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真的反叛了吗?汉初三杰中为何之后他被杀?

2021-05-11 11:36:12 首页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有人说,韩信的死是罪有应得,谁让他密谋叛乱了呢?起初我是不信的,直到我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最后一句看到:“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意思是天下已经安定,韩信却密谋叛乱,诛灭其宗族,不也是应该的么?

  虽然史记有明确记载,可该抱持的质疑态度仍要表现出来,因为《史记》中还说:“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韩信在汉朝的功劳可比周朝周公、召公、太公,后世子孙可以享祭不绝。既然如此,韩信何必反叛?

  通过对《史记》进行剥丝抽茧,最终发现了韩信“反叛”的背后实情,大概有以下两点,我将分别列出。

image.png

  一、韩信曾经犹豫过

  韩信在大败项羽大将龙且后,兴兵直犯。项羽感到恐慌,当意识到胜利的关键在于韩信的归属,便派武涉前去劝说韩信“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合,参分天下王之”。

  韩信自恃功高,以为刘邦一定不会夺他齐王的封号,丑拒武涉:“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项羽不甘心,毕竟韩信的决定关乎于自己的存亡,便又派蒯通二次劝说,蒯通善攻心,举出:“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句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亨”的例子,暗示韩信功高反而不是好事。

image.png

  继而又举出“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后争张黡、陈泽之事,二人相怨。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的例子,暗示韩信友情在天下大事面前不值一提。韩信心动了,遂说:“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意思是,先生别说了,让我考虑考虑。

  就是因为这句话,在项羽身亡后,刘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走韩信兵权,撤去他齐王的封号。韩信才意识到自己太过太重自己的功劳了。虽然汉五年正月,刘邦把答应韩信的韩王封予他,但我认为,韩信的内心一定仍是后悔不已的。

  二、一代天骄韩信只知带兵打仗

  秦末,刘邦、项羽两大集团论带兵打仗无出韩信之右者,韩信可谓是一个军事奇才、一代战神,固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说法。但韩信的悲剧也在于此——只懂带兵打仗,对政治一窍不通

  首先,韩信若懂得政治的话,无论是武涉还是蒯通,他们二人的劝言皆属事实,韩信怎么着也不会用“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幼稚的话来反驳吧。

image.png

  其次,韩信带兵打仗的才能是远远震慑住刘邦的,刘邦曾两次从韩信手中夺走精兵数十万。这数十万精兵却不敌韩信练新军一年的水平。这种军事素质和才能令人恐惧,更令刘邦恐惧!可韩信不懂得收敛,一心想要手握兵权,这里可以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来形容。

  韩信是不会明白,就算他本无造反的心,可当他拥有足够的兵力威胁刘邦的统治时,当地方实力威胁到中央实力时,就与谋反无异。所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时,刘邦根本不管是否属实,按陈平计谋捉拿韩信,削王为侯。

  三、张良萧何为何幸免?

  刘邦立汉以后,开国功臣难逃一死,尤其是大功之臣。这是帝王手段,我们在此不进行分析,我们要分析的是:张良、萧何两人身为开国首批大功之臣,为什么能在刘邦的必杀名单中被除名?

  我们首先来看张良。历来有人把张良比作诸葛亮,个人感觉实际上张良比起诸葛亮还是差一点的,但张良的才智当属绝伦。这样的人是很懂政治的。在汉成立后,张良明哲保身,直接撒手,功成身退,手中没有一点权力,这样的人是不会威胁到汉王朝的,所以能在刘邦的屠刀下躲过一劫。

image.png

  萧何则三次被刘邦猜忌,但最后仍然活了下来(不是奇迹!)萧何能消除刘邦的猜忌也是因为他懂得政治统治。

  虽然萧何不握兵权,但是萧何有政权,有资历、有名望。这样的人刘邦也是不能容忍的。萧何也深知这一点,于是,萧何经人(吕后)点拨以后,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第一次把家中个人财产全部拿出来捐赠;第二次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刘邦手下参战(相当于人质;)第三次是往自己身上泼脏水,让自己名誉受损,刘邦自然也不会猜忌他了,这也是萧何得以生存的原因。

  只可惜,这些道理韩信都不懂,一代战神最终落得悲惨结局。在临死前说出:“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的话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