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探索:人弃我取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2021-08-04 15:56:19 首页

  人弃我取,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qì wǒ qǔ,意思是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image.png

  战国时期,魏国国相李悝在国内鼓励农民多多益善地种粮食,并实行“平籴”法,丰年时国家平价收粮食,荒年时再以平价卖粮食。

  洛阳城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富商名叫白圭,他从李悝的政策中受到了一些发,想出了一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赚钱理论。他的做法是:别人如果因为过量生产低价销售,他就多收购,当别人高价要买的时侯,他便卖出。白圭是这样操作的:当粮食丰收时大量上市的时侯价格便宜他就买进并囤起来;此时正好是蚕丝、漆价格好的时侯,他在这时侯把囤积的蚕丝跟漆高价卖出去。到了蚕丝出产的时侯蚕丝价格便宜了他又低价收进,而此时粮食的价格又上涨了,他这时又在高价卖出粮食。白圭乐此不疲地通过这样低买高卖的手法,他的财富也迅速地增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