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的科举事件 明朝南北榜事件在清朝延续下去

2019-05-21 13:33:49 首页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考试作弊事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今天聊聊明朝南北榜事件!那么这个南北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洪武30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会试发榜了。总共录取贡生是52名,经过殿试之后高中状元的是福建人,陈安,但是有人注意到金榜题名的52名贡生,全都是南方人,北方的一个都没有,而更巧的是这次主考的考官是刘三吾,他是湖南茶陵人,也是南方人。这个发现很快就引起了北方考生的不满。他们认为这里面有问题,北方人士大为不满,就议论纷纷,有的甚至于做出一些过格的行为,比如把皇榜给撕了,有的联名写信上书,说取试不公。

image.png

  事情闹大之后,朱元璋马上下旨,让张信等十二位大臣去重新评阅试卷,看看这里面到底有没有问题。那么重新阅卷的结果是怎么样?在当时由于南方的文化胜于北方,所以说在当时这种考试这些卷子通过复查还是优秀的,但是这个结果,朱元璋很不高兴。

  因为明朝刚刚平定北方没多久。他需要北方的人心呀!怎么办?就在这时候有人打了一个小报告,说张信这些人故意把北方最差的卷子拿出来,给皇上看,这一下朱元璋可就发飙了,他立即命令刑部严查此案,把会试的考官和所有的贡生全部都抓了起来,还抓了他们家的好几百人。就这样通过严刑逼供,刑部造出了一个600多人的徇私舞弊的证词,按照这份证词朱元璋大笔一挥,除了将已经85岁的刘三吾革职,发配边疆之外,其他所有的官员,包括奉命复查的张信等人,还有全部的贡生,包括状元,陈安在内通通都杀了。这就是震惊史册的南北榜事件,上演了一出科场上的悲剧。

  但是这样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在清朝顺治年间还上演过一次。不过这一次出了一个很勇敢的奇人。哈哈,竟然交了一张白卷。他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个人就是一个叫做吴兆骞的举人,那是在顺治14年三月份丁酉,科考顺天府乡试发榜,可是这个榜很奇怪,京官三品以上的子弟榜上全部都有,因为这些人全部都买通了主考官李振业,结果顺治帝把李振业等等七个考官全给杀掉。但是所有人都没想到,清朝第一科考大案这才刚刚开始,八月江南乡试发榜,这一次倒没有多少关于官家子弟,但是很明显一些不学无术人上榜了,饱学之士的却有不少人名落孙山,很不正常啊,结果社会舆论是一片哗然。矛头直指主考官方尤和钱开宗,对于江南考生的舆论,顺治很恼火,把已经考取的举人,通通叫到北京来,重考!由他来亲自监考。之所以他这么做当然有维护公正的原因在里边。但是更多的目的却是借机打一打江南读书人的气焰,因为清军刚刚入关,江南的读书人对清军的不满,那是非常大,这是事实。实际上包含了一种皇帝对江南汉族士子的一种控制和打击,有这方面的原因在里面。所以当时的复试到京城来复试,在复试的场景是很吓人的,派了很多的精兵,扛了一些兵器,围绕在这些考生的周围。对于顺治这种做法的目的,很多读书人是看出来了。

  而就在这次考试当中,江苏举人吴兆骞,他是一个字都没有写,交了一份白卷。以此表达对清政府科考的不满。交白卷对清政府来说那是侮辱啊,结果因为这个吴兆骞被流放到宁古塔。也就是现在的东北牡丹江一带。

image.png

  当然这个还不是清朝科举最大的丑闻,真正清朝科举最大的丑闻,是咸丰8年,也就是1858年的戊午年的科场案,在这一起案件,当众把清朝宰相被处斩,这也是历史上所有的科场案件当中,被处斩的最高的官员。那么具体是怎么回事?很多人可能知道清朝的科举考试也是三年一次,但是不一定知道要想参加科考还非得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身家必须清白,什么叫做身家清白?比如说妓女,戏子,还有就是在官服刑和军队中执行刑法的那些监役,这四种人是属于身家不清白。那么他们的儿孙就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戊午年9月顺天府的乡试发榜前十名当中,旗人平龄是赫然在榜,这引得考生们十分不满。他是八旗人士,在科考以后他登榜了。人们说他是作为一个戏子竟然也登榜了,案件由此开始,咸丰皇帝下令彻查,那么查到了什么呢?

image.png

  起初一查咸丰松了一口气,这个平龄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个京戏的票友,因为经常登台演出唱出了名,别人就以为它是优伶,其实并不是,但是咸丰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刚松了一口气,却有人上报了另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说平龄的卷子有七处之多的地方改动过,这一下咸丰是真的火了。事后改卷,这还得了!他立即下旨将主考官柏俊革职下狱,这个柏俊他刚刚才升职,正一品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就相当于宰相之职和权,可谁会想到,一转眼就成了阶下之囚,但是小编给你说呀,最终的结果你绝对想不到,一定会让你瞠目结舌,这个柏俊跟平龄,他们其实并不认识,但是中间辗转托情,修改平龄的卷子,最终,柏俊是同意了的。但是你知道这次托请柏俊受贿收了多少钱吗?说出来你会感到很惊讶,16两纹银!不是16万两,就是16两纹银!想不通吧,堂堂宰相竟然为了16两银子,不惜以身试法,这算是哪门子的事啊?

image.png

  咸丰皇帝由此震怒,柏俊很快就被公开处斩,这叫斩立决,还不用等到秋后处斩。柏俊真的是因为贪图这16两银子,而被杀掉的嘛?说实话,谁都不信堂堂的大学士,军机大臣宰相之职怎么可能为了16两银子以身犯险,这里面关键就在于科场和官场永远有着扯不清的关系。舞弊不过是授人以柄,而权力斗争,才是他丢掉性命的真正原因。

  不过好在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的寿终正寝,有关科举的秘闻也就由此终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