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三国中被低估的谋士,他对三国的走势起了什么作用?

2020-10-22 15:45:19 首页

  鲁肃,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要说到谋略、才智、计谋,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心中关于三国时期谋士排行榜八九不离十都是,一孔二马三郭四瑜五诩,这五个人也当真是三国众多谋士中的中流砥柱。诸葛亮受“三顾茅庐”礼遇,隆中一对便让刘备由弱转强,然后三分天下司马懿曹操手下装了大半辈子孙子,才华抗衡北伐孔明,最后“三国尽归司马懿”,名副其实的最后赢家。郭嘉鬼谋,曾献计软禁刘备,但是曹操没听,不然也不会有后来刘皇叔和曹丞相做了一辈子死对头,官渡之战提出“十胜十败”的谋略,最后帮曹操大败袁绍和他的儿子,最终帮曹操拿到中原北方的绝对统治权。周瑜辅佐三孙,替孙权东征西讨,赤壁之战令曹操数十万大军“樯橹灰飞烟灭”,一战而成三国鼎立之势。贾诩是最懂帝王家想法的人,为曹操出了几个计谋,就几乎决定了曹魏的命运走向,为曹操排忧解难,最后成了三国时期所有谋臣中结局最好的一个,寿终正寝,位至三公,福及子孙。

  但是有一个谋略家在《三国演义》中一直以“好好先生”甚至看起来有些“傻气”的形象出现,他就是在小书中被低估的吴国第一谋士——鲁肃。

image.png

  如果要推选一位三国中贡献最大,但是存在感几乎没什么的深谋远虑的谋士的话,这个人一定是鲁肃了。“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文辞,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吴书》。鲁肃出身显赫,身材宏伟,为人正直而不慕荣利,经常用家里的钱财来接济有困难的人,特别喜欢结交仁人志士,东汉末年因为借粮食给当时还是一个巢长的周瑜,两人成了至交,后来周瑜跟随孙策,孙权,在周瑜的极力推崇下开始被孙权起用,从此开始了为吴国鞠躬尽瘁的一生。

image.png

  孙权接见鲁肃后两人相谈甚欢,宾客散尽之后鲁肃将要离开的时候,孙权留住了鲁肃问他说:“子敬啊,现在曹操占据北方,我们吴国岌岌可危,怎么样才能够在父兄的基础上,建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业啊?”鲁肃便向孙权提出了著名的塌下策:“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能很快消除。将军只有鼎立于江东,趁北方未定,消灭黄祖,再进攻刘表,守住长江之天险,然后称帝,进而统一全国,建立汉高祖的大业。”鲁肃的塌下策,给处在十字路口的吴国构建了后来十几年的蓝图,孙权建立的东吴政权也很大程度得益于鲁肃的“塌下策”,可以说鲁肃的“塌下策”对吴国的影响和诸葛亮的隆中对“隆中对”蜀国的影响是不相伯仲的,三分天下,荆州的重要战略地位鲁肃都提前预见了,何况鲁肃的“塌下策”比“隆中对”早了整整七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鲁肃的眼光是特别长远的,甚至早于诸葛亮就看到了天下大势的走向。

image.png

  其实鲁肃不仅眼光长远更是吴国大智若愚的战略方针制定者,同是更是孙刘联盟的纽带,当时曹操已经统领北方广罗人才,手上武有“五子良将”,文有郭嘉,荀彧,贾诩。刘备虽看起来兵甲资源暂时最少,手上却有“两人得其一,便可得天下的卧龙凤雏”,还有五虎良将。反观吴国,统帅有周瑜,甘宁太史慈可以为勇将,差一个战略家的大旗就是鲁肃扛起来的。赤壁之战能取得大胜,关键在孙刘联盟,而蜀汉和东吴之间能促成这种联盟的只有鲁肃,鲁肃作为唯一一个能和诸葛亮协商主持联盟事宜得人,在孙刘两家奔走两边安抚,还要应对孙权、周瑜、诸葛亮、关羽等人的种种有损害联盟的行为,所以很大程度赤壁之战前孙刘两家能坐下来谈是鲁肃的个人能力,这是诸葛亮、周瑜都没有办法做到的。

  所以后世孙元昊写道:“若无子敬心相似,争得乌林破魏师。”其实刘备能借到荆州最后形成散珠鼎立的局面很大程度得益于鲁肃,鲁肃对孙权说明厉害关系,说东吴现在孱弱,荆州也并不富裕,刘备和孙权在打完赤壁之后都急需恢复元气,借荆州是暂时之举,借了荆州这样东吴和曹操之间多了刘备这个敌人,而东吴却多了刘备这个朋友,当时曹操听到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借了荆州给刘备气的吃饭的筷子都掉了,可想而知如果没有鲁肃这般远见,只怕孙刘联盟遥不可期,更不会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了。可悲的是在鲁肃死后两年,孙刘联盟就完全破裂了,从此蜀汉和东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从这方面也正好印证了鲁肃对三国走势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