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为什么可以一飞冲天?楚庄王有哪些过人之处?

2019-06-24 15:27:54 首页

  楚庄王为什么可以一飞冲天?楚庄王有哪些过人之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楚庄王继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最终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楚庄王继位时,晋国的势力如日中天。晋国大臣赵盾召集宋、鲁、陈、卫、郑、许、曹等国诸侯会盟于新城。原来依附于楚的陈、郑、宋三国改投于晋。在这一时期,楚国内部也极不稳定,贵族之间争权夺利,甚至一度将庄王挟持。在这种情况下,楚庄王无所事事,整日打猎喝酒,载歌载舞不理政务。

  为了防止有人进谏,他还在宫门挂了一块牌子,上书:“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公元前612年,晋国权臣赵盾派遣大将郤缺率领晋军奔袭蔡国。蔡国是楚的盟国,晋军在楚国的家门口向蔡进攻,实际上就是向楚国挑战。蔡庄侯一面抗拒晋军,一面派人向楚国求救,楚庄王视而不见。蔡庄侯无法抵御强大的晋军,只能与其签订城下之盟

  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大饥荒。山戎趁机袭扰楚国西南边境,一直打到阜山(今湖北房县一带)。东方的夷、越之族也趁机作乱,派兵入侵楚国的东南边境,攻占了阳丘,直接威胁訾枝(今湖北钟祥一带)。臣服于楚国的庸国也发动各蛮族部落造反,被楚国征服的麇国人也带领各夷族部落在选地集结,准备进攻楚国都城郢。在这三年间,各地的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往郢都,天灾人祸通得楚国几乎崩溃,而楚庄王依旧花天酒地,诸大臣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

  一天,大夫伍举晋见庄王,对庄王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边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伍举说:“楚京有大鸟,梄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费解。”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过了几个月,楚庄王依然如旧,照常打猎,饮酒作乐。大夫苏从忍不住了,便来见庄王。他オ进宫门,便大哭起来。楚庄王说:“先生,什么事使你这么伤心?”苏从回答道:“我为自己就要死了而伤心,还为楚国即将灭亡伤心。”楚庄王知道这些话都是为楚国好,于是很动情地说:“大夫的话都是忠言,我肯定会照你说的办。”于是他马上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决心要大干一番事业。

  楚庄王一旦决定重振楚国,便亲自处理朝政。首先,他出兵灭亡了反叛的庸国,击败了侵犯楚国的山戎蛮部,稳定边境。接着便开始向中原发展。公元前611年,晋灵公与权臣赵盾矛盾激化,晋灵公残害臣民,又不听赵盾的劝谏,晋国国内局势极不稳定。这就为楚庄王北上提供了有利时机。公元前608年,郑国因为晋国不讲信义,遂叛晋归楚。

  这一年,陈共公卒,楚庄王没有派人前往吊唁,继位的陈灵公一气之下,与晋结盟。楚庄王见时机已到,立即亲领大军攻陈。郑国也受楚国之命攻宋,大败宋军,因为宋国是晋国的盟国,此举便具有削弱晋国的意义。次年夏,晋国联合卫、陈攻郑,为宋国报仇。楚庄王立即命子越椒领兵救郑,晋军不战而退,说明其也畏惧楚军强大的实力。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攻打陆浑之戎(散居于黄河之南、熊耳山以北的阴地,又称阴地戎),到达洛水,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周定王惶恐不安,派大夫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在接见王孙满时,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夏、商、周等朝皆奉为传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象征。楚庄王问九鼎,意在夺取天下,由自己取而代之。

  王孙满见楚国国势强盛,只得委婉地答道:“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意识到取代周王室条件还不成熟,于是便退兵回国了。楚国兵逼周境、问鼎轻重,标志着楚国已进入空前强盛的时代。回国以后,庄王剿灭了令尹子越的叛乱,乘机将旧贵族把持的权位收回,尤其是架空了令尹的权力,使得朝中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庄王ー人之手。

image.png

  公元前605年,晋楚争霸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一年楚庄王率军攻打晋的盟国郑国,但没有使郑国屈服。次年,再度出兵攻郑,晋军来救,楚军撤军退走,但却使陈国归附了楚国,也算是有所收获。公元前602年,晋成公与周天子的王叔桓公、宋文公、鲁宣公郑襄公、曹文公、卫成公在晋国黑壤结盟,说明楚国的实力虽强,但直到这时在与晋国抗衡中仍处于下风,晋国依然是中原霸主。

  此后不久,晋国权臣赵盾与晋成公相继离世,晋国政局极度不稳。楚庄王乘机再度北上,与晋国争新。双方在柳梦大战了一场,楚军战败。楚庄王并不甘心失败,公元前598年初,楚庄王出师讨伐晋的盟国郑国。晋国作为中原霸主势必要出兵救郑,于是晋楚之间的大战不可避免了。次年,楚晋两军在部进行决战,这一次楚军终于战胜了晋军。楚国一时无人能敌,楚庄王也终于成为霸主。

  此后,楚国联合齐国,后又联合秦国,与晋国周旋,使晋国始终未能夺回霸主地位。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去世,在位23年。其子熊审即位,是为楚共王。此后几十年间,楚国国力直线下滑,很快被晋国反超。楚平王时,权臣当权,国力继续衰落。楚昭王时,几为吴国所灭,从此楚国永远退出了争霸行列。

  楚庄王争霸可谓昙花一现,但有关他的故事却流传甚广,并且具有一定的警戒意义。

  首先,讲一个庄王葬马的故事。据《史记滑稽列传》载:楚庄王有一匹心爱之马,庄王给它的待遇甚至超过了大夫的待遇。庄王给它穿丝绸的衣服,吃精美的枣脯,住富丽堂皇的房子。后来这匹马因为恩宠过度,患肥胖症死去了。楚庄王让群臣给马发丧,并要以大夫之礼为之安葬。众臣对庄王此举表示不满。庄王遂下令说,再有议论葬马者,处以死刑。

  优孟听说楚庄王葬马之事后,跑进宫中,仰天痛哭。庄王很吃惊,问其缘由。优孟说:“死掉的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堂堂楚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而如今仅以大夫之礼安葬,太吝啬了。大王应该以君王之礼为其安葬才对。”庄王听后,无言以对,只好取消以大夫之礼葬马的打算。

image.png

  其次,绝缨之宴。有一天夜里,楚庄王在宫中举行酒宴,突然灯烛灭了,有人乘机拉扯楚王美人的衣裳,这位美人便把他的冠缨拔了下来,并且将此事报告了庄王,要求庄王查出无礼之人。庄王却认为在酒宴上,有人酒醉失礼,并非有意。于是下令大家都把冠缨去掉,然后才叫人把灯烛点上,大家都玩得十分尽兴,离席散去。

  过了三年,晋国和楚国交战,有位将军总是在前面冲锋陷阵,带头击退了敌人,终于获得了胜利。楚庄王惊异地问他说:“我的德行浅薄,又不曾特别优待你,你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为我出生入死呢?”那人回答说:“我本就该死!以前我因喝醉酒失去了礼节,君王您隐忍而不诛杀我。我常常希望自己能够肝脑涂地,用颈上的热血溅到敌人身上,我就是那天晚上被绝了缨的人。”

  这两个故事告诉人们,一定要善于听取别人不同的意见,切忌刚愎自用;同时还告诉人们一定要宽厚待人,不要因为小事或者无心之举,而大张挞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