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族,人口四千万,遍布海内外!

2018-10-19 10:26:44 首页

  这是一个中华历史上最大最传奇的的家族。

  至今繁衍人口四千万,后裔遍及海内外。

  唐宋时期出了3名宰相、18位朝官、29位京官、58位进士,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家。

  这个家族繁衍不息,其后代深深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局势。

  如,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陈潭秋、陈毅、陈云、陈赓、陈昌浩、陈再道、陈锡联、陈丕显等;

  国民政府高官和将领陈果夫、陈立夫、陈诚、陈布雷等,学者陈寅恪。

  这个家族就是江州义门陈。

image.png

  一、安家

  公元832年,唐朝社会已开始走向没落。

  在江州(今江西德安),雄奇险峻的庐山南麓,清波碧浪的鄱阳湖畔,来了一个身穿便服的官员,他可不是考察民情,而是要选居住之地,见这里山清水秀,闭塞宁静,并决定安家于此。

  这个官员叫陈旺,是个有故事的人。他是南朝陈国岳阳王陈叔慎玄孙。

image.png

  陈叔慎就是那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亡国之君陈叔宝的弟弟。

  这陈家可是属于大名鼎鼎的庞大的士族------颍州陈氏,魏晋南北已经发展到了高峰。

  但是经过隋朝的统一战争,陈亡国,陈氏凋落。

  亡国以后,他就随着哥哥被迁到长安。他的子孙倒也争气,考上了进士,世代为官了。陈旺此时任江州牧,因官置产,率全家四代人迁居江州。

image.png

  义门陈村发源宅居图

  陈氏后人深感国破家亡之痛,明白一个家族繁衍不息的动力,就是良好的家风传承。 “忠孝节义为本、耕读奉公传家”,从此,义门陈氏族生生不息,繁衍壮大,创造了十五代同堂、历时332年聚族而居的历史。

  二、家风

  到宋朝,陈氏家族天下闻名,其中“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故事广为传颂。

  宋太宗听说陈家“其人尚义,犬亦效尤”,便亲临义门,只见陈氏养犬百只,同食一槽,共眠一牢,每到吃饭之时,一犬不到,则余犬不食。 太宗便命人做100个米馍,放在地上,唤犬来食。99只犬静立米馍之前,无一动嘴。一犬口含馍,送给堂上一个的老犬后,转身回来,轻吠一声,众犬才开始食。 皇帝赞叹不已,御笔旌赐“忠孝世家”,封陈氏为“天下第一家”,并亲书一联:“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中异类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内同声共护门”。

image.png

  《中国姓氏通书》将此誉为:义门陈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1996年,“一犬不至,百犬不食”被录入世界吉尼斯记录。 到北宋仁宗时,陈氏家族人口达到3978人,这么多人是怎么和谐生活在一起的呢?

  来看看陈氏家族的日常。 每当晨曦出现,酉鸡啼鸣,陈家族人开始一天的生活。 穿衣洗漱之后,鼓声传来,人们就来到公共食堂吃早饭。 吃罢早餐,孩童到书院学习,成人男子到庄园劳作,妇女们拾掇家务、准备午饭,老人们在“寿安堂”(养老院)颐养天年,各行其是,有条不紊。

image.png

  “寿安堂”,为我国最早的养老院中午,午饭的鼓声传来,族人又聚在一起同炊共饮。吃罢继续劳作,直到晚饭之时。 晚饭吃罢,族人们或去“御书楼”(图书馆)看书,或去秋千院、嬉戏亭轻松消遣,陈氏家园里有繁华的街坊市井、茶楼酒肆,供族人免费消费。到了夜晚,便各自回屋休息就寝。 族人不必为抚养教育孩子和赡养老人而操心,整个家族内部有育婴室、托儿所和书院、养老院等,孩子和老人有专人抚养照顾。

image.png

  陈氏家风甚严,虽生活富足,但不能娶妾养俾,不能置畜仆隶,不允许生活奢华,人无贵贱、共同劳作,家族成员没有私人财产,经济平等,物质统一分配,出门开支婚丧嫁娶全由家族负责。如果有人犯错,家族内部有刑杖厅。家族内部有医馆、寺庙。俨然如一个独立的王国。

image.png

  三、分家

  在今天人看起来,这样的生活似乎有点压制个人的自由和个性,但是对于整个家族发展大有益处。 此时,陈氏家族富甲一方,拥有庄田、园林三百多处,遍布江州大地,甚至超越省界。 更令朝廷担心的是,陈氏家族单列“学田二十顷”作为教育经费,创办了“东佳书屋”、“东佳书院”两所学校。 “东佳书院”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学,免费让自己的子弟上学。后来,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开始招收外姓子弟,史称“延四方学者,伏腊皆资焉!江南名士皆肄业于其家”,在北宋的文化影响甚巨。

image.png

  义门陈东佳书院全图

  陈氏家族的子弟,仅在北宋咸平4年(公元1001年),通过科举考试在朝为官的达到430人。名宦仕子更是慕名而来,趋之若鹜。 当时的名臣包拯包青天,不禁担忧起来,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陈氏家族岂不要和朝廷分庭抗礼了。 于是他与丞相文彦博,商量了一个“妙法”。 他们几次宋仁宗进谏说,义门陈的孝义感人,应传播到大江南北去,作为典范,教化民风。 由此演绎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家庭最悲壮、最恢宏的大迁徒,义门陈氏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皇帝下旨分家析产的大家族。

image.png

  义门陈奉旨分庄

  公元1062 年,仁宗皇帝下诏劝其分家,派官员监护,分析义门陈氏。

  分家这天,陈氏族人痛哭流涕,据说,他们把一口大锅摔成291片,以锅片为阄,决定去向。 碎锅分析之后,陈氏分为了291支,星罗棋布于全国七十余州郡,主要在今天的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东、广西等省。 虽然陈氏家族各支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始终不忘根本,在门首都挂有“义门陈氏”或“江州义门”匾额,故有“天下陈氏出义门”之说。

image.png

  四、分支

  分家的陈氏后人,牢记家风,在各地不断的壮大发展。

  以后的堂口和分支发展众多,遍及全国。这里只介绍两个。 迁徙入川的陈姓人尤为活跃,使陈姓成为当时四川第一大姓。 早在分家之前,陈省华家族入川,来到今天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 陈省华进士出身,后来被追封一品宰相级别的秦国公,大儿子陈尧叟、三儿子陈尧咨都是状元,二儿子陈尧佐也是进士出身,父子4人都是进士,所以被称为“一门四进士”“一门三宰相”。

image.png

  良好的治学之风也深深影响了当地的文化,开启教化之风气,阆中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举人之乡。 如今阆中和南部县的陈姓人,90%以上属于他们的后裔。 到了元末明初,湖北的陈家后人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 朱元璋与陈友谅苦战三年,最后在鄱阳湖大战中,射杀陈友谅,夺取天下。 朱元璋本来心狠手辣,对自己的战友也不放过,何况他的敌人。可怜陈氏家族受到株连,不仅故居遭毁,被贬为“丐户”“贱乐户”,义门陈的不少后人被迫移居海外,异国谋生。 这部分陈氏后代,在海外渐渐发展起来,如今在海外华人的四大姓“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中的“陈”姓,是海外人最大的姓。 也有部分陈氏后人,为了“寻得桃源好避秦”,有的藏居深山,今天的贵州和云南的大多数姓陈人都是这个时期迁来的。

  五、启迪

  经过900多年的历史变迁,繁衍迁徙,如今陈氏已成为泱泱巨族,大部分陈姓人都坚持自己是义门陈的后代,“一家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

image.png

  义门陈为什么会繁衍不息?这和家风家教有关密切的关系。 江洲陈家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家法,《家训三十三条》《家规十六条》和《家范十二则》,三位一体,构成了义门陈氏的良好家风,它对家族聚居生活的影响至为重大。 晚清名臣曾国藩说过,有三个地方可以看出一个家族的兴败: 一、子孙睡到几点,如果睡到太阳三竿之时,代表这个家族已经懈怠下来; 二、子孙是否做家务,因为勤劳的习惯影响了一个人的一生; 三、子孙读不读圣贤经典,人不学,不知义。

  而陈家长盛不衰的秘密也印证了曾公的说法。 陈家“家法”的核心是“至公无私”。陈氏子孙熟读儒家经典,治学入仕,都是要以报效国家为目的。 陈家子弟在生活中,勤本业、崇节俭、尚忠厚、守法明理,品行端正温良。 这正是整个家族长盛不衰的秘密,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 在盛行功利主义教育,重分数轻德育的今天,义门陈氏的历史,是不是能对我们有所启迪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