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主张和反对的是什么?戴高乐的法国独立自主之路!

2019-11-21 15:48:30 首页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戴高乐的法国独立之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1958年的5月份,持续了4年之久的法术阿尔及利亚危机使得法国面临这爆发内战的危险。在这危急的时刻,戴高乐将军临危不惧,于6月份被议会授权组阁。这位67岁的老政治家在圆满的完成了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放下法属阿尔及利亚殖民地这个沉重的包袱之后,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心仪已久的世界舞台。

image.png

  戴高乐将军是著名的民族主义者,一贯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反对美国霸权。他的对外政策的核心就是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建设“欧洲人的欧洲”。他深信,法国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重新成为世界强国。戴高乐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法国独立核力量、推动法德和解和欧洲联合、缓和东西关系、反对美国控制,使美国有机会领教欧洲外交的历史风格。

  第一,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威慑力量,打破美国的核垄断。核武器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关系,开创了一个国力竞争的新时代。一个国家内部核力量的发展就能改变国际间权力对比,而无须经过战争或领土变更。

image.png

  第二,撤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改变法国在联盟中对美国的从属地位,维护民族独立。

  第三,联合西德,在六国共同体的基础上组建以法国为领导的西欧集团。戴高乐认为,只有欧洲联合起来,才能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极。他主张并致力于法德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建设“欧洲人的欧洲”,而不是美国或者苏联的势力范围。他上台之初,就着手改善法德关系。

image.png

  第四,对苏联实行“缓和、谅解和合作”政策,同苏联进行直接对话。戴高乐一贯反对美国包揽对苏事务,要求法国在对苏事务中的发育权,他希望增加法国的发言权,缓和对苏关系,抗衡美国。戴高乐并不认同苏联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但仍能够借助和苏联的关系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其务实、灵活、独立的外交政策,在美苏之间保持游刃有余的地位。从1944年到1966年,他两次以国家首脑的身份访问苏联,一次接待苏联领袖的访问。成为当代西方阵营中唯一一位和斯大林、赫鲁晓夫,以及勃列日涅夫三代苏联领导人都有过互访经历的西方首脑。1960年3 月,林的晓夫应戴高乐之邀访问法国,进行了法苏之间的最高级别接触,为进一步缓和两国关系奠定基础。法苏接触和双方关系缓和,提高了法国在欧洲的发言权,增加了法国外交的回旋余地,同时也是20世纪70年代东西方关系缓和的第一步。

  第五,与中国建交。法国是西方大国中首次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毛泽东主席颇为欣赏戴高乐将军身上的民族气节和独立自主不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戴高乐将军到去世也一直为没能访问中国面见毛主席而惋惜。

  第六,反对英国加入欧共体。由于英国不肯从根本上放弃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而法国又担心英国进来会起“特洛伊木马”的作用,因而几次否决英国加入欧共体,直到戴高乐在1969年4月25日公民投票失败后而退出政坛。

  戴高乐的外交风格有着鲜明的特点。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是戴高乐政治与外交思想的核心。他采取任何一项外交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争取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恢复法兰西的荣光是他的一生追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一再称颂他胸怀世界全局,是一位有战略思想的巨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