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通泊之战

  此战,准噶尔叛军正确地采用了诱敌野战之方略。清军统帅傅尔丹求胜心切,误中敌计,于博克托岭突围后,未及时撤往科布多,却在和通泊立营,故再度陷入重围,损失惨重。

  自从努尔哈赤在东北深山老林里宣布“七大恨”反对明朝以来,八旗军队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攻明朝、降蒙古、征朝鲜,无往不胜。

  1618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附近的萨尔浒击败明、蒙、朝联军四万余人,夺取对明朝战略主动权;1626年,努尔哈赤相继占领辽阳、沈阳、广宁,雄视山海关;1642年,皇太极在松锦会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入关奠定基础。入关之后,满洲八旗日行千里,李自成闯军、原明朝军队无不望风而降,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正因为如此,时人都说满洲八旗骁勇善战,是东亚第一雄师,有“满万不可战”之说。

  不过,这一支骁勇善战之部队在雍正九年却遭遇了一场大溃败,一万多清军被蒙古骑兵追着打;战区司令员(都统级别)18人,阵亡、自杀14人,清军几乎全军覆没;号称华夏第一名将的傅尔丹一路狂奔,仅带3将逃回科布多城。这便是让满洲八旗倍感耻辱的“和通泊之战”,“满万不可战”之说成为历史;雍正慑于蒙古之威力,只好暂时罢兵言和,将解决准格尔汗国的重任交给儿子乾隆

image.png

  1644年5月,多尔衮率10满洲、蒙古、汉八旗共10余万大军从山海关一路南下,将北京据为己有。

  同年9月,顺治从盛京(沈阳)移驾北京,祭祀天坛,宣布对全国进行统治。与此同时,远在西北的维特拉蒙古准格尔部、青海和硕特部迅速崛起,并成为西域、中亚一带新霸主。在半人半仙噶尔丹领导下,准尔汗国实力达到历史之最,西攻吉尔吉斯、哈萨克,北御俄罗斯,东攻喀尔喀蒙古追击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前锋距离北京只有700里,康熙下令戒严。

  为了打击骜不驯的噶尔丹,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昭莫多之战中大获全胜,但并没有将准格尔打残。四爷雍正即位后,趁着准尔格内部分裂之际,大举出兵讨伐,西路巴里坤岳钟琪兵团、北路科布多傅尔丹兵团,总计7万余人,声势十分浩大。不过,在随后的大战中,清军却输得一塌糊涂,差点连主帅都挂掉。

image.png

  噶尔丹被康熙击败后,准格尔汗国发生分裂,其侄儿策妄阿拉布坦在激烈的竞争中最终胜出,成为新一代可汗。策妄阿拉布坦死后,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继续奉行对清抵抗政策。准尔格面积虽大,但人口却很少,估计70万,精锐骑兵六万多人,这是极盛时期,到策零即位时,总兵力4万。

  相对于拥有近两亿人口的大清帝国而言,准格尔的人口、经济、军事总体量未免太过弱小。不过,准尔格汗国地处西域、中亚这战争频仍之地,军事技术、武器水平多效仿土耳其、俄罗斯以及欧洲。其装备土耳其重型火炮、中亚重型火绳枪,无论质量、射程、射速,还是精确度,要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大清八旗、绿营列装的鸟枪、明末火铳、威远炮、子母炮等早期热兵器。此外,准格尔勇士骑射水平高,这也是常年驻守在大都市的八旗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堕落异常严重的京师八旗,骑射水平已经不复当年入关之前的满洲兵。

image.png

  对于清军的劣势,雍正皇帝自然是知道,若是直接搞野战,八旗会吃大亏,连招架机会都没有。为此,雍正决定以国力优势,从西路、北路出兵,采取稳扎稳打之战术,一边筑城,一边推进,慢慢蚕食准尔格汗国。当时,岳飞后裔岳钟琪担任西路军统帅,屯驻巴里坤,目标是破坏乌鲁木齐农田、牧场,摧毁准尔格汗国赖以作战的军备物资,这是清军主要之战略目标。华夏第一名将,曾经突破阿尔泰山口,一直打到准格尔腹地然后全军而还的傅尔丹为北路统帅,麾下有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科尔沁蒙古兵、东北索伦、达斡尔骑兵,总计20000人,屯驻在新修筑的科布多城。按照计划,岳钟琪西路军为主力,直捣乌鲁木齐;傅尔丹北路为牵制,吸引敌军注意力达到分兵效果,为岳钟琪在夏季突袭乌鲁木齐做准备。

image.png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本该作为牵制部队的北路军却活生生成了当之无愧的主力,以致酿成灾难。1730年冬,准格尔名将小策凌敦多布采取声东击西战术,突袭西路军粮草、马匹、物资供应基地科舍图牧场,几千清军全部战死,马匹12万余匹被掠夺,清军元气大伤。此战后,大将岳钟琪便对准尔格产生畏惧心理,当2000老弱准格尔兵围攻吐鲁番时,他没有救援;后出兵时,又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士兵、马匹疲惫不堪,已经不具备在夏季进攻乌鲁木齐的能力。此时,主帅傅尔丹正在科布多筑城,接到朝廷命令后,他留下6000千绿营兵继续筑城,1300名满洲兵则承担起保卫筑城部队、保障粮道畅通之任务;自己则亲率定寿、岱豪、查弼纳、巴赛、达福、马尔萨、舒楞额等17位大将,13000余精锐之师出征,再次突袭阿尔泰。

image.png

  1731年6月9日,傅尔丹誓师出征,素图、岱豪为前锋,定寿等领第一队,马尔萨等领第二队,自己则亲率主力在后。大军出发后,傅尔丹前锋部队抓获几名准格尔传令兵,从中得知策零正在阿尔泰集结大军,共三万,但大军还没有完全集结完毕。此外,俘虏还告知,此时的准格尔正在爆发内讧,策零的女婿带着一万多人叛逃;哈萨克、吉尔吉斯等又出兵进犯,策零很是被动。此时,傅尔丹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之机会,于是便让大军加快速度,直接杀向阿尔泰,消灭还未集结完毕的准格尔兵。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路上所遭遇的蒙古兵均不堪一击,清军所向披靡,前锋素图、岱豪3000人精锐抵达博克托岭,不久,傅尔丹率大军赶到,全师合兵一处。不过,傅尔丹此时觉察到了异样气息,自己的大军貌似已经陷入敌人重兵包围之中,自己中了对手“诱敌深入”之计。

  为了避免陷入重围以致全军溃败,傅尔丹下令撤军,全军往和通泊方向回营。这是一条死亡路线,因为蒙古骑兵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小策零敦多布的虎狼之师很快就追上了傅尔丹,并利用火炮、重型火枪轰击清军阵地,索伦、达斡尔、科尔沁蒙古兵等先头部队先后被全歼,所部主帅自杀或战死。不久,准尔格蒙古兵攻击傅尔丹大营,4000千满洲八旗损伤过半,清军即刻溃败,傅尔丹一路向科布多方向狂奔。准格尔兵紧追不舍,清军连战连败,最后仅有2000残兵以及包括傅尔丹在内的4位将领侥幸逃回城内。其余14位副都统(战区司令),以及七千多精锐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索伦、达斡尔骑兵全部战死或自杀,清军付出了惨重代价。此为史上著名的“和通泊之战”,八旗最大耻辱,雍正欲哭无泪。

image.png

  此次战败后,雍正无力再次全面发动对准尔格战争,而是将这一历史重任交给儿子乾隆,最终成就了乾隆“十全武功”之首的“平定准格尔之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1644年清军入关,在极短的时间内横扫中原各地。经过数十年的征战,满洲征服者成功控制了大半个东亚大陆。但就在清朝如日方升之时,在西北部四卫拉特中绰罗斯准噶尔部也逐渐强盛起来。17世纪最后十年,准噶尔汗国在噶尔丹的领导下成为中亚东部的霸主。为了重现蒙古人曾经的荣光,噶尔丹率众东进,最终兵败身死。继位的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则默默地舔舐着伤口,伺机再起。

  1723年,雍正帝继位。在稳定了内部之后,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西北边境上的强邻。1725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已经腾出手来的雍正帝决定趁准噶尔内部不稳,对其发起致命一击。然而面对重整旗鼓的准噶尔人,清军却在和通泊遭受了对蒙古作战史上的最大惨败。

image.png

  准噶尔汗国作为西北霸主,地处内亚和东亚交汇的要冲,技术与贸易交流十分便利。这就让清军所面对的这支蒙古强军,与过去宋明两代遇到的都不一样。除了继续沿袭了游牧民族的特点,还从西亚和中亚吸收了大量新的火器技术。

  作为游牧民族,准噶尔军队的主要兵种仍然是草原式骑兵。但和传统的游牧骑兵不一样,他们使用的除了传统的冷兵器与弓箭之外,还带有许多火绳枪。早在准部在中亚活动期间,就已接触了大量的火器。

  1677年-1678年,噶尔丹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更新准军的兵器装备,并大量使用火器加强军队的战斗力。加之准噶尔境内本就富有铜、铁、硝石和硫磺等资源,在中亚与西域穆斯林的指点下,很快拥有了自制枪支、火药、铅弹的能力。所以康熙皇帝时的清军,就需要面对一支大量装备火绳枪的准噶尔军队。他们在交战时,往往先用火枪射击,然后再发射弓箭,最后才上前肉搏。

  装备精良的准噶尔军队

  1722年奉命出使至准噶尔的俄军温科夫斯基大尉的记载:在策妄阿拉布坦时期准噶尔军有精兵6万人,如有需要还能扩充。几乎全部都是骑兵,装备有弓箭、长矛、火绳枪、马刀等武器,还能自制火药。

  除了火器,中亚风格的铠甲在准噶尔军中也十分流行。其使用的锁子甲大多为四环合一的开襟式,并在质量上好于大部分清军从内地作坊内获得的盔甲。至于在关键时刻使用的刀剑,也因为中亚工艺与冶铁技术保障,而明显优于清军手里的家当。

  脱胎自前明的清军

  一直到雍正时代为止,清军的大部分部队,都像是一支脱胎于前明朝的新军。不仅明朝时的步兵制度被广大绿营继承,连武器也基本都源自明末的一系列技术引进。

  无论是八旗步兵还是汉人的绿营,都在百年内淘汰了大量前明朝土制火器。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逐步量产的火绳枪,成为军队的主要单兵火器。这种被称为鸟枪的轻型火绳枪,虽然已经开始显得滞后,却也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清军不仅火器较为落后 冷兵器比例也比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准噶尔军队使用火枪也优于清军当时普遍继承的明式鸟枪。虽然两者都源自欧洲的火绳枪技术,但清军的明式鸟铳其实是早期葡萄牙航海家带往印度和日本的早期产品。准格尔人的火绳枪,则源自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人从16世纪开始,对内亚各地进行技术援助时,将更好的重型火绳枪传入亚洲腹地。明朝人在接触到这种火枪时,取名鲁密铳,给予了最高评价。准噶尔人手里的枪械,基本就是这个系列的。这种武器最初是15世纪意大利人研发的一种大型火枪,经过匈牙利人与奥斯曼人的传递后,也进入了中亚。17世纪的英国人,在帮助波斯击败霍尔木兹岛的葡萄牙守军后,也将一些升级版传到当地。这就让准噶尔士兵拥有了射程多达200-300步的重型火器。更加优于清军的明式鸟枪。

  当然,在康熙的时代,清军依然可以依靠火炮优势来压制准噶尔蒙古人的火枪。除了支援步兵所有的弗朗机炮和由传教士帮忙重新铸造的红衣炮,还有一些自制的老式臼炮。这样的炮兵,基本水平还停留在16世纪,却也是东亚大陆上的决定性力量了。

  但在1716年2月,准噶尔军队与俄国人发生战争,围攻亚梅什湖畔的俄军要塞,并得到了419名俄军俘虏。其中一个名叫约翰·古斯塔夫·列纳特的瑞典炮兵准尉,是之前俄国击败瑞典的波尔塔瓦战役中被俘的。现在,又被准噶尔人俘虏的他,以最终回国为条件,为准噶尔大汗效命14年。

  纳特及其他俄国俘虏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才干,为准噶尔人发展手工业以及军事工业。帮助蒙古人开采铁矿、铜矿、银矿,制作呢绒,先后制成4磅炮15门,小炮5门,10磅臼炮20门。这样一来,准噶尔军队就有了自己的新式欧洲炮兵。

image.png

  清军对此自然是浑然不觉。他们派出的军队,依然是一支由满洲八旗和绿营汉军组成的混合部队。前者由靖边大将军傅尔丹指挥,后者则由被很多人想象成岳飞后裔的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率领。他们很快就将在和通泊战场上,饱尝蒙古人精心准备的欧式炮弹大餐。

  堡垒封锁线

  虽然堪称中亚小强,但准噶尔汗国体量太小的弱点也显而易见。境内人口只有20万帐,也就是约60余万人,实力和富有四海的清朝比起来实在太过悬殊。清廷也根据敌我双方的强弱对比,制定了稳扎稳打的推进计划。

  按照战前部署,傅尔丹率兵25000人屯驻在阿尔泰地区,岳钟琪率兵36000人驻扎在巴里坤。两路清军互为犄角,攻打准噶尔本土。

  傅尔丹这一路兵力虽不如岳钟琪多,却主要由京师的八旗部队、地方驻防的蒙古八旗兵以及来自黑龙江的索伦、达斡尔兵组成。这些部队基本上构成了一个步兵、炮兵和骑兵架构完整的小型独立部队,每个部分都要比岳钟琪手下的绿营兵战斗力强很多。他们的战马、盔甲、刀剑与火器,也比绿营们装备的要好。因而北路无疑是清军当之无愧的主力。

  两路人马会师后,在巴尔库尔、察罕叟尔扎下营盘。虽然清朝极力隐瞒出兵的讯息,但大举来攻的消息还是因为三个逃往准噶尔的蒙古人通风报信泄露了出去。带领商队前来贸易的准噶尔使者也看到了清军大军的集结。此时,清朝同准噶尔部还没有彻底撕破脸,行事一贯谨慎的雍正帝决定暂缓进兵。

  得知清军虎视眈眈的噶尔丹策零坐不住了。俗话说的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噶尔丹策零立刻命令准军中的名将小策零敦多卜,率兵5000袭击巴尔库尔,穆瑚立宰桑率领1000人偷袭青海。

  准军派出小股部队声东击西,做出进攻青海的假象,随后准军主力偷袭西路军在前线最大的科舍图牧场。把守牧场的查廪是个酒囊饭袋,只知吃喝玩乐,听说准军来袭后,跑的飞快。结果,清军阵亡汉蒙官兵3243人,损失牲畜122557头。准噶尔则基本解除了西路军绿营部队的威胁。

  准噶尔军以这种盗马突袭的方式,给清军造成了严重损失。雍正帝为此采取稳妥战术。清朝一边深知准噶尔军的短板是多为骑兵、灵活机动、长于野战,但对于攻城拔寨则并非强项。所以按照雍正的部署,全军要在三年内,分别修筑了两座大城。等到驱赶准军后,才前进数百里,再筑一城。这种大城以砖土筑成,瓮城、角楼、城壕等工事样样皆有,周围还有小城和炮台拱卫,花费十分巨大。建成后北路大城将驻扎2万余人,还配置了子母炮300门、威远炮60门、鸟枪5000支,成为清军稳扎稳打的前进基地。

  诱敌深入

  由于西路军以被重创,清军将之后的进攻重任,都放在了由满洲和蒙古部队组成的北路军身上。在筑城的同时,雍正帝不断给北路军派去援兵,总计多达40800余人。清军一边筑城,一边做着出击的准备,最终开始着手修建深入准噶尔腹地的科布多城。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6月初,清军从准军俘虏口中得知,对手目前只有2万余人,全军还没完成集结。傅尔丹觉得有机可乘,决定趁他们集结完毕前实施进攻。这样既可以歼灭准军有生力量,又可以保卫还在构筑的科布多城。

  于是他便命令1300名满洲兵、6000名绿营兵继续建造科布多城,然后从全军精心挑选了11000名精兵准备出战。这其中既有被视为精锐的八旗和熟悉草原作战地形的蒙古骑兵,也有括1000名黑龙江的索伦、达斡尔骑兵。他们不仅马上功夫了得,操作鸟枪也十分娴熟,被清军上下寄予厚望。

  清军的行径路线

  全军兵分三队,第一队以前锋60人先行,另有定寿部2000人随后跟进。第二队为内大臣马尔萨率领的2000人。清军主力紧随两队之后,向博克托岭前进。

  6月18日,1000名京师八旗兵,在博克托岭首先与准军发生遭遇战。傅尔丹立刻命令前锋统领丁寿带着2000人前往支援,将准军击退。随后立刻与傅尔丹合兵一处,在和通呼尔哈地区与准军来回拉锯,一度攻克了北山和西山,暂时处于上风。

  虽然开了个好头,但傅尔丹很快就感觉到了异样的气氛,准军似乎正在集结准备反扑。见势不妙傅尔丹立即命令全军向和通泊后撤。这一带位于阿尔泰山脉,到处崇山峻岭,部分地段高差甚至达到600m,非常不利于大军的集结。

  然而准噶尔来的比傅尔丹想象的要快的多。他们很快便骑马追了上来,趁清军在移动营地时发起了进攻。这些准噶尔骑兵,巧妙利用雨雹天气,将撤至山头的清军后卫定寿部2000余人团团包围。双方的火炮、火枪响成一片。

  虽然清军占据高地,但明式鸟枪的性能完全不是中亚重型火枪的对手。结果是准噶尔人从四周围着清军阵地射击,而后者却被打的抬不起头,只能在混乱中盲目还击。经过一天的恶战,清军的火药、铅弹、弓矢就已经基本用完。定寿命令部下各自突围冲出,除了一小部分得以突围之外,几乎是全军覆没。定寿自己也只能选择自裁。

  在围攻定寿部的同时,准军还将进攻的矛头指向在奇兰路两侧山梁上的清军营盘。不少土默特和喀喇沁等部落的蒙古骑兵就驻扎在西山梁上。黑龙江来的索伦、达斡尔骑兵,把守在东山梁。

  结果,被寄予厚望的黑龙江部队,首先遭到了准噶尔调来的新式火炮轰击。无力还手的他们,被从未遭遇过的欧式炮火,打的士气大跌。没过多久,就开始放弃阵地逃跑。领兵的副都统西弥赖,自知罪责重大,被迫自尽身亡。

  顺利占领东山梁后,准军准备迂回包抄剩余的清军。为了不让清军突围,准噶尔人派出使者与傅尔丹接洽,表示愿意与清军讲和。傅尔丹正想争取时间来加固阵地,丝毫没料到这不过是准军的缓兵之计

  6月23日,重整旗鼓的准噶尔军队,再次发起攻击。清军已丧失了撤退的最好时机,在对手的重重围困下,插翅难飞。西山梁上的清军,虽然同为蒙古人,但战力却与准噶尔人有着天壤之别。后者不仅有火炮支援,还装备了大量土耳其式火枪,足以在远距离内压制蒙古八旗火力。面对这种由欧洲大炮、各型重型火枪与蒙古弓组成的火力网,东部的各蒙古部落兵们纷纷溃逃。他们的将领也只能选择自我了断。

  惊险突围

image.png

  关键时刻还是自家人靠得住。清军大营内只剩下满洲八旗兵4000人在坚守营盘,他们多次利用高地优势,击退了准军的冲锋。但随着弹药与箭矢的迅速消耗,清军不得不考虑如何才能安全撤离。

  6月25日,傅尔丹命令全军组成方营,保护辎重步行突围。准军已经集中了3万人,从四面不断围攻。满洲八旗兵继续以明式鸟枪列于四面,拼命阻击,边战边退。身陷险境的他们,开始迸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即便是年幼的满洲八旗兵也死战不退。多亏他们拼命奋战,清军才得以避免全军覆没的噩运。鳌拜孙子散秩大臣达福,就在这时战死。

  6月28日,清军艰难退到达哈尔哈纳河,已用尽了弹药和弓矢,阵型已无法维持。无奈之选择抛弃辎重,吸引敌军骑兵掠夺,伺机四面突出重围。他们纷纷逃上山岭,分两路逃往科布多。准噶尔人的骑兵则趁机杀到,肆意收割被打散的小股残军。最后,只有傅尔丹等少数人在骑兵的保护下,侥幸逃进了科布多城。

  和通泊之战,就在清军的惨败中落幕。清军在此战中阵亡和俘官兵达6923人,另有303人在溃逃时阵亡或被俘,总计损失7226人。其中抵抗最为顽强的京师八旗,仅有2000多人得以逃脱。清军副都统以上将领有18人参战,仅主帅傅尔丹等4人生还。此战也就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对蒙古各部作战史上的最大败仗。

  战后,雍正帝不敢再轻举妄动,丧失了征服准噶尔部的机会。这个未完成事业,要等到他儿子乾隆时代,才得以完成。

image.png

  清军也根据战斗中火器落后的特点,开始引进和仿制噶尔部人使用的重型火绳枪。在后来大举反攻的乾隆时代,这种源自欧洲,并通过内亚进入中原的武器,成为了清军单兵火器的主力装备。虽然其技术特点在17世纪就已经基本定型,但对于之前还在使用的前明式鸟枪的清军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清军也就此完成了鸦片战争前,东亚大陆的最后一次武器技术升级。他们将继续使用这些16-17世纪的重型枪械,不断迎战西域和缅甸山林里的对手。一直到1840年,迎来了使用燧发枪+刺刀的英印部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清雍正九年(1731年)五至六月,在清平噶尔丹策零之战中,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以诱敌深入之策,于博克托岭、和通泊等处大败清军傅尔丹所部之作战。定寿将前锋,魏麟、闪文绣将车骑营,纳秦将奉天兵,塔尔岱、西弥赖将索伦兵,费雅思哈将宁古塔兵,阿三将右卫兵,素图将宁夏兵,承保、常禄将察哈尔兵,马尔齐、兖布将土默特兵,丹巴、沙津达赖将喀喇沁、土默特兵,法敏、伊都立、巴泰、西琳、傅德理饷,永国护印。傅尔丹率部至北线后,驻于阿尔泰。八年,噶尔丹策零请执叛首和硕特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以献,雍正帝遂命暂缓进兵准噶尔。

  雍正七年(1729年)十月,清廷定议出动北、西两路清军,堵御准噶尔军。北路清军统帅为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其所部辖:京师八旗兵6000,车骑营9000,奉天(今沈阳)等处兵8800。以巴赛为副将军¨顷承郡王锡保掌振武将军印,陈泰、衮泰、石礼哈、岱豪、达福、觉罗海兰为参赞。

image.png

  二十四日,永国、觉罗海兰、岱豪皆自杀。傅尔丹杂于士伍中突出包围圈。时准军大集,查弼纳、巴赛、达福、马尔萨、舒楞额等将领皆战死。傅尔丹率残兵渡过哈尔噶纳河,退往科布多方向。准军迫至,被击杀500余人。七月初一日,清军仅存2000余人退至科布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九年,傅尔丹疏言,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为进兵孔道,请求于此筑城,得到批准。五月,傅尔丹移军科布多。噶尔丹策零见北路清军比西路稍疏,遂决意集中兵力,进攻北路,进而劫掠喀尔喀蒙古。因清军凭城固守,准噶尔骑兵长于野战而短于攻坚,噶尔丹策零便用计诱清军出而野战。他派塔苏尔海丹巴为谍,故意让守卡清军所获,诈称:噶尔丹策零发兵3万,派大策零敦多布、小策零敦多布分别率领,来犯北路。现小策零敦多布已至察罕哈达,而大策零敦多布因故未至。傅尔丹听信其言,决定乘敌未集中之时,歼灭之。遂令选兵万人,循科布多河西以进。素图、岱豪为前锋,定寿等领第一队,马尔萨等领第二队,傅尔丹率大兵继其后,令衮泰留守护城,陈泰屯于科布多河东,扼饷道。六月初九日,定寿所率第一队进至扎克赛河,抓获准噶尔巡逻兵,据言此处距察罕哈达仅3日路程,准噶尔兵不超过千人,尚未立营。傅尔丹命乘夜速进,行军数日,并不见敌人。

image.png

  十七日,清军又抓获一名准噶尔兵,言准军2000屯于博克托岭。傅尔丹遣素图、岱豪将3000人前往攻击。准军用弱兵佯败,引诱清军,而主力2万已埋伏于山上。十八日,宝寿之第一队进至库列图岭,遇准军,斩400余人,准军驱赶驼马,翻越山岭遁。十九日,傅尔丹大军至,与前锋等部会合。二十日,清军追敌,进入博克托岭.遇伏兵四起,据高阜冲击。傅尔丹督战,杀敌千余。塔尔岱、马尔齐督兵攻夺西山制高点,准军据险防守,清军仰攻不利,未能攻下。傅尔丹知全军处境危险,决定向相通泊突围。傅尔丹将全军分为5队:定寿、素图、觉罗海兰、常禄、西弥赖据山梁东;塔尔岱、马尔齐据山梁西;承保居中,马尔萨出其东;达福、岱豪当前,舒楞额、沙津达赖等护后。二十一日,清军按以上部署突围。准噶尔军发现清军意图后,便全力进攻山梁东、西两军,时雨雹突至,更给清军突围增加困难。傅尔丹派兵援西路,令承保援东路,战至日暮,未能解围。二十二日,觉罗海兰突围出,定寿、素图、马尔齐皆自杀。西弥赖令索伦兵赴援,兵溃,亦自杀。东、西两队清军全军覆没。二十三日,准噶尔军乘清军突围,立足未稳,又包围了在和通泊边水草地集结的清军大营。傅尔丹亲自督兵抵御,杀叛军500人。树红纛之科尔沁蒙古兵被兵击,树白纛之土默特蒙古兵在沙津达赖指挥下,奋力拚杀。其余清军望见白纛在敌阵中,误呼“土默特兵陷入敌阵了”!遂大溃。

  此战,准噶尔叛军正确地采用了诱敌野战之方略。清军统帅傅尔丹求胜心切,误中敌计,于博克托岭突围后,未及时撤往科布多,却在和通泊立营,故再度陷入重围,损失惨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定寿将前锋,魏麟、闪文绣将车骑营,纳秦将奉天兵,塔尔岱、西弥赖将索伦兵,费雅思哈将宁古塔兵,阿三将右卫兵,素图将宁夏兵,承保、常禄将察哈尔兵,马尔齐、兖布将土默特兵,丹巴、沙津达赖将喀喇沁、土默特兵,法敏、伊都立、巴泰、西琳、傅德理饷,永国护印。傅尔丹率部至北线后,驻于阿尔泰。八年,噶尔丹策零请执叛首和硕特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以献,雍正帝遂命暂缓进兵准噶尔。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