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后,曹操后面的战役为何就乏善可陈了?

2022-03-16 09:55:30 首页

  官渡之战后,曹操后面的战役为何就乏善可陈了?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官渡之战,可以说是曹操一生中最亮眼的时刻了。以区区7万人马大败了袁绍70万大军。虽说这70万大军有注水猪肉之嫌,但是翻曹操个2-3倍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战术大师李云龙师长曾经说过,一个军打赢一个师,那根本没什么好说的,这还打不赢就回家带孩子吧,这还打什么仗呢?

image.png

  诚然,郭嘉的英年早逝确实是曹操的一大损失,但是却不是他战绩平平最根本的原因。那导致他在在后面的战役中的表现乏善可陈的因素有哪些呢?

  其次,是对手的强大。曹孟德统一北方之后,他的主要对手变成了孙仲谋刘玄德,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刘备自然不用多介绍了,“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可是曹操自己说的;孙权则“虎踞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也”。而且人家文有鲁肃诸葛瑾陆逊,武有太史慈程普黄盖周泰,再加上周瑜吕蒙两个文武兼修的猛人。最重要的是孙权可不比袁绍,人家在用人层面上可是要甩袁大将军好几条街的,要夺取东吴谈何容易。

  最后,家里的事情也多了。统一北方之后,曹操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巩固自己地位上。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丞相;建安十八年(213年),封魏公;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进爵为魏王。从这一系列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点端倪,他不但需要加强集权,也要为后世继承者铺平道路。另外,选择王世子这件事情上也花费了他不少精力,曹丕曹植两兄弟如何取舍,也让他煞费苦心

  综上的几点说明了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没能够继续统一全国的原因。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第二点,刘备和孙权确实要比之前的对手要厉害几个层级。司马家族能夺取天下,不也正是靠着孙刘两家继任的皇帝都是庸人而导致内乱不断,最终只得拱手让出屈膝投降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