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13:34:51 首页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中国起名习惯的变化历史!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新生儿姓名用字数量中,三个字的姓名占据主流,比重达到92.9%;其次为两个字的姓名,占比为4.6%……由于中国人的性命特点(汉式姓名占95%以上,汉姓中单姓占据绝对多数),完全可以判断,现在中国人除了姓氏外,一般起的都是两个字的名字,也就是说“一个字的姓+两个字的名字”是新生的中国人姓名的主要模式。
这其实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现在身边的人啊,尤其是年轻人,“双字名”的数量远远多于“单字名”,这其实可以理解,当然,不是说“单字名”不好,而是通常绝大多数父母,希望给孩子的姓名中蕴含相对更多的信息,加之为了尽量避免重名,所以现在父母偏向取“双字名”,因为这相对好起名一点。
但大家仔细想想历史,似乎能发现一个规律,好像古代中国,“单字名”才是主流吧。
不信,我举个例子,在三国中,你找找双字名的名人吧,还真不好找,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典韦,孙权,周瑜,诸葛亮……都是“单字名”;双字名的似乎都是隐士类的人,比如黄承彦之类。
三国时期大部分人都是单字名
但是到了唐朝呢?似乎有些不太一样,有单字名,李治,秦琼,尉迟恭;也有双字名,李隆基,尉迟恭,程知节;明朝也一样,单字名和双字名都挺多,皇帝大都是双字名(朱棣除外),大臣呢?有双字名的,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也有单字名,徐达,蓝玉,汤河……
那么,中国人的性命是怎么由“单”到“双”的呢?
总的来说,上古至西汉时期一个字的名字及两个字的名字相约,西汉末年至魏晋期间主要以一个字的名字为主,南北朝一直到现代,则多以两个字的名字为主,现代也出现有使用三个字的名字的情况。
汉朝皇帝姓名,就一个是双字的,后来还改了
其实一开始,汉族人姓名都是“单”字为主,汉朝有少量皇帝是双字名,后来甚至还特意都改成了单字名,汉昭帝初名“弗陵”,汉宣帝初名“病已”,汉平帝初名“箕子”,但后来都分别改成了单名“弗”“询”和“衎”。很显然,当时“单字名”不仅是主流,从某种方面来说还更“合适”。
为什么呢?首先大家要知道啊,大家现在能听到的人名,那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很多小老百姓,没怎么读过书的,那姓名就,比如咱们说说朱元璋老朱家的吧,他改名前叫朱重八,父亲朱五四,祖父朱初一,有些人谣传说这是元朝蒙古人对汉人的苛政,其实是错的,小老百姓没什么文化,就习惯这么起名。流传下来的宋代文书等,很多人名也是这个样子的。
明朝皇帝,除了朱棣都是双字名
汉代皇帝不仅喜欢单字名,而且有时候喜欢用生僻字,其实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方便老百姓避讳。这是古代中国一种很独特的习俗,指的是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主尊长的名讳一律要回避,可以用其他字代换,或是刻意将该字缺笔。当然,避讳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字号的避讳则较少见
皇帝起名就要注意了,不能乱取,因为你的名字用的字,老百姓是不能用的,所以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皇帝就用单字名,而且很多找些怪字,比如汉和帝刘肇、汉质帝刘缵。
避讳也是个麻烦的事情,这是清朝皇帝姓名的避讳法
“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近百姓多上书触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汉书.宣帝纪》
同时对于下面的人也一样,两个字的名字犯忌讳的可能性自然要大一些,体制内的读书人肯定不触这个霉头。
更奇怪的是,王莽乱政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怪命令“令中国不得有二名”,王莽是想干嘛,就是复古改制,他认为“秦以前复名盖寡,遂禁复名”,虽然说王莽的乱政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但社会本就是流行单字名,王莽这么一来无疑又加剧了“单字名”流行这一现象。
瞎折腾的王莽
但是只能用单字名明显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重名,晋朝完了是五胡乱华加上南北乱世,很多礼节都不那么讲究了,双字名就越来越多,到了东晋后期,上流社会流行一类特别的复名:单名加上一个虚字, 如在单名后边加个“之”, 在单名前边加个“道”, 加个“僧”。还有就是修家谱,当时很多人在姓名中习惯固定一个字作为辈分,另一个字自由发挥,后来造成的习惯就是,双字名变多了。
当然,这给“避讳”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宋代,讳法大兴的时候,一个帝王的避讳字数量急剧增多,《容斋三笔·十一》云:“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有五十字者。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
宋朝说是相对宽松,但在避讳上却极为严厉
看到了吧,读书人也不容易,一堆字不能用,要是用错了…
而到了明清时期,程朱理学地位越来越高,修家谱成为重要任务,所以双字名越来越多,因为这样便于家族管理啊,加之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人口爆炸,清朝中期竟然多达4亿人,再取单名同名同姓现象就太明显了,所以双名开始变多;虽然辛亥革命加之建国后,传统宗法制度消亡,避讳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也不存在了,但双字名变多这个趋势还是没有变化。
这个时候再搞那么严的避讳那就太麻烦了,所以也是“因俗而变”,明代二字之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时不避讳,音近而有称名之嫌,亦不需避讳;所谓“二名不偏讳,偏名不讳”(但有些人为了表示谦恭,还是会避偏讳),故亲王可与皇帝共用字辈。
甚至,现在有父姓后面加上母姓的新潮起名方式(古代除非极为特殊的入赘情况,绝无可能加母姓),所以甚至还出现不少四个字的姓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