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一个阶下囚换来两国和平

2020-08-15 12:08:39 首页

  古代历史上风云人物辈出,钟仪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有个词语“楚囚”,原本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钟仪,后用来比喻身处窘境,无计可施的囚犯,引申一条成语为“楚囚对泣”。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有诗句:“黄金千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

  “楚囚”典出于《春秋左氏传》:“成公七年秋,楚子重伐郑,师于汜。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献诸晋……”

  周简王二年(鲁成公七年,楚共王七年,公元前584年),楚国令尹(相当于中原地区的相国)子重率军攻打郑国,楚国宗室芈钟仪随军出征。

  楚国战败,钟仪被郑军俘虏,将其献给盟主晋国

  钟仪被囚禁在武器库中,他怀念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终日以泪洗面,但对囚禁他的人却不卑不亢。

  周简王四年(晋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82年),晋景公到武器库视察,发现了被关押了两年的钟仪。

  就问身边的侍从:“那个戴着南方帽子的人是谁?”

  侍从回答说:“这个人是郑国送过来的楚国俘虏。”

  晋景公觉得这个人不简单,被关押两年,还戴着楚国的帽子,于是肃然起敬,下令将其释放,并召见了他。

  钟仪连续两次向晋景公行礼,对晋侯的宽容大度表示感谢。

  晋景公问:“你的先人都是做啥的?”钟仪回答说:“我的先人世代都是伶人(演员)。”

  晋景公于是命人取来一张琴,令钟仪演奏一段乐曲。

  钟仪随即演奏了楚国的一首乐曲,琴声铮铮铿铿,苍凉悲壮。

  晋景公有些反感,又问他:“你认为楚王这个人怎么样?”

image.png

  钟仪说:“这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事情。”

  晋景公强迫钟仪一定要评论一番,钟仪说:“他做太子的时候,师保侍奉他,早晨向婴齐请教,晚上求教于公子侧,其他的我啥都不知道了!”

  晋国大夫范文子听说了这件事,对晋景公说:“这个楚囚是个了不起的君子啊!他直言自己先人的卑贱职业,说明他不忘本;演奏自己家乡的曲调,说明他不忘故旧;叙述楚太子的旧事,说明他无私;举两位清正的卿大夫为例,说明他尊重国君。

  钟先生有四德,不忘本,是为仁;不忘故旧,是为信;无私,是为忠;尊重君主,是为敏。

  以仁处事,以信守事,以忠成事,以敏行事,就算是再大的事儿也不是个事儿,一定可以万事大吉。请主公放了他,让他去促成晋、楚两国的和平友好!”

  晋景公听从了范文子的谏言,于是以对待外国使臣的礼仪对待钟仪,将其释放回国,请他促成两国的和解。钟仪回国不久,向楚王转达了晋侯的诚意,并建议国君罢兵休战,楚共王表示愿意和解,于是,晋、楚两国经过谈判,签订了和平协议。

  钟仪做为和平的使者,赢得了晋、楚两国百姓的称赞,被誉为“四德公”,楚王封其为“郧公”,封地位于今湖北安陆。

  钟仪被囚禁依旧坚持操守,其忠君爱国的表现不仅赢得了时人的赞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文徐家王粲《登楼赋》中赞美道:“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xì]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钟仪被囚禁而演奏楚国家乡的乐曲,庄舄在楚国做官,仍说越国家乡的方言,人们思念自己故乡的情感是同样的,怎么会因为窘困或显达而表现出不同呢?

  诗人骆宾王则对钟仪当时的处境充满了同情:“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诗中有:“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之句,把“钟仪琴”和汉朝爱国者苏武的“苏武节”相提并论,高度赞扬钟仪高尚的爱国情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