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宋朝的禁军谁更厉害一些?为什么宋朝的更厉害

2019-01-15 10:08:32 首页

  看宋朝明朝的军事历史时,很容易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重文轻武的两个朝代,作为皇帝直属部队的禁军差距巨大?在史书中,常常能看到禁军们四处奔走,迎战各种对手。而在明朝的战事中,禁军经常自动隐身,大部分战争都只是各军镇自己在行动。

  这种差异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宋朝的禁军建设会比明朝好那么多呢?

image.png

  宋朝的禁军从一开始就有很多明朝时没有的职能

  虽然宋朝和明朝的皇帝直属部队都叫做禁军,但实际上两者在实际安排中有巨大差别。甚至可以说,宋朝和明朝的禁军,只是顶着类似名字的两个不同概念。

  宋朝禁军的起源,可以从唐朝中后期算起。当时的皇帝们为防止安史之乱的悲剧重演,开始扩编原本规模不大的禁军部队,以便需要时可以对抗地方藩镇。赫赫有名的神策军,就是这样一支禁卫军。他们直接由中央财政供养,接受代表太监的领导,对抗外族和暴民的同时,也同样威慑着地方上的强藩。

image.png

  禁军扩大化的传统从唐朝后期开始

  这种模式随着唐朝覆灭,开始发生一系列变化。在五代,这个武夫当国的特殊时期,皇帝们个个都是会打仗的马背天子。禁军以往由太监统领的传统,在这个阶段被彻底打破。禁军要么由皇帝的心腹统领,要么就是皇帝亲自掌管。五代各国的统治范围往往不大,所以中央和地方的差距不会非常明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五代的禁军经常出没在最前线,战斗力也是非常强大的。越是晚期的五代皇帝,就越喜欢将地方的优秀兵源并入禁军,最终形成了宋朝的禁军班底。

image.png

  宋朝继续了晚唐和五代的扩编禁军策略

  宋朝建立后,继续加强和扩编皇帝的禁军部队。但自从宋太宗在高粱河战役中被契丹人开发了菊花,皇帝就很少有机会再亲上战场。五代留下的皇帝亲临一线指挥传统,就此断绝。但伴随疆域的扩大,中央不断扩编出来的禁军部队也日益壮大。这就让宋朝的禁军在实际上,扮演着野战机动部队的使命。

  为了管理的各地禁军的,赵家人想出了著名的“更戍法”。所有的中央禁军要按时轮换驻地,期限是1-3年。这样既保证所有的禁军都在前线待过,或至少能进行一些野战拉练,又防止地方武将像唐朝的太监那样把禁军私有化。所以,一直到王安石改革之前,宋代禁军还能够和敌人在战场上对垒。

image.png

  王安石变法前 大部分宋朝禁军还有一定战斗力

  当然,王安石变法后,“更戍法”制度也就被破坏掉了。禁军开始从中央野战军,转变为驻扎在各地的中央军。那些驻防首都汴梁的幸运儿,再也不用饱尝定期换防之苦。代价则是战斗力一落千丈。而即便是黄河以北防御辽国的禁军,也因为长期无战事而消极怠工。只有西北边区的那些禁军,因为需要定期和西夏人作战,保持了原有的水准。

  这些开始分化发展的禁军,在后来的靖康之变中都接收了巨大考验。最厉害的西北禁军,一度与金军和前辽国汉军们打成对峙状态。黄河以北的禁军就只能望风披靡,不少人甚至主动投靠女真人,带着后者南下。至于首都汴梁的那些废物,就只能以城墙作为自己的唯一掩护,等待各地勤王军来救自己了。当开封外城被金兵攻破,他们也不是逃到内城继续抵抗,索性在混乱中开始杀人放火。

  开封禁军的战斗力在靖康之变中暴露无遗

  最后说下明朝的禁军,他们在规模上就同宋朝的禁军不在一个层面。结果,明朝人自己都太好意思直接用禁军来称呼皇帝的直属部队,转而称之为京营。他们在不同时代,都会得到皇帝的特别照顾,进行加强整编。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只存在于花名册中,并被歌功颂德的史官捕捉到一些衣着光鲜亮丽的瞬间。

image.png

  明朝的禁军尽管衣着光鲜亮丽 其实却没有多少实际战斗力

  由于他们的供养和训练方式,非常类似王安石变法之后留在汴梁的宋朝禁军,战斗力自然是好看不到哪里去。加上明朝军队在对待士兵的态度上,比之前的宋朝更为恶劣。迫使很多禁军成员也成了逃兵或兼职。后来,明朝皇帝索性跳开他们,准备花钱组建新的国家雇佣军部队。结果,还是迅速成为了第二种明朝禁军。而老的禁军虽然费钱,却反而显得更为持久可靠了。

  从土木堡后开始 明朝皇帝和官员就总是徒劳的建立新禁军

  以上这些因素,就是宋朝和明朝禁军差距的原因。虽然同样重文轻武,但宋朝的禁军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更多职能,自然也就具备更强一些的能力。而明朝禁军,则只能是皇城脚下的一块脓疮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