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选蒋琬做接班人,蒋琬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2020-01-18 15:43:00 首页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由于诸葛亮刚死,全国上下都情绪不稳定,都在焦虑地想:没有了孔明,以后我们怎么办啊?蒋琬接过权力大棒之后,知道要是自己的表现有点失常,情绪也跟着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蜀汉事业就完蛋了。因此,他让自己的脸色保持在平时的状态上,既不悲观、更不得意,让人看上去永远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大家看到蒋琬这个样子,又觉得前途光明起来,于是,信心也跟着上涨,最后,情绪终于稳定了下来。蒋琬不但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也使蜀国度过了一个难关。

  在诸葛亮去世的消息传出来后,不但国内出现了状况,国际形势也很不乐观。魏国那里倒没有什么动静,倒是孙权听说诸葛亮死了之后,突然在蜀吴边界的巴丘那里增派了一万部队。孙权的这个部署主要是怕魏国对蜀开展军事行动,对蜀国说是准备来援助的,其实是想过来跟魏国争夺点胜利果实,把蜀国瓜分了。蜀国高层知道后,一面大力提高永安的防务,对东吴提高了警戒级别,一面派右中郎将宗预去质问孙权这么做是什么意思?哪知,双方才坐下来,还没有宣布举行正式会谈,宗预还没有质问孙权,孙权却先追问起来:“东之与西,譬犹一家,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

  宗预一听,当场差点气爆,这个孙权越老越滑头了,当然,他不能当场气爆,他要是气爆了,他还是蒋琬选定的外交官吗?他站起来说:“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意思是说:你们在巴丘那里增兵,我们在白帝那里加强防守,算起来是半斤八两,谁也不好意思问谁啊。孙权本来以为自己这么抢先责问,主动权就可以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哪知宗预的滑头功夫比他还厉害,知道再扯这个话题下去,自己是点便宜也拿不到了,于是就表扬了他一把,对他的待遇也跟邓芝一样。大家知道,在三国时代,最活跃的家族不是别的家族,而是诸葛家族,他们虽然不像曹刘孙那些牛人那样,成为一方霸主,当上一个集团的法人代表,但每个集团都有他们的人在混,而且都混得像模像样,诸葛亮不用说了,诸葛谨在东吴也是混到大将军级别,牛的程度虽然不如他的二弟,但在东吴也算牛烘烘了。

image.png

  这时,诸葛亮一死,他们家族的另一个牛人又开始浮出水面。这个牛人就是诸葛谨的儿子诸葛恪。诸葛恪算起来虽然是个官二代,但当时的官二代并不像现在的官二代、富二代。当时的官二代虽然也有很多特权,但要想成为一代牛人还是要靠本事的一一否则,当时的官二代多了去了,为什么就诸葛恪能爬到那么高的位子?

image.png

  诸葛恪本来是陪太子读书学习的,但他觉得老是跟太子在一起,天天吃喝玩乐过着腐败的官二代生活,太没有意思了,诸葛家的人哪能这么过辈子?于是,他对孙权说:“丹阳地形太过复杂,而且那里的人也很剽悍,有爱当土匪的传统。以前我们虽然多次动用军队去围剿他们,而且虽然每次围剿都取得辉煌的胜利,可事实证明,我们的辉煌胜利也只是搞定了外县的那些小民们而已,那些土匪中的精英分子都躲到深山里去了。我们是抓不到他们的。所以,请皇上派我去那里当一把手。我保证,不用三两年,我就可以把那些老牌土匪们都摆平,让他们跑出深山,成为我们的子弟兵。我算过了,只要我成功,就会征到四万作战能力强悍的子弟兵。”

  大家一听,都认为诸葛恪在吹牛。那里的地形地貌,在座的谁不知道?那些人的风俗他们知道得也不比他差啊。那些人全是野蛮人士,多少年来,都没有人搞定过他们,他能用三年的时间就摆平?诸葛恪吹牛也要吹得有点科学依据,别在这里乱说,他们的脑子还没有大面积进水呢。连他的老爸也认为,他这话是一点不靠谱的,要立功哪里不能立?偏要去找这样的地方?他在家里长叹:“诸葛恪不会让诸葛家复兴,会害了诸葛家啊!”当场把诸葛恪定性为诸葛家族的败家人士。

  诸葛恪却一点不管老爸的长叹,一见到孙权,就提出这个问题,要求孙权一定要让他去丹阳,去为东吴招到四万战斗英勇、保障有力的部队。最后孙权也架不住他的请求,就任命他为“越将军,领丹阳太守,使行其策”—反正那里也需要个太守,需要个一把手,谁去也是太守,不如让他去干干,或许真的能大见成效。这些年来,孙权也确实被这些士匪搞得很郁闷,在三个集团当中,其他两个集团基本没有遭受这方面的干扰,只有东吴的境内老是出现土匪,以至于东吴的很多牛人并不是通过打击侵略者冒出头来的,而是通过剿匪建功立业一步一步爬上高位的。所以他同意了诸葛恪的请求,成功了当然好,解决了自己的心头大患,解决不了也不损失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