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最后的战略家,杨嗣昌到底是怎么死的?

2020-06-07 11:02:58 首页

  你们知道杨嗣昌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杨嗣昌,明代最后的战略家。

  杨嗣昌,一个极具争议的人。有人说他奸臣,有人说他误国,但他却是最后那个可以拯救这个帝国的战略家。

  因为他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措施,最重要的一个便是攘外必先安内。

  那么,攘外必先安内为什么是明末第一要务。

  明末局势

  外患状况。虽然女真骑兵战力无双,但是攻坚能力还是极度欠缺的,之前安排内奸制造混乱和诱敌出战的策略已经在关宁防线面前行不通,后金死啃关宁防线而不进,还搭上了努尔哈赤的老命,因此说明他们不具备完全意义的灭明实力(如果没有李自成,即使1644年,满清也不具备)。

image.png

  如果选择绕道长城,也基本上以掠夺为主(不抢不行,农业不行,又冷,不抢就全饿死了,这是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的天性),还要冒着老巢被关宁军偷袭的情况。少数民族骑兵为主,作战骁勇彪悍,纵使汉唐,亦有不敌之时。

  内患状况。崇祯年间,天灾频发,连年征战,钱粮紧缺,百姓赋税繁重,农民起义接二连三,流寇危害极大,祸害多省。可以想象,那个年代,普通百姓已经很穷,在遇上这些打家劫舍的,自然愈发民不聊生,帝国根基动摇。

  攘外必先安内

  满清数次侵犯,内地民乱四起,说明了明朝两面应对是吃不消的,必须先稳住一边,然后解决另一边,方为上策。先安抚哪一边?

  杨嗣昌认为大明帝国就像人的身体,京城为头,宣府、大同、蓟州、辽东等边境重镇是肩臂,河南和江北地区(中原)是内脏。如今形势是烽火(后金)出现于肩臂之外,气势正盛;流寇(张献忠、李自成)扰乱于内脏,为祸至深。外患固然危及,但不过是汉之匈奴、唐之突厥,而内忧则更为要命,因为它流毒于腹心,如果听任“腹心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就枯干”,内脏毒发而徒有肩臂,无用也。因此欲安天下,则必先安内。

  天才战略

  杨嗣昌提出了应对流寇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这是一个针对流动作战的特点,各省军队一起参与、精心设计的围堵战略,一切都顺利执行,流寇已经无可退却,眼看战略就要成功。

  十面张网的战略即将成功,这里有一个关键的基础,就是先稳住外患,稳住满清,先和谈。

  满清虽然数次绕道南下,但是并未获得实地,只以掠夺为主(毕竟缺钱);汉初,匈奴“控弦之士三十余万”,汉军一样不敌。唐初,突厥号称“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李渊刚起兵的时候不得不向突厥称臣,李世民刚登基的时候也不得不跟突厥定下“渭桥之盟”。

image.png

  强汉盛唐亦可低头,短暂求和满清,有何不可?汉唐最后也都反击成功。何况明朝是天子戍边,京城就靠近边境,极易受到攻击,之前与鞑靼也有互市的先例,所以杨嗣昌主张先清朝和谈,稳住边境局势,从而一鼓作气,剿灭匪军,消除内忧。内忧解决之后,可仿效汉唐,休生养息,数年之后明军便可出师关外,收复东北,一举解决外患。

  这时候,言官不干了。

  言官书生误国

  中国从不缺少道德婊,明代就不少。

  道德婊的特点,是站在道德至高点,数落你,指责你,不考虑实际状况,只是为了骂而骂,为了喷而喷。

  这些言官认为,和谈有损天朝之威。没了,就这一个理由,至高点站住了,说什么都是有损天朝颜面,这样,崇祯就被道德绑架了,不好意思直接下令和谈了。一来二去,一拖再拖,皇太极发现明朝没有议和的打算,就带兵来了,不来不行,没钱过冬了,本来还指望和谈能分点钱,安心过个年,现在和谈没了,非抢一下不可了。

  这样一来,明朝想先安内的策略全乱了,满清进攻,崇祯不得不抽调负责“十面张网”剿匪的部队进京卫戍,这样,网就破了,安内也失败了,明朝失去了最后一次逆转的机会。

  杨嗣昌最后亲自带兵出征,已是无力回天,他是诸葛亮类似的人物,战略家,非战术家,直接两军对阵,非其所长,他只是和诸葛亮一样,为了报知遇之恩。而误国的这些人,得到杨嗣昌去世的消息,大都是“廷臣闻嗣昌死,欣然有得色。忘国徇私,幸败乐祸”,难怪崇祯自尽前说“诸臣误我”。

  杨嗣昌死后,被杨嗣昌折磨的最惨的张献忠,找到了机会,扒了杨家在常德的八代祖坟,后来还制造了四川大屠杀,真的很太平天国

  杨嗣昌博学多才,熟悉典故,富有辩才,在出仕前就有了详细的规划,因此每次面对崇祯召见时都能侃侃而谈。崇祯对他几乎言听计从,有了“用卿恨晚!”之感叹。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代奇才,最后还是没能挽救资本主义萌芽的最后果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