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倾全力北征蒙古,结果不是很理想

2019-05-14 13:47:20 首页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15世纪初,明朝的北部边境面临着退居漠北的残元势力瓦刺和鞑靼的威胁,明成祖朱棣为了彻底消除边患,其在位的22年中,曾对漠北蒙古发动了五次声势浩大的远征行动,除最后两次因蒙古人远遁,没有捕获战机、无功而返外,其余三次远征行动都取得了胜利。

  然而,明朝时期,蒙古边患并未随着这些胜利而得到彻底解决。仅仅在朱棣驾崩25年后,其曾孙明英宗就被瓦剌杀得大败,明英宗本人也一度成了瓦剌的俘虏,朱棣远征的效果可见一斑。后人也因此多诟病朱棣的北征“战果寥寥,收效甚微”。

  那么,朱棣几乎倾全国之力发动的远征招讨行动为何战果“寥寥”呢?

image.png

  首先,是明军内部的腐败问题。这个问题早在朱棣首次北征就开始暴露,在北征班师途中,率领中军的两位将领为躲避鞑靼人,舍近路,绕远路,先行出发,致使军队缺粮,饿死了不少士兵。到第二次漠北亲征时,问题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了壮丁通过贿赂军官以老弱充数等情况。此后,朱棣虽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将贿赂军官之人逮捕入狱,对将领进行制裁,但军队腐败在以后的远征中并未完全消失。而内部的腐败直接导致明军战斗力的下降,使朱棣浩大的军队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对蒙古部落更大的打击,进而扩大战果。

  其次,朱棣作为五次亲征的最高军事统帅,其战略也出现问题。朱棣用兵过于谨慎,战术是稳扎稳打的平推式,而蒙古骑兵机动性和灵活性强且熟悉地形,避免与明军正面交锋,所以朱棣对蒙古取得的胜利大多是击溃战,而不是更有效的歼灭战。在最后两次远征中,朱棣更因蒙古军队远遁而无功而返。

  还有一个原因历来不被人重视,就是朱棣不欲与诸将分功的心理束缚诸将的手脚。例如在朱棣首次北征的将领部署上,在平定安南中展现非凡军事才华的张辅仅担任后勤,只负责运送粮草,这显然是一种压制。正是由于朱棣这种微妙心理,很大程度上束缚了诸将的手脚,使明军取得的战果非常有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