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长孙俭传】原文翻译,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

2018-10-12 09:33:55 首页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本名庆明。其先,魏之枝族,姓托拔氏。孝文迁洛,改为长孙。五世祖嵩,魏太尉、北平王。俭少方正,有操行,状貌魁梧,神彩严肃,虽在私室,终日俨然。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贵游造门,亦不与相见。孝昌中,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从尔朱天光破陇右。太祖临夏州,以俭为录事,深器敬之。

  时荆襄初附,太祖表俭功绩尤美,宜委东南之任,授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所部郑县令泉璨为民所讼,推治获实。俭即大集僚属而谓之曰:“此由刺史教诲不明,信不被物,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遂于厅事前,肉袒自罚,舍璨不问。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魏文帝玺书劳之。太祖又与俭书曰:“近行路传公以部内县令有罪,遂自杖三十,用肃群下。吾昔闻王臣謇謇,匪躬之故,盖谓忧公忘私,知无不为而已。未有如公刻身罚己以训群僚者也。闻之嘉叹。”荆蛮旧俗,少不敬长。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

  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外敦邻睦,内怀异计。俭密太祖,陈攻取之谋。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俭对曰:“今江陵既在江北,去我不远。湘东即位,已涉三年。观其形势,不欲东下。骨肉相残,民厌其毒。荆州军资器械,储积已久,若大军西讨,必无匮乏之虑。”太祖深然之。平,以俭元谋,赏奴婢三百口。太祖与俭书曰:“本图江陵,由公画计,今果如所言。智者见未萌,何其妙也。但吴民离散,事藉招怀,南服重镇,非公莫可。”遂令俭镇江陵。进爵昌宁公,迁大将军,移镇荆州,总管五十二州。

  俭旧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其奉公勤至,皆此类也。三年,以疾还京。为夏州总管,薨,遗启世宗,请葬于太祖陵侧,并以官所赐之宅还官。诏皆从之。追封郐公。

  (节选自《周书·长孙俭传》)

image.png

  【译文】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原名庆明。祖先是魏氏的支脉,姓托拔氏。魏孝文帝迁至洛阳后,改姓长孙。五世祖长孙嵩,曾任魏国太尉、北平王。长孙俭从小为人正直,有操守节行,体态魁梧,神色严肃,即便在卧室,也终日不苟言笑。不乱结交朋友,不与他志同道合的,即使是权贵来访,也不相见。孝昌年间, 从家中征召出来授官员外散骑侍郎,跟随尔朱天光平定陇西。太祖到夏州时,任命长孙俭为录事,对他很敬重。

  当时荆、襄两地归附不久,太祖上表称赞长孙俭功绩,建议委任东南,于是授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所辖郑县令泉璨被百姓告发,经审讯,罪证确凿。长孙俭就把部属都召集在一起,对他们说:“这件事由于我教育不周到详明,信用未能被人认可,这是我的过错,不是泉璨的罪。”于是在大厅前,脱衣承受杖打,而不再治泉璨的罪。从此以后,所属各城法纪严明,没有人再敢违犯法令。魏文帝送去盖有印记的信表示慰问。太祖又写信给长孙俭说:“最近路人传说您因为所辖县令有罪,竟自己受杖三十,用来严饬部下。我从前听说‘王臣忠贞,不为自己’,是指为公忘私,凡知道该做之事就拼命去干。没有像您这样严于律己、不惜自罚来教育部属的。我听说后嘉许赞叹。”荆州旧俗,后辈不尊敬长辈。长孙俭殷勤劝导,风俗大变。努力推广农业,同时兼练军事,所以边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官吏百姓上表请求为长孙俭修建清德楼,树碑称颂,朝廷允许。

  梁元帝在江陵继位后,对外和睦邻国,心中怀有诡计。长孙俭秘密致信太祖,陈述进攻的策略。于是调长孙俭入朝,询问计谋。长孙俭答道:“如今江陵在长江以北,距我不远。湘东即位,已经三年。看其形势,不准备东下。他们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百姓厌恶他们的苛毒统治。荆州的军用物资和各种器械,已经储备很久,如果大军南征,一定不用担心缺乏。” 太祖认为他说的很对。(不久)大军平定江陵。因为长孙俭最早谋划,赏赐他奴婢三百人。太祖写信给长孙俭说:“图谋江陵,计谋由你提出,今日果然如您所言。聪明的人能预见即将发生的事情,这是多么美妙啊!只是吴地百姓逃散,还要依靠你招募安抚,南土重镇,没有你是不行的。”于是命令长孙俭镇守江陵。晋封昌宁公,升大将军,移镇荆州,总管五十二州。

  长孙俭从前曾到皇宫汇报情况,当时正下着大雪,就站在雪中等候通报,从早晨一直站到天黑,脸上竟然没有显露出懈怠的神色。他奉公尽心,都像这样。天和三年(568),因病回京。后来被任命为夏州总管,随即去世,遗言请求葬在太祖陵旁,并把赏赐给自己的宅第归还朝廷。都被诏命允许。追封郐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