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丞相之位的李斯,为何会被处以腰斩呢?

2021-08-02 15:15:50 首页

  秦二世二年七月的一天,咸阳的街道上人头攒动,十分拥挤。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当朝丞相李斯在这一天被处以腰斩极刑,诛三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身披枷锁的李斯与他的次子在前往行刑的路上相遇,父子俩拥抱在一起,李斯老泪纵横的说道:“我们还能够一起牵着黄狗,到上蔡县老家的东门去追兔子吗?”平常里随时可做的事情,到这时已经成了奢望。

  李斯当时已经位极人臣,身居丞相之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为何到最后竟然落得个腰斩,诛三族的下场?

  李斯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与一个人有着脱离不掉的关系,这个人就是赵高,正是赵高将李斯置于死地。

  秦国兼并六国的一号功臣

  说李斯是秦国兼并六国的第一号功臣,估计有很多人不解,山东六国中的五国,魏国赵国齐国楚国燕国,都是王翦与他的儿子王贲所灭,而其余的一国,韩国,则是由内史腾所灭,他李斯连战场都没有上过,凭什么是秦国兼并六国的一号功臣?

  刘邦击败项羽夺得天下,成为继秦国之后又一位大统一国家的领导者。刘邦封赏功臣的时候,将萧何封为第一功臣,刘邦手底下的那些将军一个个都表示不满,他萧何连战场都没有上过,凭什么是开国第一功臣?

  刘邦表示,在狩猎的过程当中,有许多人认为猎狗咬到了猎物,所以猎狗的功劳巨大,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猎狗能够咬到猎物,完全是因为猎人的指示,要不是猎人发现猎物,发出指令,猎狗又怎么能够咬到猎物?

  众多将军一听到刘邦这一席话,心服口服。萧何虽然没有上战场,但是萧何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敌人所在的位置,进而指引众多将军击打敌人,取得胜利,当为第一功臣。李斯也是一样的道理。

  李斯是一个文人,不懂战场上的战术,但是却懂得文人常用的招术——阴谋诡计。秦始皇嬴政在李斯的强烈要求下,派遣出一批大臣,带着重金周游列国,贿赂六国大臣。如果说有正直之士不肯接受秦国的贿赂,不肯为秦国办事,那就杀。

  正是因此,秦灭六国期间,六国才一直推行不了合纵抵御秦国的计划。一旦有合纵的矛头,那些接受秦国的贿赂,为秦国办事的六国大臣就会从中作梗,阻止合纵的诞生,为秦国消灭六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六国奸臣中最具代表的,当属赵国的郭开与齐国的后胜,这两人都以一己之力毁掉一国。郭开教唆赵王迁杀掉赵国的主心骨李牧,直接导致赵国灭亡。

  而后胜则事事奉秦,就如同秦国的小狗,也正因此齐国才一直坐山观虎斗,无论秦国灭了多少个国家,展现出来的态度都是与己无关。后来秦国兵临城下,齐国明明拥兵数十万,齐王建却在后胜等奸臣的教唆下,举国投降。

  六国中,首先消灭的第一个国家是哪一个国家,这个问题曾一直困扰着秦始皇嬴政。当时有两个“人选”,第一个是赵国,第二个是韩国,主张灭赵的是韩非,主张灭韩的是李斯。

  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力保韩国,表示秦国可以先稳住楚国与魏国这两个与秦国接壤的国家,协同韩国一起攻打赵国。赵国平日里喊攻打秦国最大声,只要赵国一灭,秦灭六国指日可待,而到时韩国弱小,秦灭韩国只是大手一挥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早就灭掉韩国。

  韩非的话有一个明显的漏洞,那就是韩国是一个不安定因素,没有任何一个国君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国家被灭,韩国也一样。

  如果韩国在协同秦国攻打他国的过程中,突然反水,与他国夹击秦国,对于秦国而言必将是毁灭性的灾难。但由于当时秦始皇嬴政极为崇拜韩非,并未发现其中的端倪。

  在此之前,秦始皇嬴政曾看过韩非著作的《韩非子》一书。看完这本书,秦始皇嬴政发出感慨:“如果说能够一见此人,与此人周游,寡人一生虽死无憾。”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秦始皇嬴政是有多么的看重韩非。

  紧急时刻,李斯做出一个人臣该做的事情,指出其中的端倪。秦始皇嬴政虽然崇拜韩非,但是相比于崇拜韩非,他更加希望兼并六国,所以秦始皇嬴政在李斯的建议下,将韩非打入大牢,发兵攻打韩国。

  当时的韩国连一个要塞都没有,也就只有区区几座城池,秦军兵临城下,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韩国覆灭。

  秦国自从消灭韩国起,统一六国的战争就全面展开。得益于李斯贿赂六国大臣的计谋,六国一直是以单个国家对抗秦国,而不是以多个国家对抗秦国。在战国后期,以一个国家对抗秦国就相当于痴人说梦,六国被逐一消灭,秦国完成统一。

  李斯的功劳当属第一。

  一朝失足千古恨

  秦始皇三十七年,正逢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这将是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天下,在这一年的七月初,秦始皇的车队行驶到沙丘时,秦始皇驾崩,年四十九岁。

  秦始皇生前未立皇后,也未立太子,临死之前,曾命令手下写下一封立公子扶苏为太子的诏书,但是这封诏书还没等发出去,秦始皇就已经驾崩,留下了巨大的权力漏洞。

  时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事的赵高发现了这个巨大的权力漏洞,进而打起修改诏书,拥立秦始皇小儿子胡亥为继承人的心思。

  赵高首先要搞定的人就是胡亥,胡亥是最核心的人物,如果不搞定胡亥,后面的计划将无法实施。赵高将秦始皇驾崩,诏书还没发出去的消息透露给胡亥,以查探胡亥的态度。

  胡亥虽然口中一直说无意于继承皇位,但是话却一直没有说绝。有谁能够拒绝这世间绝对的权利呢?赵高抓住胡亥口是心非这一点,不断的与胡亥强调其中的利,不出意外,胡亥“勉为其难”的答应了赵高的计划。

  赵高第二个要搞定的人就是李斯,李斯身居丞相一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若得不到李斯的支持,这项计划难以实施。赵高找到李斯,将他的目的全盘脱出,李斯吓了一大跳,他怎么想都没有想到赵高竟有如此大的胆子。

  李斯的态度与胡亥的态度差不多相同,扭扭捏捏,虽然口上说着不,话却一直没有说绝。赵高将利与害摆在李斯面前,如果说扶苏即位,那么与扶苏亲近的蒙恬蒙毅将会得到重用,而你李斯就得滚出朝堂。如果说胡亥即位,那么你就能够拥有拥立之功,一辈子屹立于朝堂,笑看人世间。

image.png

  李斯未发迹之前,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从这一句话可以看出,对于李斯而言,荣华富贵是有多么的重要,也因此李斯选择妥协,与赵高、胡亥一同修改诏书,赐死本应是继承人的扶苏。

  从赵高敢于修改秦始皇的诏书来看,赵高的野心大到可怕,而身为丞相的李斯迟早会成为赵高的打击对象,可是李斯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三次交手均败

  胡亥成为皇帝,赵高自然而然受到胡亥的重用,升任郎中令,负责宫中的一切事物。身居要职的赵高权力欲望一步一步加大,为了把持朝政,赵高哄骗胡亥,表示:“陛下你还年经,如果说定时上朝,面对臣下的进谏,肯定会出现不对的地方,而一旦出现不对的地方,就会损失陛下你的威严,倒不如躲在宫中不与臣下见面,臣下如果有什么事要说,可以写在奏折上面,传递到宫中,慢慢琢磨(送奏折的工作由赵高负责)”。

  赵高真的是一个搞阴谋的高手,胡亥曾经不断的表现出珍惜时间,好好玩乐的想法,而赵高则迅速的意识到这一点,抓住这一点,进行哄骗。胡亥毕竟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涉事未深,听从了赵高的意见。

  把持朝政的赵高并不满足,因为还有一个官位最高的人,这个人就是李斯。就此,赵高开始与李斯三次交手,而结果都是以赵高胜利告终。

  第一次

  秦始皇年间有五项大工程,分别是秦始皇陵阿房宫、长城、直道、驰道,其中秦始皇陵与阿房宫是私事,而长城、直道、驰道则是公事,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直道、驰道则是军用高速公路。

  时间从秦始皇年间推移到秦二世年间,长城、直道、驰道这三项公事基本上已经了结,可秦二世胡亥为了向天下人表明他的正统性,不但持续长城、直道、驰道的修建工作,而且还持续秦始皇陵与阿房宫的修建工作。

  老百姓原本以为换了新皇帝生活就会发生改变,可事实是生活一点都没有发生改变,还是没完没了的服役。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自此之后,秦帝国内的各地百姓为了响应陈胜、吴广,都纷纷杀害当地的秦国官员。秦国自从统一六国以来,第一次呈现出亡国之势。

  而这时的秦二世摆出来的态度是鸵鸟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他非但不解决,还将通报消息的使者杀死,以至于各地的起义势头愈演愈烈。

  身为丞相的李斯是秦能够统一六国的主要功臣,与秦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若秦国灭亡,李斯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

  李斯想进谏秦二世,但是又害怕秦二世只顾享乐,不看他的文书,所以想面对面的与秦二世详谈当前的形式。然而当时李斯虽贵为丞相,但却不能够随时面见到秦二世,只有一个人能够随时见到秦二世,这个人就是作为秦二世与众大臣的中间人赵高。

  赵高也明白这一点,为了颠覆李斯,赵高表示愿意当秦二世与李斯之间的中间人。不怀好意的赵高每一次只要看到秦二世在享乐,就会通知李斯,秦二世正闲着没事干,赶紧进见。不知情的李斯傻乎乎的进见,不断的坏了秦二世的雅兴,以至于秦二世对李斯的印象越来越差。

  第二次

  再怎么说李斯也是丞相,在宫中有着一定的耳目,对于赵高陷害他这件事情,他通过在宫中的耳目得以知晓。

  这时的李斯已经意识到赵高的可怕,但是由于不能进见,焦急的李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进谏秦二世,表示赵高迟早会夺走秦国的江山。

  李斯在上这道奏折的时候根本不明白其中的一些潜在原因,秦二世为什么那么信任赵高?难道仅因为赵高拥立他继位吗?事实并非如此。

  赵高在秦始皇年间是秦二世的老师,到了秦二世年间,秦始皇去世,而赵高一直服侍在秦二世的身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人的感情已经从师生之谊发展到父子之情。

  秦二世将李斯状告赵高的事情,完完全全的告诉赵高,赵高的反应速度是相当的快,他立刻转过头来告了李斯一把,表示李斯之所以想要除掉他,是因为想要夺权。

  在赵高的弄权下,此之前,秦二世对李斯的印象已经不断的每况愈下,而在此时赵高表示李斯想要夺权,秦二世回想起李斯每逢自己享乐的时候进见,感到李斯这是故意在与他作对,轻视他,有夺权的苗头,宣布逮捕李斯。

  第三次

  古代有一部分的将相有着义不受辱的精神,那就是如果进忠言被最高统治者下狱的话,宁愿自杀也不下狱,然而李斯却选择早死不如赖活着。

  身处监狱的李斯上了一道奏折,但是这道奏折却并未到达秦二世的手中,而是被赵高扣了下来。这道奏折中的内容相当有意思,虽然是认罪书,但是认的罪,却每一条都是功劳。

  第一条罪状是协助秦始皇兼并六国;第二条罪状是辅佐秦始皇往南边平定百越,到北边驱逐匈奴;第三条罪状是劝说秦始皇善待功臣;第四条罪状是协助秦始皇修建宗庙;第五条罪状是协助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制度;第六条罪状是协助秦始皇修军用通道,也就是直道、驰到;第七条罪状是轻徭赋税,赢取民心。

  可惜这道满是功劳的奏折没有到秦二世的手中,如果到的话,说不定能够保住一条性命。

  赵高明白李斯贵为丞相,按照规定,皇帝会派人核实情况,核实无误后才处刑。赵高多次派人装作核实情况的工作人员,只要李斯一将真实情况说出,就是一顿暴打。

  满头白发的李斯经不起暴打,后来真正的核实情况工作人员到达监狱时,李斯已经绝望,虽然没有谋反,但是却承认自己谋反。李斯的一生也就这样走到头,包括他三族的命运。

image.png

  结语

  李斯三次败给赵高,主要是赵高有着天然的政治优势,那就是秦二世的信赖。赵高也正是依靠着这一点,将秦二世玩弄于鼓掌之中。

  李斯的死全是他咎由自取,如果他在赵高意欲修改秦始皇立扶苏为太子的诏书时,意识到赵高的可怕,而不是被权力蒙蔽了双眼,誓与赵高鱼死网破,到时候贤德的公子扶苏继位,他的结局肯定不是这么悲惨,但世界上没有后悔药,犯下的错永远也无法弥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