中止宪法三年,改为实行军管。

  表面上看,这份提案是要建立平等社会,但动听的口号背后,唯一的实质精神是实行军管,无限扩大军队权力。在北一辉的思想影响下,日本海军的“国家改造运动”组织“王师会”设立,三上卓成为其主力干将。

  1930年5月端午节,恰逢日本签订《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通称《伦敦海军条约》),三上卓非常气愤,挥笔写下十段四句诗歌,第二段写道:

  “掌权者在上位狂傲,却无诚意为国担忧;财阀以富而骄傲,却无心为社稷着想!”

  换言之,只要有“诚”、有“心”的“我们”登上高位,自然就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种过度简单化的思维模式结果只能是催生民粹主义,当权政客无法满足他们的诉求,民粹主义的另一个极端产品便出现了。

  1932年初,激进佛教僧侣井上日召组织了“血盟团”,列出一份包括十个人的刺杀名单。2月9日,前大藏(财务)大臣井上准之助遇刺;3月5日,三井财阀总帅团琢磨遇刺。很快,日本警方逮捕井上日召,将“血盟团”连根拔起。

  “血盟团”覆灭,与其交情甚笃的“王师会”坐不住了,他们决定于5月15日袭击东京各个政府关键部门,对重要人物实行刺杀,首相犬养毅正是此次行动中权位最显赫的受害者。刺杀结束之后,参与的军人按照预先约定全体自首。

  对包括三上卓在内的谋杀嫌疑犯审判之时,奇怪的一幕突然出现:一份35万人的签名血书送到东京,要求法院将嫌疑犯从轻发落。最终,法院以“爱国忧国之至情,有可鉴赏之处”为由,判处主犯三上卓15年监禁,其他人等只轻判了10年及以下徒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