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衙役抢着押送流放犯人,这是为什么?

2019-06-19 17:45:26 首页

  古时候衙役抢着押送流放犯人,这是为什么?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中国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在古代,皇帝一言九鼎,如果谁要是触犯了皇帝,无非就是三种结局,第一种情况皇帝纳谏如流,你提的意见皇帝会听,第二种情况皇帝非常生气,把你拉下去砍了,第三种情况皇帝心里不爽,把你革职查办流放边疆,“流放边疆”主要是将犯人放逐到偏远地区来进行惩罚,以此来维护社会和统治秩序,流放之刑历史悠久,从远古时期就存在了,一直到秦汉时期才形成体制,南北朝时期流放之刑才加入五刑体制,此后历朝历代提供者都喜欢用这个刑罚来惩治那些不想看到但又无法处死的大臣,流放这个刑罚到清朝末期才被彻底废除。

image.png

  其实流放边疆这件事是耗时耗力的一种刑罚,古代中国的边疆之地大都是不毛之地甚至还有丛林猛兽,犯人被流放到边疆后,其实很少有能活下来的,那么既然流放罪犯是件苦差事,为何衙役们还喜欢抢着去押送犯人呢?

image.png

  原因一:押送犯人油水高

  古代流放的地域大都是南、海南等地,在古代这些地方是非常偏僻且荒凉的地方,虽然衙役们明知押送犯人到这些地方很是漫长且不能乘坐交通工具,但此行油水是非常高的,因犯人戴着枷锁和脚镣,所以要想到达流放之地是非常痛苦的,于是犯人的亲朋好友就会在路上等着衙役进行贿赂,只要是钱到位了,衙役一路上吃喝拉撒还是比较有保障的,犯人也会相对而言比较轻松。

image.png

  原因二:押送犯人时相对自由

  衙役们平常在衙门当差是非常不自由的,他们动不动就得捉拿罪犯,时不时还有生命危险,就算运气好,当差的地方没有刑事案件发生,他们平常也得呆在枯燥的衙门里,所以说,当上边下达了押送犯人到边疆的活时,很多衙役就会争先恐后的争夺这个名额,要知道,古代交通虽然不是很发达,但每个地方还是有驿站的,一路溜溜达达,到了驿站吃吃喝喝,等押送完犯人后,衙役还可以在路上多逗留一些时日,偷偷回家小住一段时间,都是可以的。

  原因三:有机遇

  古代被朝廷流放边疆的,除了一些罪犯外最多的还是那些被朝廷革去乌纱的大官,他们虽然此时不顺利,但并不代表他们以后不会翻身,像清朝时期的禁烟和抗英英雄林则徐,他因为和洋人做对,而后被朝廷各种诬陷、打压,最后56岁的林则徐被朝廷流放新疆,计划经过江苏、河南、陕西、甘肃,进入新疆。押送林则徐的衙役虽然名义上比林则徐厉害,但那名衙役在看到沿途各级官员对林则徐的高规格接待后,也不敢太过于放肆。

  要说历史上流放新疆最郁闷的官员,还是林则徐,他到西安的时候染上了疟疾,病卧不起,好不容易养了两个月身体好点后又在咸阳遇到了暴雨和洪水,在各种困境下,林则徐依旧不能歇息。当然,最终林则徐还是熬出了头,继续回去当官了,至于押送他的衙役,正史中没有记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名衙役肯定是没有遭到事后报复的。

image.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