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的《呐喊》究竟有何寓意?名画背后的故事

2018-08-29 13:46:41 首页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这幅关于存在性焦虑(Existential angst)的画作,是美术史上的第二名作。然而这一画作是如何达到这一高度的呢?阿拉斯泰尔·苏克(Alastair Sooke)将为您讲述此画背后的故事。

  沸腾的天空,如着了火一般:红、黄、橙三色的烈焰布满了天际。天空下面,站着一个雌雄难辨的人。只见那人身穿一件波浪纹的蓝色外套,蓝色的外套好像要汇成急流,流入他身后深蓝的河流一般。那人光秃秃的脑袋就如一个头骨,一双拉长了的手托在脑袋的两边。

image.png

  那人的眼睛因恐惧而大开,他爆发出了骇人的尖叫!除了远处的桥上的两个人以及峡湾中的那条船尚属正常外,画面中的所有事物,都弥漫着一股原始的、难以阻挡的恐惧。

  这就是出自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之手的名画《呐喊》(The Scream),美术史上的第二名作——仅次于达·芬奇(Leonardo Di Serpiero Da Vinci)的《蒙娜丽莎的微笑》(Mona Lisa)。

  存在性焦虑

  蒙克来自一个穷困潦倒的军医家庭,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次子。他出生于1863年,于1944年去世。本次在纽约新美术馆举行的展览,旨在探讨蒙克与20世纪初发生在德国与奥地利的先锋派表现主义艺术运动(avant-garde Expressionist art movement)的关系。尽管本次展览主要展示的是蒙克艺术生涯后期的作品,却仍为1895年版《呐喊》留有一席之地。1892年,蒙克首次到达柏林(Berlin),很快就在那里名声大噪。

  在德国,蒙克度过了疯狂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几年。在那几年间,蒙克在一家名为小黑猪(the Black Piglet)的酒吧中,结交了一些志趣相投的艺术家以及作家,其中就有其密友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也是在那段时间,蒙克创作了他生涯中主要的,也是日后最为有名的几幅作品,其中包括《吸血鬼》(The Vampire)以及《麦当娜》(Madonna)。这两幅画日后都成为了《生命的饰带》(The Frieze of Life)这一史诗级半自传式组画的一部分。在《生命的饰带》组画中,蒙克将关于爱、性以及死亡的强烈情绪,化作了世界性的象征。而最初版本的《呐喊》,即1893年版《呐喊》,也是此系列22幅组画中的其中一幅。

image.png

  在德国的那段时间,蒙克创作了他生涯中主要的,也是日后最为有名的几幅作品,其中包括《吸血鬼》以及《麦当娜》(图源:《吸血鬼》1895/爱德华·蒙克)

  1892年,蒙克创作了《呐喊》的前身——《日落下的黯然:绝望》(Scream called Sick Mood at Sunset, Despair)。该画的构成与《呐喊》极为相似:无论是画中血色的天空、蓝绿色的湖泊及风景,还是桥上的三人。尽管该画在那个时代已经算是比较创新,然而相比较而言,该画在画风上还是不如《呐喊》一般颠覆传统。《呐喊》是蒙克的一个突破,表现出强烈的存在性恐惧,完全压倒了前者所流露出的那种温和的忧愁。

  在蒙克日记中,1892年1月22日的一篇记录了他创作《呐喊》的灵感来源。日记中写道:“当时正当日落,我和两位朋友走在路上——突然我感到一阵悲伤——眼前的天空也突然变得血红。我停下脚步,身子靠在栏杆上,感觉疲劳得要死——红红的燃烧的天空如同血与刀剑一般,笼罩在蓝黑色峡湾与城市之上——我的朋友们继续向前,而我却站在那里——我因焦虑而颤抖——然后我感到一声巨大无穷的呐喊划破自然。”

  《呐喊》可能是蒙克的自画像,也有可能是其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看到的秘鲁木乃伊(图源:爱德华·蒙克)

image.png

  蒙克的姐姐索菲(Sophie)在他13岁那年去世。《呐喊》中的人物,可能是蒙克对自己得知姐姐去世时表现的自画像。而一些艺术史学家也表示,《呐喊》中的人物来源可能是蒙克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看到的秘鲁木乃伊。

  在纽约新美术馆的展览中,《呐喊》被安排作为游客观赏的最后一幅画。策展人劳埃德表示,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呐喊》中的一切都展现了表现主义的精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