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是怎么灭亡的?大祚荣是怎么死的

2018-08-21 13:57:17 首页

  唐朝鼎盛时期,在中国的东北大地上,出现了一个以粟末靺鞨族为主的靺鞨国。

  公元713年,其首领大祚荣被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该国在后来的战乱神秘消失。而在北京郊区怀柔区,有一个怀柔第一行政大村“渤海所村”,这里边是纯属巧合还是有其内在的联系?

  史料记载公元698年至926年,靺鞨人大祚荣在大唐东北地区建立了震国,自号震国王。公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公元762年,唐朝颁诏令渤海国。国都最初为旧国(今吉林敦化)。公元742年迁都显德府(今吉林和龙),公元755年迁至龙府(今黑龙江宁安),926年为契丹所灭 ,历时229年。

  大祚荣的父亲名叫乞乞仲象,原是粟末靺鞨中的一个部落首领,曾依附于高句丽政权。唐高宗章元年(668年),唐灭高句丽之后为了防止高句丽政权复辟并有效控制高句丽遗民与临近靺鞨、契丹、奚、等少数民族,将大批高句丽遗民和一部分靺鞨人强行迁往内地。

  其中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率其部众迁居到了当时唐朝卢龙节度使治下的营州(治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并依附于唐朝从此在营州开始了长达30年的生活,大祚荣便在这一时期出生并长大成人。这期间他们同汉人接触,深受唐朝政治氛围的影响,为后来创建渤海国起到了文化上的催化作用。

image.png

  历史上,渤海国也曾经一分为二

  据《唐地理志》记载,公元724年,渤海国一分为二,一部分留驻渤海国原地,另一部分南迁至幽州城(今北京宣武一带)。唐元二十五年迁至幽州城北35华里的桃谷山,建立了燕州。据《东燕州城》记载。该城为方形,整体为夯土筑成,边长1华里,设东南西北各一门,城外有护城河。

  可惜的是在宣王统治的年代结束之后,渤海国贵族之间的内斗愈演愈烈,从此渤海国走向没落。曾经梦想进军中原的渤海国在公元926年被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军灭亡。

  从此存在了230年的渤海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渤海国继承了高句丽的精神,并延续了其历史,然而它在灭亡后的一千年来却被人们所遗忘。如果没有渤海国,高句丽的精神将不会被延续,历史也会从此中断,而大祚荣建立的这个国家却被人们所忽视。

  大祚荣不但重现了高句丽所创造的辉煌,而且给其遗民以希望和勇气。

  其实早在唐朝,渤海国就经历了一次移民大迁徙

  唐建中三年(782年)幽州节度使朱滔反唐。叛军攻京师、夹燕州,燕州被毁,为躲避战乱,渤海国百姓纷纷逃亡,他们从昌平,经桥梓、北宅入关渡河,沿怀沙河一路蜿蜒而上。

  当他们行至现今的渤海所一带时,见眼前四面环山,中间一片开阔地,便在此地落脚生根。就这样,这些逃亡而来的渤海国人在这里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他们因战乱流离失所,难免对故国产生思念之感,为了抒发这种思乡之情,他们称此地为渤海。也就是现在的怀柔区第一大行政村——渤海所。

image.png

  渤海所地里位置十分重要,它西接居庸关,东连慕田峪关,南向十三陵,距 地仅数十公里,为此,明 治十六年(1503年)开始出巨资修建渤海所地。担负起内护皇陵,外防敌寇的重任。渤海所村的前世神秘,而今生更是精彩。

  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邓华、宋轮的第四纵队在此地打响了平北抗日的第一枪,并大获全胜,歼灭日军一个中队。解放战争中,战斗英雄董存瑞在他两年零十个月的军旅生涯中,有一年零五个月是在渤海所生活战斗过的。

  在新中国,1971年9月13日,林彪集团中的骨干李伟信、于新野等人也是在渤海所的沙峪村被迫降并就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