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赫迪思想是什么?马赫迪思想的起源与传播

2018-07-27 14:45:18 首页

  马赫迪思想(Mahdiyah,al-)8世纪以来,在伊斯兰教哈里发国家中,因对现实不满而形成的一种希望出现救世主以解救群众苦难、建立人间正义的思潮。马赫迪的阿拉伯语原意为被安拉引上正道者。起初用来指一些被认为具有先知天赋的政治、宗教领袖,以后则用以指被期待的救世主。

blob.png

  8 世纪以后,流行于伊斯兰社会中的一种不满现实,企盼救世主降临 ,解救群众脱离苦难、建立人间正义的思潮。马赫迪的阿拉伯文原意为"被安拉引上正道者",最初指被认为具有先知天赋的政治、宗教领袖,后用以指被期待的救世主。7 世纪时,改宗伊斯兰教的也门犹太人为反对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的统治而神化阿里,宣传穆罕默德将转世。阿里死后又宣传阿里将转世。其后什叶派继承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隐遁的伊玛目将作为马赫迪重新入世,为世人伸张正义,建立太平盛世,但对隐遁的伊玛目是谁有不同看法,因分为不同支派,稍晚,一些逊尼派穆斯林也接受了马赫迪思想。马赫迪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希望 ,以此为号召容易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响应 ,故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利用这一思想发动的起义,其中以1881年苏丹的苏非派领袖穆罕默德·阿赫迈德发动的起义最为有名。

  起源

  马赫迪思想是在"转世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执政期间,当时改信伊斯兰教、后来成为极端什叶派创始者的也门犹太人赛伯伊提出,历代先知都有指定的继承人,穆罕默德曾将继承权授予阿里。他指责奥斯曼篡夺了阿里的哈里发职位,并宣称穆罕默德将来仍要转回世间。阿里继任哈里发后,于661年被哈瓦利吉派刺死。赛伯伊出于本派利益,将穆罕默德的转世改为阿里转世。伍麦耶王朝建立后,穆阿维叶及其继任者对忠于阿里的什叶派人的反抗,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政策。680年,穆阿维叶的继任者叶基德在卡尔巴拉之战中杀害了阿里次子侯赛因。于是什叶派在哈桑的继承人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大部分人拥戴侯赛因之子栽因·阿比丁为伊玛目[1] ,而以穆赫塔尔为首的另一部分人则拥戴伊本·哈乃菲叶(阿里庶子)为伊玛目,称其为马赫迪[1] 。685年,穆赫塔尔借口为侯赛因报仇,在伊拉克发动了反伍麦耶王朝的起义。失败后,穆赫塔尔于 687年死去。起义中出现的凯萨尼派(源于阿里释奴凯萨尼)沿袭赛伯伊的转世说,宣称700年在麦地那去世的伊本·哈乃菲叶没有死,而是隐居在麦地那附近的拉德瓦山中,以后将重返人间,给世界带来正义,改变社会现状;并称其为"隐遁的伊玛目"和"被期待的马赫迪"。这种思想反映了某些什叶派人在争夺政权的斗争失败后,幻想救世主的出现,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

  传播

  马赫迪思想形成的初期,虽然在伊斯兰社会得到传播,并为很多穆斯林所接受,但从未成为整个穆斯林社团的统一思想,各派对它的解释亦不尽相同。什叶派中伊玛目派认为马赫迪是出自阿里家族中的一名隐遁起来的伊玛目,是神的体现者,具有超人的精神力量,其言行正确无误。他将重临人间,"铲除暴虐"、"使大地充满正义"。至今什叶派仍把隐遁的伊玛目尊奉为自己唯一的最高领袖,其国君、行政长官和宗教领袖被认为是"隐遁伊玛目"的代表。还有一些什叶派小支派,把他们去世了的领袖也奉为马赫迪。

  按照伊斯兰教关于穆罕默德逝世是安拉启示终结的观点,逊尼派认为马赫迪是世界末日来临前降临的最后一位哈里发,他给人们带来的不是新的启示,而是人们已经丧失的信仰,并将依据教法实行管理。在他的治理下,正义将获得胜利。不过,虽有圣训肯定此说,但对马赫迪的信仰不具有宗教信条的意义。伍麦耶人曾将马赫迪的降临解释为穆阿维叶的父亲苏福扬的转世。

  发展

  后来,随着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和人民生活的日益困苦,在伊斯兰教的历史上,曾多次出现马赫迪运动。其领导者利用人民群众对社会经济状况的不满,以及期待安拉派遣特选的人降临改变现状的迫切心情,宣传自己为救世主马赫迪或其代理人,号召人民进行反对现行制度的圣战,建立公正、完美的社会。运动中所提出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众的愿望,容易得到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如10世纪初,什叶派人奥拜杜拉为反对阿巴斯人的统治,利用这一运动在北非建立了著名的法蒂玛王朝(909~1171),12世纪初,逊尼派传教师穆罕默德·本·图尔马特在摩洛哥利用这种运动推翻了旧政权,建立了阿尔莫哈德王朝(1121~1269)。

  马赫迪派

  19世纪80年代产生于隶属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为近代伊斯兰教派别之一。其创始人为船工出身的苏非派教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1881年7月,他以纯洁伊斯兰教为号召,自称救世主马赫迪,带领信徒在阿巴岛发动反政府起义。在传教中,他将马赫迪思想与宗教复兴思想相结合,将神秘主义与兄弟般的平均主义要求相结合,宣称安拉为他选择了马赫迪派。他主张恢复早期伊斯兰教精神,在安拉面前人人平等;号召人民对异教徒欧洲殖民者及伊斯兰教的叛徒土耳其、埃及封建主进行圣战,建立以《古兰经》和教法为基础的独立国家;废除无法负担的捐税,反对贪污受贿;不承认四大教法学家及宗教长老的个人意见,只承认《古兰经》和确凿可信的圣训;提倡苦修、简朴、戒绝今世享乐,寄希望于来世。

  马赫迪派起义后,首先在阿巴岛击败了前来镇压的政府军,尔后转移到西部山区,人数不断扩大。1883年初占领西部重镇奥贝德,年底全歼英将希克斯统率下的埃及远征军。1885年初攻克首都喀土穆,击毙当时任苏丹总督的英国人戈登,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马赫迪国。入夏,穆罕默德·艾哈迈德病故,阿布杜拉继位。后因马赫迪派上层领导集团的蜕变,加之与埃塞俄比亚的连年战争,国力削弱,1898年败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