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后突厥

    自公元630年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亡国以来,在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唐朝统治下的东突厥各部基本上稳定,但由于朝廷常征调他们东征西讨,蓝突厥贵族巨大的心理落差只能追忆祖先荣光。就在突厥贵族们不断滋生不满情绪的时候,唐朝却出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给突厥人的复兴带来了希望。

  突厥政权与汉族政权的恩怨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得清的,两个民族时战时和,互相联姻,却又互相攻打。突厥最兴盛时,作为唐朝北方的重要民族,给了唐政府极大的压力。

  公元630年,也就是贞观四年,颉利可汗被俘之后,东突厥亡国。以后半个世纪内,东突各部都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不是所有君王都有那么大的气度包容异族,而且突厥兵善战,一旦有战事发生,就要征调突厥人东征西讨,民族政策虽好,但耐不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味的盘剥杀戮导致的是后突厥建立。

  后突厥第一任可汗是阿史那骨咄禄,骨咄禄在位间,让默啜住在南牙,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骨咄禄691年去世,默啜从侄子的手里抢来了可汗之位。默啜的人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他因助唐平契丹,曾被唐朝封为阿波干可汗,迁善可汗,立功报国可汗。

  后来他又从唐朝取得河曲六州突厥降户及种子农具生铁……,得到这些以后,后突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优势和空间,697年,他又向武则天请求安置在内蒙古,宁夏,包括山西等地的突厥降户及单于都护府,又要求给大量农器,谷种,缯帛,铁。武则天给谷种四万斛,杂彩五万段﹐农器三千件﹐铁四万斤。后突厥势力极速增大。翅膀硬了以后,开始了搅扰唐朝边境,掠夺人口畜产的勾当。

  他拥兵四十万,西讨党项,拔悉密,西突厥等十姓部落,远征中亚昭武九姓取得成功,成功迫使九姓放弃土地投降唐朝,东击奚、契丹等族,扩地万里,漠北各部民族大部分受到他的控制,势力和东突厥颉利可汗时相当。

  公元703年,默啜与唐约和亲不成,704年就大举进攻,深入河北等地,掳掠人口八九万。705年又进攻宁夏甘肃,夺走陇右牧马万余匹。虽然708年张仁愿在黄河以北,阴山以南进行大规模的阻挠,但是收效甚微,后突厥与吐蕃已经成为唐朝的隐患。尽管如此,两国交往仍然十分频繁,710年,默啜再派人要和亲。就这样,打一打,和一和,始终没办法真正平定。

  716年,默啜进攻北方的拔野古部落,在土拉河大败拔野古军,胜利回归时,他毫不戒备。因为他的威名赫赫,已经在沙漠上传成了战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几乎就是北亚洲的沙漠之王了。可是,就这样一个似乎不可战胜的神话,他在回归途中,在柳树林,被拔野古部落的逃亡战士颉质略斩杀!

  可敬的颉质略,在部落已亡的绝望中仍然不放弃,他是一个残兵败将,但更是一个勇士。一般人都只有跪地求饶,可是他胆敢拿起剑,砍下敌人的头,无论成不成功,都要尽力而为!他杀了默啜之后,把他的头进献给大武军的郝灵荃,李隆基下令把默啜的头挂在大街上。从此,拔野古,回纥,同罗,营,仆固共五个部落,投降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收复东突厥

  唐朝的疆域三面都靠着海,东到大海,西到咸海,南到南海,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极盛的时候是1600万平方公里,可惜只维持了三年。咸海虽叫海,实际上是一个湖,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境内;外兴安岭,今天叫斯坦诺夫山脉,在俄罗斯境内;库页岛今天叫萨哈林岛,也在俄罗斯境内。隋唐时期,中央王朝的统治者,尤其是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比如唐太宗,比较重视民族关系,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交通的发达也使得中原边疆往来密切。北方有突厥和回纥、靺鞨;西南有吐蕃、南诏先后建立政权,他们开发了祖国的边疆。

  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它可能是匈奴的后裔或者别种。阿尔泰山是今天蒙古国跟新疆交界的地方,它又叫金山,产黄金,所以蒙古人一夸你,就说你纯洁的跟阿尔泰山的金子似的。现在估计也没了,都是沙土了。六世纪中期的时候,阿尔泰山的人建立了突厥汗国。到隋朝初年,分为东突厥、西突厥,其中东突厥特别强大。

  贞观初期,唐太宗大败东突厥。这是前面讲过的,唐朝名将李靖以三千铁骑,大破突厥于阴山。颉利可汗正喝酒呢,李靖神兵天将,俘虏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东突厥降众有好几十万人,这要怎么处理。魏征上奏皇帝, “突厥狼种”,这帮人是狼的后代,因为他们的国旗就是一个大狼头,“不可以仁义教,不可以刑法威。”这帮人软硬不吃,所以建议“杀尽其酋首,分散其子民于大江南北”。另一个大臣给唐太宗建议,把他们移到内地来,好监视他们,弄到山东。就像唐朝灭了高句丽,灭了百济,都把人迁到中原内地来了。

  但是要把它移到内地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它的故地怎么办?把突厥人从阴山那个地方移过来,阴山那个地方怎么办?那地方派汉族人去驻守,谁都不愿意。如果放弃那个地方不要,被别的游牧民族占领的话,如何保证占领该地的游牧民族一定跟唐朝是友好的。所以又有大臣给他出主意,“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这叫“兴灭继绝”。眼看这个国家已经快灭,要绝种了,你兴灭继绝是最了不起的,在中国古代的是最高尚的事儿。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突厥的可汗贵族还都是在长安居住,但让当地人任都督,管辖当地自己的部落。等于我打败了你,我还让你当官,我还让你管辖,就跟诸葛亮七擒孟获一样,以夷制夷。

  唐太宗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所以这些人对朝廷感恩戴德,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可汗是北方各族对君长的尊称。唐太宗自己讲,“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我对他们一视同仁,他们才把我当做了父母。

  因为李唐王朝也是大有胡人气,皇帝都有鲜卑语的名字,本就是鲜卑人和汉人的混种。而且唐太宗说过这么一段话,“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汉武穷兵三十余年,长城万里尽烽烟,结果也没拿到什么好处,还不如像我一样,以德服人,把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收编,全都作为国家的编户,入了版图,我比汉武帝还厉害吧!是那么一个感觉。

  其实唐太宗这话有点大了,你不是先把他打败了才收编的吗?如果不把他打败了,不先以武服人,后面哪能那么容易以德服人。没有武力光有德,谁理你呢,那帮人都是缺德人,不打服了不行。先以力,后以德,才能将他们彻底征服。

  东突厥处罗部的可汗阿史那杜尔,为叔父所迫,率部投奔唐太宗,尚以南阳公主,授大将军,历侍太宗、高宗两朝,一生战功卓著,堪与李靖等名将比肩。他横扫西域,杀得那些突厥同族哭天喊地的;灭大小国二十四个,为唐朝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的创立者。太宗每天晚上让阿史那杜尔佩刀执槊站在寝宫门口,给自己站岗,他不在那站岗,唐太宗睡不着。阿史那杜尔拿着长矛,挎着刀戈站着,如果他心中想起国仇家恨,进去一下子,唐太宗就完了。皇上躺在那儿,一会儿一听,呼噜声响起来了,不是考验你呢!真睡着了。对他这么任,阿史那杜尔对皇上能不是感恩戴德吗。所以阿史那杜尔为唐朝出生入死,死后陪葬昭陵,也是跟皇上埋在一块了。这就是突厥贵族。

  唐王朝,开阔、宏博、多彩,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都有在唐朝当官的。突厥人、契丹人、回纥人、朝鲜人、日本人、伊朗人、阿拉伯人,都能在唐朝当官。所以唐太宗一去世,北方各族君长,如丧父母。戳瞎自个儿眼的,拿刀割自个儿脸的,脑袋上点香的,自杀殉葬的什么样的都有,无法形容自己心中有多悲痛。由此可见,唐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非常开明。

  打跑西突厥

  东突厥灭了以后还有西突厥,西突厥当时在新疆地区,控制了天山以南各国,影响了丝路的畅通。唐太宗先征服高昌,置安西都护府,到公元657年,唐高宗苏定方等征讨西域。苏定方是个猛人,之前曾经和李靖一起灭了东突厥,现在又俘获贺鲁,灭了西突厥。那个时候朝廷对西域特别重视,因为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唯一通道。东南都是海,北边是蒙古大沙漠,大戈壁,你翻过去干吗去?西南青藏高原你翻得过去吗?陆上只能从西域那一块走。朝廷在西边设立的管辖机构一般叫都护府,这个就是维护丝绸之路的,用汉族担任都护。然后东边儿的一般设立的叫都督府,是任用这个当地民族,用本地人担任都督,实际上等于是一种怀柔羁縻之策。所以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都护府是有品级的,正式朝廷命官。“胡天八月即飞雪……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它都写这个,表示那个地方受都护府们管辖。班超就是西域都护。

  北庭都护府,顾名思义,肯定是管北边了。安西都护府就管南边,主要管辖今天新疆地区,下辖四镇,疏勒、龟兹、于阗、碎叶。李白就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管辖的碎叶镇,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所以要按出生地定国籍,李白是吉尔吉斯斯坦公民,三岁才回到中原内地。但是吉尔吉斯斯坦好像没人知道李白,也不以这个为骄傲,不然可以申请一下,说他是他们国家杰出的公民李白。

  突厥人被打败了之后,就往西迁了,其中的一支迁到了今天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皈依了伊斯兰教,其中的一支在首领的奥斯曼率领下建立了国家,就是奥斯曼突厥帝国,又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和突厥发音很相似,其实是一回事,土耳其是英语发音,突厥是突厥语发音,就跟China和中国是一个国家似的。土耳其建国,地跨欧亚非,纵横三大洲,盛极一时,然后从17、18世纪开始走下坡路。他跟中国一样,比中国衰落的还早,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属于“西亚病夫”。

  到了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进行改革的时候,为了重振土耳其的国威,一部分人就提出来,历史上突厥民族曾经统治过从日本海到黑海的庞大领土,使整个日本海到黑海都是亚洲北部民族的语言,都属于突厥语系。所以它就认为,凡是讲突厥语的地方,全都应该统一建立成一个国家,等于整个亚洲北边都应该归他们管,这种思想被称为“泛突厥主义”,属于极端民族主义。后来跟泛伊斯兰主义,极端宗教势力相结合,形成了今天的东突问题。为什么现在这帮民族分裂分子,建立什么东土耳其斯坦,这个东土耳其斯坦哪来的,就是极端民族主义跟极端宗教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实际上我们知道,维吾尔人是回鹘人后代,他并不是突厥人的后代。回鹘语虽然属于突厥语系,但属于突厥语系的语言多了。咱们汉语还属于汉藏语系,但是汉语跟藏语有相同的地方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突厥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崛起于南北朝时的战乱时期,其势力范围曾经东自辽海以西,西至西海(即里海),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五六千里,国王伊利可汗更是让人敬畏的一代枭雄。突厥民族与中原的隋唐政权曾经激战近百年,为的是争夺边疆的人口、粮食、牲畜和其他主要的经济资源。其中,有名的战役有数十场,和唐朝的战役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唐朝是怎么打败突厥的?这其中又有哪些未解之谜呢?

  一支游牧部落怎么和强大的唐朝结下了“梁子”,而且一结就是数百年,这就有点让人理不出头绪了。“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在中学课文中学的《敕勒歌》,描述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在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混乱,北方各少数民族乘机崛起,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就是突厥。突厥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兴起于金山(阿尔泰山)南部,强盛于南北朝时期,曾经不断地侵犯中原边境,掠夺人口和财物,成为当时中原政权的一大心病。突厥曾经和隋朝进行了数次大战役,但一直没有被打败。这个时候,突厥已经被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东面的势力较强,西面的势力较弱。到了唐朝的时候,突厥为争夺边境的利益,而与唐朝军队在一百多年中进行了数十次的大战役。突厥和唐朝的首次正式交锋被称作“白马之盟”,这又指的是什么呢?“白马之盟”发生在唐朝初年。当时的突厥势力异常庞大,各路诸侯窦建德王世充、梁师都、刘武周等,甚至李渊都北面称臣,接受可汗的封号。突厥历任可汗始毕、处罗和颉利兄弟三人经常把入侵中土、烧杀抢掠当做娱乐节目,十分猖狂。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亲自率兵在渭水隔河与颉利的二十万骑兵对峙,大将尉迟敬德勇猛善战,在今陕西泾阳地区挫败了颉利的军队,但是突厥的主力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颉利知道唐朝的军队训练有素、军容齐整、士气旺盛,不敢贸然进军,于是和李世民杀白马结盟,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李世民答应每年给颉利的军队进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马之盟”,也称“渭水之盟”。面对东突厥的威胁,当了皇帝的李世民再也不敢轻视了,他开始练兵习武、积蓄力量、准备反击。东突厥因连年征战和天灾,再加上薛延陀等部群起反抗,突利可汗也归顺唐朝,国势大减。而唐朝内部安定,经济逐步恢复,又取得了恒安(在今山西大同境)、朔方(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等地,便于进攻东突厥的军事要地。唐太宗认为战机已成熟,公元630年正月,李世民命令大将李靖为征讨颉利军队的元帅。李靖在征讨突厥的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战争传奇,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

  话说李靖率骁骑三千自马邑 (今山西朔县)出发,火速赶到恶阳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南),距颉利可汗的都城定襄(即大利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境内)仅有几里路。李靖敢于孤军深入,而且进军神速,令颉利可汗大惊失色。颉利对部下道:“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何敢孤军至此!”李靖不等颉利有喘息之机,便发动铁骑猛攻定襄。颉利措手不及,只得狼狈出逃。李靖仅以三千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定襄,威震大漠。时值严冬,颉利可汗逃到铁山(在今内蒙古境内的阴山之北),极为窘迫,于是派遣特使到唐朝首都长安向李世民求和,表示愿意归附。其实这只是颉利的缓兵之计,他想等到第二年春暖之后,草青马肥,再与唐军大战。

  李世民答应与颉利讲和,并派鸿胪卿唐俭为使者到铁山抚慰突厥部众。李靖此时正驻扎于白道 (今内蒙古默特左旗),送走路过此地的唐俭,李靖即对部下说:“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逃至大漠以北,联合回纥、薛延陀等族众,再想消灭就难了。今皇上诏使至其处,颉利必会宽心,不再防备。若选精兵一万,带二十天的口粮,迅速袭击,颉利可不战而擒。”当时还有将领对此有些疑虑,认为皇帝已经答应与颉利议和,而且也派出了和谈使节唐俭,如果对颉利发动突然袭击,有抗旨之嫌。再说,唐俭已到突厥营地,如果突袭颉利,则唐俭性命休矣。李靖解释说,皇帝并没有专门下诏令大军暂停进攻,作为大将,应根据战场形势决定攻守事宜。只要能彻底消灭突厥,此时也顾不得唐俭了。 ...查看更多

  突厥是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540年,突厥这个词始见于中国史册。

blob.png

  745年,唐朝与回鹘攻灭后突厥汗国,东突厥诸部或者在战争中消亡,或者融入回鹘,或者融入唐朝。唐朝灭西突厥以后,原西突厥汗国所属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落也活跃于中亚地区。突骑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扩张起了重大作用,葛逻禄则在唐末以后的中亚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回鹘建立喀拉汗王朝。

  如今的“突厥”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各个民族的统称,大多是历史上受突厥人统治或者突厥化的其他民族,以及古代突厥人的后裔,主要民族有土克曼人、鞑靼人(塔塔尔人)、维吾尔人、雅库特人、哈萨克人、吉尔吉斯人(柯尔克孜人)、撒拉尔人(撒拉人)、阿塞拜疆人、乌兹别克人、巴什基尔人、楚瓦什人等。

  来源

  海右遗黎说

  突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归结起来有五种。

  唐朝史学家李延寿编著的《北史》卷99:

  突厥者,其先居西海(薛宗正认为西海指的是咸海)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姓阿史那氏。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足断其臂,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饵之,及长,与狼交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在狼侧,并欲杀狼。于时若有神物,投狼于西海之东,落高昌国西北山。山有洞穴,穴内有平壤茂草,周迥数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外托妻孕,其后各为一姓,阿史那即其一也,最贤,遂为君长,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其本也。渐至数百家,经数世,有阿贤设者,率部落出穴中,臣于蠕蠕。

  漠北索国说

  唐朝编撰的《周书》卷50:

  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曰阿谤步,兄弟七十人,其一曰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阿谤却等性并愚痴,国遂被灭。泥师都既别感异气,能征占风雨。取二妻,云是夏神、冬神之女。一孕而生四男:其一变为白鸿;其一国于阿辅水、剑水之间,号为契骨;其一国于处折水;其一居跋斯处折施山,即其大儿也。山上仍有阿谤步种类,并多寒露,大儿为出火温养之,咸得全济,遂共奉大二为主,号为突厥。

  这个说法认为突厥起源于匈奴以北的漠北索国。

  海神胤裔说

  唐段成式《酉阳杂殂》卷4:

  突厥之先,日射摩舍利海神,神在阿史德窟西。射摩有神异……

  这个说法认为突厥起源于海东阿史德窟。

  平凉杂胡说

  唐长孙无忌等所纂之《隋书》卷84:

  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魏太武皇帝灭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蠕蠕。世居金山之阳,为蠕蠕铁工。金山形似兜鍪,俗号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

  这个说法认为突厥起源于汉地平凉。

  突厥汗国

blob.png

  概况

  突厥汗国(552年~630年,682年~745年)是六世纪中叶崛起于漠北的由突厥人建立的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国家。583年因隋分化离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并分别于630年与657年亡于唐,682年后突厥复国,共立国193年,曾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造成很大威胁。

  5世纪中突厥归附于柔然,为其炼铁奴。徙于金山南麓(今阿尔泰山), 因金山形似战盔“兜鍪”,俗称突厥,因以名其部落。阿史那氏最初只有数百家,后来突厥部落有数万人,多数人来源于周围的铁勒部落人。

  6世纪时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遣使向西魏献方物。

  546年合并铁勒部5万馀落(户), 势力逐渐强盛,故后来将所有铁勒后裔称为突厥。

  552年突厥又大败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突厥奴隶制政权。最盛时疆域东至辽海(辽河上游), 西濒里海, 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 南临阿姆河南。“可汗”为最高首领,其子弟称“特勤”,将领称“设”。分辖地为“突利”(东部)、“达头”(西部)。 可汗廷帐在东、西两部之间鄂尔浑河上游一带。汗国官制有28级。税法规定对普通牧民、黑民(战争中归附者)“征发兵马、科税杂畜”。历法以动物纪年。

  5世纪始创制突厥文,亦名鄂尔浑~叶尼塞文,是古代北方民族 [2] 最古老的文字。

  1889年在鄂尔浑河发现《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后,始为世人所知。据《新唐书》、《旧唐书》的《突厥传》,前一碑文的汉文为唐玄宗撰。突厥在隋唐时期与中原汉族政治经济联系密切。

  583年,突厥汗国分裂成东突厥、西突厥两部,其中东突厥可汗汗室为原统一突厥可汗正支嫡系之后,故东突厥仍经常被直呼为“突厥”。

  630年、657年,东西突厥先后统一于唐。

  680年,南迁的东突厥之后北返复国,682年建立后突厥汗国,745年亡于回鹘。原来突厥汗国所属诸部乃部分归附于回鹘汗国,部分归附于唐朝。

  突厥兴起

  突厥兴起之前,突厥部落是柔然汗国的臣属。

  516年,突厥由高昌北山定居金山,成为柔然锻奴。

  522年阿史那大叶护参加了柔然对高昌的战争。

  540年,突厥这个名词初次见于中原史册。

  公元550年(西魏大统十六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和合并了高车(铁勒)各部五万余帐,开始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受到西魏的重视。

  551年,西魏长乐公主远嫁突厥。

  552年突厥打败柔然,阿史那土门称伊利可汗,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整个蒙古高原。突厥汗国建立以后,人数比较少的突厥人融合了大量铁勒人,突厥人的体貌特征也从白种人变成黄白混种。

  553年,突厥联合西魏再次破柔然,到554年,突厥基本消灭柔然各个残余部落。

  555年,高昌臣服突厥,柔然最后的可汗被杀,突厥的势力延伸到西域。

  这时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政权并立,双方均慑于新兴突厥汗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也互相为了消灭对方,均采取向突厥纳贡、和亲的政策,以换取突厥帝国的支持,至少是中立。而突厥则借机以和平或战争手段,获得大量经济利益。突厥一般采取与北周联盟,共同压制比较强大的北齐,有时候也处在中立位置。

  突厥的扩张并没有停止,560年左右,突厥征伐吐谷浑,征战西域,乃至联合波斯灭白匈奴,今天新疆以及中亚河中地区成为突厥汗国的疆土。突厥强盛时期疆土东到大兴安岭、辽河流域,西到咸海和中亚河中地区。

  583年,突厥汗国分裂成东突厥、西突厥两部。

  569年,随着突厥的扩张,突厥和波斯发生矛盾,遂和东罗马帝国联合共同对抗波斯萨珊王朝。这个时期是突厥汗国武力最鼎盛的时期。

  580年,突厥在西域设立小可汗,统管阿尔泰山以西的地区,这是突厥日后分裂的重要根源。

  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停止向突厥的岁贡。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稳,从甘肃一带向隋朝发起大举进攻,隋文帝不得不发兵抵御,并修筑长城。同时,东突厥沙钵略可汗即位,西突厥达头可汗拒绝承认沙钵略可汗名义上的宗主地位,583年东西突厥正式分裂并内战。

blob.png

  东突厥

  583年,突厥汗国内讧分裂。突厥虽然分裂,但是东突厥仍然有很强大的军事实力,对隋朝边境造成重大压力。

  587年,东突厥都蓝可汗即位,而隋文帝支持突利反叛。599年突利失败,隋文帝立刻隆重迎接突利,并且承认他的可汗地位,让他在河套地区建国,册封突利为民可汗,做隋的盟邦,东突厥自此分裂,加上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隋朝在和突厥的对抗中处于上风。

  600年,突厥都蓝可汗死,西突厥多次攻击启民可汗,并且侵扰隋朝边境。

  602年(仁寿二年)春,突厥阿勿思力俟斤等南渡黄河,掠夺启民可汗部下男女6千人,牲畜20多万头。隋云州道行军元帅杨素率诸军追击,大破阿勿思力俟斤军,夺回全部被俘人口及被掠畜群,交还启民可汗。当时有许多突厥人投降。长孙晟又建议启民可汗派遣若干使者,分道前往北方招抚铁勒诸部等。

  603年(仁寿三年),铁勒的思结、伏利具、浑、斛萨、阿拔、仆骨等10多部,背叛达头可汗,归附启民可汗。奚、霫等5部也内迁。达头可汗西奔吐谷浑,从此在历史上消失。启民可汗把达头的部众收归自己统率。长孙晟送启民可汗北迁碛口(今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西)使他更便于管理整个东突厥汗国。启民可汗每年向隋朝贡。

  609年(大业五年)十一月,启民可汗病死。隋炀帝为此“废朝三日”,以示哀悼。立其子咄吉世(又作咄吉)为始毕可汗。

  几年以后,始毕可汗的力量逐渐强大。隋朝右光禄大夫裴矩建议削弱他的势力,办法是将宗室女嫁给始毕之弟叱吉设,并封他为南面可汗。但是,叱吉不敢接受。始毕可汗知道这件事以后,对隋朝很不满。裴矩又认为突厥人本来很单纯,容易离间他们,只是由于突厥汗国中有许多狡猾的西域胡人给他们出谋划策,所以不好对付。特别是其中的史蜀胡悉最为诡计多端,备受始毕可汗信任,必须除掉此人。经隋炀帝同意后,裴矩派人将史蜀胡悉诱骗到马邑“互市”,加以杀害。始毕可汗得知事实真相以后,不再向隋遣使朝贡。

  615年(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巡狩北塞。始毕可汗率领数十万骑兵南下,准备袭击炀帝。义成公主事先派人暗中通知隋朝。炀帝避入雁门郡城。突厥大军攻克雁门郡41座城池中的39座,仅雁门、崞两城未被攻破。突厥人的箭射到了隋炀帝御驾之前,昏庸的炀帝吓得眼睛都哭肿了。隋炀帝遣使向义成公主求救。公主派人告诉始毕可汗说“北边有急”,东都以及诸郡救兵也到了忻口。九月,始毕可还才解围离开。

  隋炀帝的残暴征敛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内乱、分裂严重削弱了华夏,而突厥则因内部统一而转向强大,东起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都降附于东突厥。东突厥控弦之士多达百余万,达到了“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空前强盛程度。

  617年(隋义宁元年),突厥始毕可汗立割据雁门的刘武周为定杨可汗(一作天子)。始毕赠割据朔方的梁师都狼头纛,封为大度毗伽可汗,后又称之为解事天子。梁师都引突厥居河南之地,攻破盐川郡(治今陕西省定边县)。占榆林的郭子和北附突厥,始毕可汗封之为平杨天子,固辞不受,改为屋利设。薛举、窦建德李轨、高开道、王世充也先后称臣于突厥。 [5] 中原的许多汉人也因避乱而迁入突厥分布地区。

  唐高祖李渊起兵时,从刘文静之议,和好突厥,亲自写信与突厥始毕可汗联系。

  619年(唐武德二年),始毕可汗率部渡过黄河,至夏州(治今陕西省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和梁师都会合。他另以五百骑支援刘武周进入句注山(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准备进攻太原。这时,始毕因病死亡,突厥撤军。始毕可汗之子什钵苾年幼,未能嗣位。其弟俟利弗设立,是为处罗可汗。处罗复以隋义成公主为妻。

  620年,处罗可汗死,处罗可汗弟咄苾嗣位,是为颉利可汗。颉利是启民可汗第三子。他又以义成公主为妻。

  颉利可汗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掳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更于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乃领兵而退。颉利可汗献马三千匹,羊万口。(“渭水之盟”)

  627年,薛延陀反东突厥,建立薛延陀汗国,东突厥走向衰落和动乱,唐朝册封薛延陀可汗,对抗突厥。

  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李勣、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李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唐军两将又督兵疾进,大破突厥军,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时值当年三月,东突厥灭亡。慑于大唐天威,“四夷君长诣阙请上(唐太宗)为天可汗”。

  634年(贞观八年)颉利死,封赠归义王,葬于灞水(今陕西省渭河支流灞河)之东。

  唐太宗在突利可汗故地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颉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云中都督府。永徽元年(650年)唐平突厥车鼻可汗,“突厥诸部尽为封疆之臣”,乃于其地设瀚海都护府,领狼山、云中、桑干三都督府,苏农等二十四州,与燕然都护府壤地交错。龙朔三年(663年),移治云中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移燕然都护府于碛北,并改名瀚海都护府,遂以碛为界,碛南诸都督府州隶云中。麟德元年(664年),改名单于大都护府,辖境北距大漠,南抵黄河。

  西突厥

  583年,突厥汗国分裂,东西突厥交战。西突厥汗国强盛时期疆域从山西到中亚河中地区。

  587年(隋开皇七年),突厥阿波可汗大逻便被叶护可汗处罗侯生擒。西突厥立达头

  可汗一后裔为泥利可汗继其位。泥利妻向氏为“中国”人,生子达曼。泥利死后,达曼继位为泥撅处罗可汗。向氏再嫁泥利可汗弟婆实特勤。

  600年(隋朝开皇末年),婆实和向氏至隋京朝觐,因突厥内乱,留在京师鸿胪寺居住。达头可汗败亡以后,处罗可汗成为西突厥最高统治者。处罗治国无道,臣民多叛。605年(隋大业元年),他发兵袭击铁勒诸部,又猜疑薛延陀部生变,杀其酋长数百人。因此铁勒各部都起来反对处罗,多次打败他。隋朝黄门侍郎裴矩闻处罗可汗国乱,并思念其母向氏,建议朝廷招抚他。608年(大业四年),隋炀帝派遣司朝谒者崔君肃至西突厥慰谕。处罗受诏,遣使贡汗血马。

  609年(大业五年)十二月,处罗至隋京朝觐。第二年正月,炀帝分处罗可汗内附部众为三部分:其弟阙度设率领老弱万余人,至会宁(治所在今甘肃省永登东南)居住;特勤阿史那大奈领余众居楼烦(治所在今山西省静乐县);封处罗为曷萨那可汗,领五百骑常从皇帝巡幸。处罗曾从征高丽。

  618年(唐武德元年)十二月处罗归长安,唐高祖降榻欢迎,与他同坐,封之为归义郡王。后被东突厥始毕可汗派人杀死。

  泥撅处罗可汗归隋以后,西突厥立其叔射匮可汗为主。射匮可汗开拓疆域,东至金山(今阿尔泰山),西至海(今咸海),玉门关以西诸国都附属于他。其王庭设于龟兹北三弥山(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北依契克巴什河一带之山)。射匮可汗与东突厥可汗为敌。他约死于619年(唐武德二年)或稍前。其弟统叶护可汗继位。

  统叶护可汗智勇双全,擅长指挥作战,率控弦之士数十万人,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称霸西域。迁王庭于石国北千泉(今中亚塔什干北库马雷克至灭尔基一带)。他授予西域诸国之王“颉利发”称号,给每国派吐屯一人进行监督,征收贡赋。统叶护可汗和唐朝经常有外交联系,因为东突厥阻碍而没有和唐朝和亲。

  西突厥强盛以后,统叶护很自负,引起部众怨恨,葛逻禄部大都叛离了他。628年(贞观二年)他被伯父杀死。他的伯父自立为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莫贺咄原先仅为一小可汗,他自称大可汗后国人不服。弩失毕部共同推举泥孰莫贺设为可汗。泥孰不肯就位,迎立统叶护可汗子咥力特勤,是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肆叶护和莫贺咄互相攻击,战斗不止。由于西突厥内乱,原先役属的西域诸国和铁勒各部纷纷叛离。肆叶护是前可汗之子,所以西突厥部众大都拥护他。西面的都陆可汗以及莫贺咄部的酋长多数归附肆叶护。

  630年(贞观四年),莫贺咄兵败,逃往金山,被泥孰杀死。诸部共推肆叶护为西突厥大可汗。肆叶护为人多疑狠毒,杀功臣乙利小可汗,并诛灭其宗族,引起部下人人自危。632年(贞观六年)秋,肆叶护遭设卑达干与弩失毕部攻击,逃往康居,不久死亡。西突厥迎立泥孰,是为咄陆可汗。634年(贞观八年),泥孰病死。其弟同娥设继位,是为沙钵罗咥利失可汗。638年(贞观十二年),欲谷设被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与咥利失大战,未分胜负。于是,以伊列河(今伊犁河)为界,双方分地而治。

  639年(贞观十三年),咥利失之臣俟利发吐屯勾结欲谷设作乱,咥利失逃往拔汗那(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在那里死亡。弩失毕部立其弟之子薄布恃勤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建牙于睢合水北,称南庭。其辖境东以伊列河为界。龟兹、都善、且末、吐火罗、焉耆、石国、史国、何国、穆国、康国等皆受其节度。他屡次向唐遣使朝贡。641年(贞观十五年)秋七月,唐太宗命左领军将军张大师往授玺书,册立他为可汗,并赐给鼓纛。

  当时乙毗咄陆可汗欲谷设建牙镞曷山西,称北庭,其辖境西以伊列河为界。厥越失、拔悉弥、驳马、结骨、触木昆等部附属于他。乙毗咄陆可汗与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互相攻战。不久,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被乙毗咄陆杀死。乙毗咄陆可汗兼并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部众,西破吐火罗。他自恃强大,扣留唐朝使者,进攻伊州(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唐朝反击,大破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逃到吐火罗。

  649年(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逝世以后,唐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叛变,阿史那贺鲁招集离散的西突厥部落后势力逐渐强大。他听说唐太宗已经逝世,即阴谋夺取西州。

  651年(永徽二年)春,担任唐朝右骁卫中郎将的贺鲁之子咥运竟劝说其父率部反唐西走,击破乙毗射匮可汗,兼并其部众。贺鲁设牙帐干双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温泉县境内)及千泉,自称沙钵罗可汗。咄陆五啜、弩失毕五俟斤、处月、处密及西域诸国都归附于他。贺鲁以咥运为莫贺咄叶护。

  653年(永徽四年),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死,其子颉苾达度设称真珠叶护。他与贺鲁发生矛盾,联合五弩失毕,击败贺鲁。

  655年(永徽六年)夏五月,唐朝任命右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这一年,颉苾达度设曾几次请求唐朝发兵征讨贺鲁。唐朝派丰州都督元礼臣前去册封颉苾达度设为可汗,至碎叶城被贺鲁派兵阻拦,未能抵达。

  656年(显庆元年)冬,程知节军至鹰娑川,前军总管苏定方击败西突厥骑兵四万人。唐军至怛笃城后班师。

  657年(唐显庆二年)春。唐朝派出两路人马向西突厥进发。冬十二月,苏定方军抵达金山(今阿尔泰山)西,击败五咄陆之一处木昆部,该部俟斤归降。苏定方率军至曳咥河(今喀喇额尔齐斯河)西,贺鲁举西突厥十万骑兵来拒。苏定方以唐及回鹘万余骑兵迎敌,贺鲁大败。第二天唐军继续追击,五弩失毕全部投唐。五咄陆得知贺鲁兵败,奔南道归附唐安抚大使阿史那步真。苏定方命令萧嗣业和回鹘婆闰追击贺鲁,唐军冒雪昼夜兼程前进。至金牙山,纵兵破贺鲁牙帐,俘敌数万人。贺鲁渡伊丽水西逃。苏定方追至碎叶水,尽夺贺鲁部众。贺鲁及子咥运逃至石国(今塔什干)苏咄城,城主伊涅达干将他们逮捕,送往石国。石国王将贺昏父子交给唐将萧嗣业和阿史那元爽。至此,西突厥国亡。

  657年(唐显庆二年)唐平贺鲁以后,在五咄陆部设置昆陵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兼骠骑大将军,昆陵都护。在五咄陆的处木昆部落置匐延都督府,胡禄屋阙部落置盐泊都督府,摄舍提墩部落置双河都督府,鼠尼施处半部落置鹰娑都督府,突骑施索葛莫贺部落置嗢鹿州都督府,突骑施阿利施部落置洁山都督府。658年(显庆三年),又在葛逻禄三部置三府:谋落部落置阴山州都督府,踏实部落置玄池州都督府,炽俟部落置大漠州都督府。后来又从大漠州中划分出一部分另置金附州都督府。

  唐朝又在五弩失毕部置蒙池都护府,以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兼骠骑大将军,蒙池都护。当时蒙池和昆陵两都护府都隶属于安西都护府。

  658年(显庆三年),安西都护府移治龟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南至于阗(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都隶属安西。661年(龙朔元年)西域吐火罗归附唐朝,原来西突厥强盛时期统治区域基本归入唐的统治。

  702年(长安二年),增设北庭大都护府,统辖昆陵、蒙池两个都护府。据《新唐书》记载,除上述昆陵都护府下属十个都督府外,北庭大都护府还管辖轮台州等十三个都督府。北庭大都护府的治所在庭州金满县,其遗址为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

  后突厥

blob.png

  自公元630年突厥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亡国以后,在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唐朝统治下的东突厥各部基本上稳定。但由于朝廷常征调他们东征西讨,渐渐引起突厥群众不满,而突厥上层有人有一定的野心,于是滋生了复国思想。

  679年冬十月,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酋长响应他们,部众共达数十万人。

  680年春三月,唐朝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裴行俭大破突厥军于黑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北),擒酋长奉职。泥熟匐可汗为其部下所杀。突厥叛军余众退守狼山(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温傅部又从夏州(治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东北白城子)迎颉利可汗族侄伏念,北渡黄河,立为可汗。

  681年(开耀元年),伏念与温傅连兵进攻原州(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庆州(治所在今甘肃省庆阳县)。这年秋季,伏念逮捕温傅,向裴行俭投降。裴行俭答应保伏念不死,但回京后裴炎妒忌裴行俭功大,唆使唐高宗杀死伏念。为突厥上层人物的再次叛唐埋下了祸根。

  682年(永淳元年),阿史那骨咄陆又叛。他的祖父本是唐朝单于都护府云中都督舍利元英属部的酋长,世袭吐屯之职。伏念死后,他率17人出走,逐渐聚众至700人,并占领黑沙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他通过招集伏念亡散残部的办法,使部众增至5000人,并抄掠九姓铁勒大批羊马,从而势力逐渐强盛,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他任命其弟默啜为杀(即设,官名),咄悉匐为叶护。从此开始了后突厥时期。

  其时,单于都护府检校降户部落(官名)阿史德元珍因犯法被长史王本立囚禁。当骨咄禄入侵时,元珍请求由他去劝谕突厥诸部撤退,以赎自己的罪过。当他到达敌营后即向对方投降。骨咄禄任命他为阿波达干,统率全部兵马。于是骨咄禄、元珍寇并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及单于都护府(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北境,杀岚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岚县北岚城)刺史王德茂。后被唐将薛仁贵击溃。

  683年(弘道元年)春二月,后突厥先后寇定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县)、妫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鹿西南);三月,围单于都护府,杀司马张行师;夏五月寇蔚州(治所在今山西省灵丘县),杀刺史李思俭;684年(光宅元年)秋七月寇朔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朔县)。

  由于后突厥频繁入侵,这年九月唐朝任命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以防御突厥侵扰。但同年冬十二月,程务挺因代被囚待斩的内史裴炎申辩,违反武则天的旨意,竟蒙冤被杀。后突厥统治者得此消息后,因大敌已亡,特设宴欢庆,但又为程务挺立祠,每次出兵前都前往祭祷。

  685年(垂拱元年)春夏间,后突厥寇代州(治所在今山西省代县);第二年春二月寇昌平(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被唐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击退;同年八月又攻朔州,黑齿常之等在黄花堆(今山西省山阴县黄花梁)大破其军;冬十月,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贪功冒进,孤军深入碛北追击后突厥,全军覆没。武则天大怒,称骨咄禄为“不卒禄”。

  骨咄禄自立为可汗后,东征西讨,频繁出击。据突厥文《阙特勤碑》记载,他先后进攻过唐朝北部、九姓铁勒、三十姓鞑靼、契丹、奚等,共出征47次,其中亲自参加战斗20次,奠定了后突厥汗国的基业。693年(长寿二年)冬十一月,骨咄禄病卒。其子年幼。其弟默啜自立为可汗。

  默啜成为后突厥可汗之初,曾于693年(长寿二年)腊月进攻灵州,杀掠当地官吏和人民。在这以后,他为了巩固其篡夺的汗位,改变策略,讨好中原王朝以取得支持。

  695年(天册万岁元年)冬十月,默啜遣使请降。这时早已称为周朝皇帝的武则天非常高兴,册授他为左卫大将军、归国公。696年,契丹反叛唐朝,突厥帮助唐朝击溃契丹,武则天册立默啜为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

  697年(万岁通天二年)春三月,默啜向唐朝求丰、胜、灵、夏、朔、代六州突厥降户及单于都护府之地,以及谷种、缯帛、农器、铁等物。武则天将六州降户数千帐(户)送交默啜,并给他谷种4万斛、杂彩5万段、农具3千件、铁4万斤。后突厥国力大为增强。

  是年夏,契丹孙万荣将老弱妇女以及器仗资财留在新筑的城中,自己领精兵进攻幽州。默啜得知此消息后,发兵夺取契丹新城,俘虏了全部人口,掠夺了所有物资。当时孙万荣正与唐军对峙,军心大乱。唐将杨玄基与奚族的军队趁机前后夹击,孙万荣兵败被家奴杀死。其残余部众和奚、霫两族降于后突厥。

  698年夏六月,武则天命内侄孙淮阳王武延秀前往后突厥,准备娶默啜女为妃。八月,武延秀到达后突厥南廷(都城)黑沙城。默啜却说:“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邪!此岂天子之子乎!”他将武延秀拘留,并扬言要用武力帮助李氏恢复唐朝。接着,他发兵袭击华北河北道、河东道和关内道边境州县。武则天起先任命其内侄武重规等领兵反击默啜,但毫无成效。武则天又任命李显为河北道元帅,讨伐突厥,实际上领兵出征的是副元帅狄仁杰。默啜得知唐朝大军将出发,即将从赵州、定州掠夺的男女八九万人全部杀死,从五回道(在今河北省易县西)撤退,一路上掠夺、残杀百姓,抢劫财富、牲畜,不计其数。武则天手下的一些大将,虽拥有重兵却不敢逼近默啜。只有狄仁杰领兵10万追击,但未能追上。默啜回到漠北后拥兵40万,占地万里,西北诸民族都归附于他。因此,他很轻视中原王朝。

  699年(圣历二年),默啜任命其弟咄悉匐为左厢察,骨咄禄之子默矩为右厢察,各领兵2万多人;又任命自己的儿子匐俱为小可汗,地位在左、右两察之上,统辖处木昆等十姓部落,领兵4万多人,称拓西可汗。

  703年(长安三年)夏六月,默啜派其臣莫贺达干向武则天提出,嫁其女给皇太子之子为妻。接着又派大臣移力贪汗入朝,献马千匹及方物,以谢许婚之意。武则天在宿羽亭设盛宴款待来使,并赐予重赏。704年(长安四年)秋八月,由于双方已建立“和亲”关系,默啜放还被扣留了6年的淮阳王武延秀。

  即706年(神龙二年)冬十二月,默啜又进攻灵州鸣沙县,继进原州(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会州(治所在今甘肃省靖远县)等地,夺走陇右牧马万余匹。唐中宗取消与后突厥联姻的计划,悬赏“能斩获默啜者封国王,授诸卫大将军”。默啜杀唐行人(使者)假鸿胪臧思言。

  707年(景龙元年)冬十月,唐朝任命左屯卫大将军张仁愿(亶)为朔方道大总管,击败来犯的后突厥军。

  后突厥兴起以后,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张仁愿趁默啜西征突骑施之机,乘虚而入,夺取漠南,在黄河北筑三座受降城。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东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三城首尾相应,截断了后突厥南侵之路。又在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设置烽候1800所。从此,后突厥不能越山南下放牧,朔方不再遭其寇掠。唐朝因此减少镇兵数万人。

  711年(景云二年)春正月,默啜遣使请和,唐睿宗李旦同意。712年(先天元年)夏六月,唐左羽林大将军孙佺等在袭击奚与契丹时,被奚族大首领李大酺俘虏。李将他们送交默啜。默啜杀之。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废除与默啜的婚约。

  默啜既无法南侵,改向西域扩张。714年(开元二年)春二月,他派遣其子同俄特勤和妹夫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等进攻北庭都护府,被都护郭虔瓘打败,同俄被擒杀。闰二月,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因失去同俄特勤,不敢回去,与其妻投唐,被封为燕山郡王,授左卫员外大将军。默啜势力日衰,欲依靠唐朝的威望,以号令北方其它各民族。714年夏四月,他又向唐皇室遣使求婚,并自称“干和永清太驸马”。

  714年秋九月,葛逻禄等部首领至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降唐。十月,西突厥十姓部落胡禄屋等部一万多户到北庭都护府归降。715年(开元三年)春二月,默啜之婿“高丽莫离支高文简,与跌都督思太,吐谷浑大酋慕容道奴,郁射施大酋鹘屈颉斤、苾悉颉力,高丽大酋高拱毅”等率领1万余帐,脱离后突厥,至唐朝边境归附,被安置在黄河南面原先降唐突厥居住过的地区。同年秋,默啜进攻九姓铁勒。九姓首领思结都督磨散等降唐。

  716年(开元四年)夏六月,默啜北征九姓铁勒拔野古部,在独乐水(今蒙古国土拉河)大破该部。默啜恃胜轻归,毫无防备,途遇拔曳固溃散的战士颉质略突然从柳林中跃出,将他杀死。当时唐朝大武军子将郝灵荃出使在突厥,颉质略便和他一起将默啜的首级送至唐都城。九姓铁勒中的拔曳固、回鹘、同罗、霫、仆固五部一起归附唐朝,被安置在大武军(治所在今山西省朔县东北马邑)北。

  默啜的儿子小可汗继位,但被前可汗骨咄禄之子阙特勤杀死。默啜的诸子和亲信全部被杀。阙特勤拥立其兄左贤王默棘连为后突厥君主,是为毗伽可汗。毗伽任命阙特勤为左贤王,掌管全部兵马。

  毗伽可汗初立时,部落离散,形势困难。他任用其岳父暾欲谷为谋主。暾欲谷是后突厥旧臣,虽已七十多岁,但老谋深算,本民族人很信服他。他对毗伽可汗起了很好的辅佐作用。河曲的突厥降户跌思泰、阿悉烂等听到毗伽可汗即位的消息,纷纷返回后突厥。毗伽既得思泰等来归,力量壮大,准备南侵唐朝。暾欲谷认为应该休养几年,并且反对建立城池、寺庙等。

  720年(开元八年),唐朔方大总管王晙奏请从西面调动拔悉密部,东面调动奚、契丹两族兵,于秋季同至稽落水掩袭毗伽可汗牙帐。突厥等拔悉密孤军深入时攻击,拔悉密军被他追至北庭击溃。冬十一月,暾欲谷回军经赤亭(今新疆鄯善县东北七克腾),掠夺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的羊群和马群,并击败唐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的军队。毗伽可汗因此声威大振。

  第二年(721年)春二月,毗伽可汗遣使求和,又连年遣使向唐贡献方物,并且求婚。725年(开元十三年)夏四月,毗伽派大臣阿史德颉利发向唐朝进贡。颉利发扈从唐玄宗东巡封禅泰山。冬十二月,颉利发辞归,唐玄宗厚加赏赐,但终究没有允许与后突厥联姻。

  在这以后,毗伽可汗每年都派大臣至唐朝觐。727年(开元十五年)秋,吐蕃写信给毗伽,约他一起侵扰唐边境,毗伽不但予以拒绝,并且将吐蕃的来信送交唐朝。唐玄宗很赞许毗伽的诚意,在紫宸殿设宴款待送信来的后突厥大臣梅录啜。又允许在朔方军西受降城设立互市,每年以缣帛数十万匹与后突厥交换军马,以壮大骑兵队伍,并改良马种。从此中原的马匹更加强壮。

  731年(开元十九年)春三月,后突厥左贤王阙特勤死。唐朝派金吾将军张去逸等送唐玄宗玺诏前往吊奠。并为他立祠庙,刻石为像。唐朝派去6名绘画高手,在庙的四壁精心绘制阙特勤临阵作战的壁画。734年,后突厥大臣梅录啜下毒谋杀毗伽可汗。毗伽在毒药发作但尚未身死时,发兵杀死梅录啜及其族党。

  毗伽可汗死后,国人立其子为伊然可汗。伊然可汗曾由唐朝册封。但不久他就病死。其弟继立为苾伽骨咄禄可汗,唐朝派遣右金吾卫将军李质册封他为登利可汗。登利年幼,其母婆匐参予政事,国人不服。登利的堂叔分掌兵马,在东者称左杀,在西者称右杀。

  741年(开元二十九年),登利忌左右两杀权势过大,与母亲合谋,诱右杀至可汗牙帐,将他杀死,夺其军队。左杀判阙特勤害怕被杀,先发制人,攻杀登利可汗,立毗伽可汗之子为可汗。新可汗很快被骨咄叶护杀死,另立其弟为可汗。接着骨咄叶护又杀掉这可汗,自立为可汗。

  后突厥内乱频繁,唐玄宗命左羽林将军孙老奴招抚回鹘、葛逻禄、拔悉密等九姓铁勒部落。

  742年(天宝元年)秋八月,拔悉密、回鹘、葛逻禄三部联合攻杀骨咄叶护,推举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鹘和葛逻禄的首领分别担任左、右叶护。后突厥另立判阙特勤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并以其子葛腊哆为西杀。唐玄宗遣使劝说乌苏米施可汗内附,他不听劝告。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列重兵于碛口,进行威胁。乌苏米施害怕,口头上表示愿降,但实际上进行拖延,并不前来。王忠嗣动员拔悉密、维吾尔、葛逻禄进攻后突厥。乌苏米施逃走。王忠嗣出兵,取突厥右厢。后突厥贵族“西杀”妻子、默啜之孙勃德支特勤、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登利可汗女余烛公主、宰相康阿义屈达干以及后突厥西叶护阿布思、阿史德等部落投降于唐朝。

  744年秋八月,拔悉密攻杀乌苏米施可汗。后突厥残部立其弟鹘陇匐白眉特勤继位,是为白眉可汗。后突厥大乱。唐玄宗命朔方节度使王忠嗣乘其乱出击,破后突厥左厢阿波达干等11部。回鹘和葛逻禄一起攻杀拔悉密颉跌伊施可汗。回鹘首领骨力裴罗占领突厥故地,745年(天宝四载)正月,骨力裴罗击杀后突厥白眉可汗,送其首级至长安。后突厥毗伽可汗妻骨咄禄婆匐可敦率众归唐。

  至此,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后突厥,在唐朝和回鹘的联合攻击下,国亡。从此以后,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继之而起的是回鹘汗国。后突厥灭亡以后,突厥部分并入回鹘,部分融入唐朝 [8] ,突厥一词逐渐少见于中国史册。

  社会形态

  两极世界理论分析指出,政治形态上,匈奴、鲜卑以来内亚虽然一直在封建化,但是部落之间的独立性仍然很大,使得政治形态具有很大程度的部落民主制特征。突厥延续了这一封建化进程,尽管部落社会一定程度上仍然相对独立,但是部落之间的融合已达到相当程度,完成了内亚社会形态的半部落半封建制变革。

  经济形态上,突厥的私有化已经从鲜卑局限于的牲畜等动产扩展到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上了。牲畜、帐幕、生产工具之外为牧民所私有,在四、五世纪的高车或敕勒部落已经开始了。但是,到突厥时期连土地也开始被封建牧主所占有,尽管原始部落公社形式仍然存在。

  社会形态的变革加速了部落融合的同时,也使得内亚的东部草原和西部草原首次实现统一。六世纪以来,除匈奴外,东部草原各国不曾扩拓到西部草原,更没能把东西部草原合并为一个国家,突厥第一次将内亚东西部合并为一个国家,且时长一百年之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自公元630年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亡国以来,在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唐朝统治下的东突厥各部基本上稳定,但由于朝廷常征调他们东征西讨,蓝突厥贵族巨大的心理落差只能追忆祖先荣光。就在突厥贵族们不断滋生不满情绪的时候,唐朝却出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给突厥人的复兴带来了希望。

blob.png

  682年,突厥吐屯啜骨咄禄纠众七百反抗唐朝,建立后突厥政权,685年,攻陷漠北,此后连年侵犯武周边境,势力趋于壮大,乃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唐玄宗执政期间,在唐朝和回纥等势力的联合攻击下,后突厥灭亡。

  简介

  在唐高宗眼疾不能秉政,武则天实际统治的时期。突厥人里出了个能人,此人叫阿史那骨哚禄。骨哚禄自出生起就是唐朝军人了,他祖父曾做过云中都督舍利元英的部将。阿史那伏念在夏州被突厥贵族拥立为可汗起兵反唐时,骨哚禄兴奋地就赶紧跑去投奔。结果唐朝派出名将裴行俭镇压,软弱无能的阿史那伏念主动投降,被抓捕到长安斩于东市。骨哚禄在阿史那伏念投降后立即带着十七人出走,由于骨哚禄勇猛如狼,敌人怯懦如羊,所以他东西奔走,召集散亡,682年,突厥吐屯啜骨咄禄纠众七百反抗唐朝,占领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占领漠北的乌德鞬山(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杭爱山),重建突厥政权,即东突厥后汗国。这一年是682年,正是武则天秉政时期,也是各种疾病缠身的唐高宗死前的一年。次年进攻蔚州,击败唐军。此后连年侵犯唐朝边境,势力趋于壮大,乃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并得谋臣阿史德元珍,令之掌管兵马。骨哚禄立国后,的确如突厥碑文中说的那么艰难。他的祖先开国,对抗的是政治制度落后的柔然汗国。而他现在立国,却要对抗唐朝这样的庞然大物,还要对付铁勒诸部、黠戛斯、骨利干、鞑靼、契丹等草原民族。但很幸运的是,武则天的精力都在施展政治手腕上,而对他立国行为的应对极其滞后且轻敌。在骨哚禄立国的前几年,武则天忙于平定徐敬业复唐起兵,只能眼睁睁看着骨哚禄四处劫掠围城扩大后突厥的地盘。武则天之后更是为从儿子手里夺权大杀边将、重臣。此后,他东征契丹,北征九姓铁勒,并入犯中原,扩地甚多。唐睿宗垂拱三年(687年)阿史德元珍在漠北大败唐朝大将爨宝璧。武则天大怒,决定用女人的方式惩罚骨哚禄,于是下令改骨哚禄的译名为不卒禄。691年,骨咄禄死后,其子年幼,其弟默啜自立为为可汗。默啜即位后入寇灵州。武则天又匪夷所思地派她的情夫、白马寺的和尚薛怀义为代北道行军大总管。薛怀义与后突厥配合溜一圈大军又回去了,还升了官。

  696年,武则天派阎知微册拜默啜为迁善可汗,默啜帮助武周攻击契丹李尽忠、孙万荣,获胜。武则天再派阎知微持节册默啜为特进、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698年九月,默啜率兵侵犯河北赵州、定州,掠男女八九万,重建东到渤海,西到天山的突厥帝国。此后默啜开始用时降时叛的方式折磨武则天,默啜一表示归顺武则天就给人家封官送礼,一叛乱再烧杀抢掠,然后再归顺诓骗一些赏赐,反正武则天大概也是觉得好麻烦老娘不管了,任由其折腾。脑残的是,武则天给默啜的多次赏赐中,又一次竟然还有丰胜灵夏朔代六州的突厥百姓数千帐(估计有数万)、种子四万斛、杂彩五万段、农器三千件、铁四万斤……这不啻为惊人的资敌行为。默啜在位期间,重新征服铁勒诸部、奚、契丹、拔悉密、黠戛斯。默啜一度穿过唐朝西域地区,远征斩杀突骑施可汗、洗劫康里以立威,倘若没有北庭都护郭虔瓘将其击退,默啜重新统一东西两突厥都有可能。此时的默啜,手下控弦之士四十万,几乎是要完成突厥的中兴了。可这时候,唐玄宗即位了。

  唐玄宗想招降乌苏米施可汗,可汗不理,唐玄宗派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联合拔悉蜜、回纥、葛逻禄三部乌苏米施,击溃。744年八月,乌苏米施可汗被拔悉蜜部所杀,其弟白眉可汗即位,此时,回纥、葛逻禄共杀拔悉蜜颉跌伊施可汗。唐玄宗派王忠嗣出兵进攻突厥。745年正月,回纥怀仁可汗击突厥白眉可汗,杀之,献于唐朝长安。后突厥汗国灭亡,阿史那家族完全丧失了草原的统治。

blob.png

  建国

  679年(调露元年)冬十月,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酋长响应他们,部众共达数十万人。第二年(永隆元年)春三月,唐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裴行俭大破突厥军于黑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北),擒酋长奉职。泥熟匐可汗为其部下所杀。突厥叛军余众退守狼山(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温傅部又从夏州(治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东北白城子)迎颉利可汗族侄伏念,北渡黄河,立为可汗。

  开疆扩土

  681年(开耀元年),伏念与温傅连兵进攻原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庆州(治所在今甘肃省庆阳县)。这年秋季,伏念在唐军兵临帐前的形势逼迫下,逮捕温傅,向裴行俭投降。裴行俭答应保伏念不死,但回京后裴炎妒忌裴行俭功大,唆使唐高宗杀死伏念。裴行俭慨叹朝廷杀死降者,以后不会再有人投降,从此称病,闭门不出。唐高宗对降者不予宽容,反加杀害,为突厥上层人物的再次叛唐,埋下祸根。

  682年(永淳元年),颉利可汗族人阿史那骨咄禄又叛。他的祖父本是唐朝单于都护府云中都督舍利元英属部的酋长,世袭吐屯之职。伏念死后,他率17人出走,逐渐聚众至700人,并占领黑沙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他通过招集伏念亡散残部的办法,使部众增至5000人,并抄掠九姓铁勒大批羊马,从而势力逐渐强盛,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他任命其弟默啜为杀(即设,官名),咄悉匐为叶护。

  其时,单于都护府检校降户部落(官名)阿史德元珍因犯法被长史王本立囚禁。当骨咄禄入侵时,元珍请求由他去劝谕突厥诸部撤退,以赎自己的罪过。当他到达敌营后即向对方投降。骨咄禄任命他为阿波达干,统率全部兵马。于是骨咄禄、元珍寇并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及单于都护府(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北境,杀岚州(治所在今山西省岚县北岚城)刺史王德茂,后被唐将薛仁贵击溃。

  683年(弘道元年)春二月,后突厥先后寇定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县)、妫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鹿西南);三月,围单于都护府,杀司马张行师;夏五月寇蔚州(治所在今山西省灵丘县),杀刺史李思俭;684年(光宅元年)秋七月寇朔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朔县)。由于后突厥频繁入侵,这年九月唐朝任命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以防御突厥侵扰。但同年冬十二月,程务挺因代被囚待斩的内史裴炎申辩,违反武则天的旨意,竟蒙冤被杀。后突厥统治者得此消息后,因大敌已亡,特设宴欢庆,但又为程务挺立祠,每次出兵前都前往祭祷。

  685年(垂拱元年)春夏间,后突厥寇代州(治所在今山西省代县);第二年春二月寇昌平(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被唐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击退;同年八月又攻朔州,黑齿常之等在黄花堆(今山西省山阴县黄花梁)大破其军;冬十月,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贪功冒进,孤军深入碛北追击后突厥,全军覆没。武则天大怒,称骨咄禄为“不卒禄”。

  骨咄禄自立为可汗后,东征西讨,频繁出击。据突厥文《阙特勤碑》记载,他先后进攻过唐朝北部、九姓铁勒、三十姓鞑靼、契丹、奚等,共出征47次,其中亲自参加战斗20次,奠定了后突厥汗国的基业。693年(长寿二年)冬十一月,骨咄禄病卒。其子年幼。其弟默啜自立为可汗。

  与唐和好

  707年(景龙元年)冬十月,唐朝任命左屯卫大将军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击败来犯的后突厥军。过去,朔方军与突厥以黄河为界。张仁愿趁默啜西征突骑施之机,乘虚而入,夺取漠南,在黄河北筑三座受降城。中受降城在令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东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三城首尾相应,截断了后突厥南侵之路。又在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设置烽候1800所。从此,后突厥不能越山南下放牧,朔方不再遭其寇掠。唐朝因此减少镇兵数万人。

  711年(景云二年)春正月,默啜遣使请和,唐睿宗李旦同意。三月,唐以宋王成器之女为金山公主,许嫁默啜。冬十月,唐御史中丞和逢尧出使后突厥,劝说默啜穿戴唐朝服饰。于是默啜“襆头,衣紫衫,南向再拜,称臣”;并派遣其子杨我支持勤及该国宰相等随和逢尧朝觐唐睿宗。唐帝授予杨我支右骁卫员外大将军官衔。712年(先天元年)夏六月,唐左羽林大将军孙佺等在袭击奚与契丹时,被奚族大首领李大酺俘虏。李将他们送交默啜。默啜杀之。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废除与默啜的婚约。

  默啜既无法南侵,改向西域扩张。714年(开元二年)春二月,他派遣其子同俄特勤和妹夫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等进攻北庭都护府,被都护郭虔瓘打败。同俄被擒杀。后突厥曾表示愿意付出军中全部衣资器仗赎取同俄,及知其已被杀,三军痛哭而撤退。闰二月,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因失去同俄特勤,不敢回去,与其妻投唐,被封为燕山郡王,授左卫员外大将军。

  默啜势力日衰,欲依靠唐朝的威望,以号令北方其它各民族。

  714年夏四月,他又向唐皇室遣使求婚,并自称“乾和永清太驸马”。

  默啜年老以后,更加昏庸暴虐,属部纷纷离散。

  714年秋九月,葛逻禄等部首领至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降唐。十月,原西突厥十姓部落胡禄屋等部至北庭都护府归降。降唐的十姓部落前后共1万多帐(户)。

  715年(开元三年)春二月,默啜之婿“高丽莫离支高文简,与跌都督思太,吐谷浑大酋慕容道奴,郁射施大酋鹘屈颉斤、苾悉颉力,高丽大酋高拱毅”等率领1万余帐,脱离后突厥,至唐朝边境归附,被安置在黄河南面原先降唐突厥居住过的地区。高文简被封为辽西郡王,其余首领封郡公。

  同年秋,默啜进攻九姓铁勒。九姓首领思结都督磨散等降唐。

  716年(开元四年)夏六月,默啜北征九姓铁勒拔曳固(拔野古)部,在独乐水(今蒙古国土拉河)大破该部。默啜恃胜轻归,毫无防备,途遇拔曳固溃散的战士颉质略突然从柳林中跃出,将他杀死。当时唐朝大武军子将郝灵荃出使在突厥,颉质略便和他一起将默啜的首级送至唐都城。九姓铁勒中的拔曳固、回纥、同罗、霫、仆固五部一起归附唐朝,被安置在大武军(治所在今山西省朔县东北马邑)北。

  默啜的儿子小可汗继位,但被前可汗骨咄禄之子阙特勤杀死。默啜的诸子和亲信全部被杀。阙特勤拥立其兄左贤王默棘连为后突厥君主,是为毗伽可汗。毗伽任命阙特勤为左贤王,掌管全部兵马。

  毗伽可汗初立时,许多属部已经离散,留下的也不稳定,形势很困难。他任用其岳父暾欲谷为谋主。暾欲谷是后突厥旧臣,虽已七十多岁,但老谋深算,本民族人很信服他。他对毗伽可汗起了很好的辅佐作用。河曲的突厥降户跌思泰、阿悉烂等听到毗伽可汗即位的消息,纷纷返回后突厥。毗伽既得思泰等来归,力量壮大,准备南侵唐朝。暾欲谷认为:“唐主英武,民和年丰,未有间隙,不可动也。我众新集,力尚疲羸,且当息养数年,始可观变而举。”毗伽又想筑城,并立佛寺道观。暾欲谷告诉他:突厥人口只及唐朝人口的百分之一,所以能与唐为敌,正在于游牧生活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又从事射猎,人人习武,力量强的时候进兵抄掠,弱则窜伏山林,唐朝的军队虽然多,也奈何我们不得。如果筑城居住,一旦失利,必遭围歼。释、道两教劝导人们仁慈柔弱,不是用武争胜之道,不可推崇。 暾欲谷准确地分析客观形势,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制定自己的战略战术,深得毗伽可汗赞许。

  720年(开元八年),唐朔方大总管王晙奏请从西面调动拔悉密部,东面调动奚、契丹两族兵,于秋季同至稽落水掩袭毗伽可汗牙帐。毗伽闻讯大惧。暾欲谷认为不必害怕:拔悉密在西域北庭(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与突厥东面的奚、契丹相隔非常遥远,双方无法配合。由于唐朝将领之间的内部不和,王晙自己也不敢出兵。等拔悉密孤军深入时,可以很容易地打败他们。后来事情的发展不出暾欲谷所料,拔悉密军被他追至北庭击溃。冬十一月,暾欲谷回军经赤亭(今新疆鄯善县东北七克腾),掠夺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省武威县)的羊群和马群,并击败唐河西节度使杨敬述的军队。毗伽可汗因此声威大振。

  第二年(721年)春二月,毗伽可汗遣使求和,“请父事天子”。又连年遣使向唐贡献方物,求婚。

  725年(开元十三年)夏四月,毗伽派大臣阿史德颉利发向唐朝进贡。颉利发扈从唐玄宗东巡封禅泰山。冬十二月,颉利发辞归,唐玄宗厚加赏赐,但终究没有允许与后突厥联姻。

  在这以后,毗伽可汗每年都派大臣至唐朝觐。

  727年(开元十五年)秋,吐蕃写信给毗伽,约他一起侵扰唐边境,毗伽不但予以拒绝,并且将吐蕃的来信送交唐朝。唐玄宗很赞许毗伽的诚意,在紫宸殿设宴款待送信来的后突厥大臣梅录啜。又允许在朔方军西受降城设立互市,每年以缣帛数十万匹与后突厥交换军马,以壮大骑兵队伍,并改良马种。从此中原的马匹更加强壮。

  731年(开元十九年)春三月,后突厥左贤王阙特勤死。唐朝派金吾将军张去逸等送唐玄宗玺诏前往吊奠。并为他立祠庙,刻石为像。唐朝派去6名绘画高手,在庙的四壁精心绘制阙特勤临阵作战的壁画。这在突厥国中是从未有过的绘画艺术作品。最有历史价值的是,732年(开元二十年)立的《故阙特勤之碑》,其汉文碑铭由唐玄宗“御制御书”。碑上还刻有古突厥文字的铭文。这大理石碑分为大小2块,至今仍矗立在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和硕柴达木地方,是研究突厥史的重要材料。

  734年(开元二十二年),后突厥大臣梅录啜下毒谋杀毗伽可汗。毗伽在毒药发作但尚未身死时,发兵杀死梅录啜及其族党。毗伽死后,唐玄宗派宗正卿李佺前往吊奠,并为立庙和碑,命史官起居舍人李融撰写碑文。此大理石碑立于735年,也刻有汉文与古突厥文两种铭文,和《故阙特勤之碑》树立在同一地方。

  毗伽可汗死后,国人立其子为伊然可汗。伊然可汗曾由唐朝册封。但不久他就病死。其弟继立为苾伽骨咄禄可汗,唐朝派遣右金吾卫将军李质册封他为登利可汗。登利年幼,其母婆匐参予政事,国人不服。登利的堂叔分掌兵马,在东者称左杀,在西者称右杀。

blob.png

  灭亡

  741年(开元二十九年),登利忌左右两杀权势过大,与母亲合谋,诱右杀至可汗牙帐,将他杀死,夺其军队。左杀判阙特勤害怕被杀,先发制人,攻杀登利可汗,立毗伽可汗之子为可汗。新可汗很快被骨咄叶护杀死,另立其弟为可汗。接着骨咄叶护又杀掉这可汗,自立为可汗。后突厥内乱频繁。唐玄宗命左羽林将军孙老奴招抚回纥、葛逻禄、拔悉密等九姓铁勒部落。

  742年(天宝元年)秋八月,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联合攻杀骨咄叶护,推举拔悉密酋长为颉跌伊施可汗,回纥和葛逻禄的首领分别担任左、右叶护。后突厥另立判阙特勤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并以其子葛腊哆为西杀。唐玄宗遣使劝说乌苏米施可汗内附,他不听劝告。朔方节度使王忠嗣列重兵于碛口,进行威胁。乌苏米施害怕,口头上表示愿降,但实际上进行拖延,并不前来。王忠嗣动员拔悉密、回纥、葛逻禄进攻后突厥。乌苏米施逃走。王忠嗣出兵,取突厥右厢。后突厥西叶护阿布思、西杀葛腊哆、默啜之孙勃德支、伊然可汗小妻余塞匐、毗伽可汗女大洛公主、登利可汗女余烛公主等率领部众千余帐,先后降唐。九月,唐玄宗登花萼楼欢宴来归的后突厥诸首领,并分发给他们很多赏赐。

  744年(天室三载)秋八月,拔悉密攻杀乌苏米施可汗。后突厥残部立其弟鹘陇匐白眉特勤继位,是为白眉可汗。后突厥大乱。唐玄宗命朔方节度使王忠嗣乘其乱出击,破后突厥左厢阿波达干等11部。回纥和葛逻禄一起攻杀拔悉密颉跌伊施可汗。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南下占领突厥故地。

  745年(天宝四载)正月,骨力裴罗击杀后突厥白眉可汗,送其首级至唐京。后突厥毗伽可汗妻骨咄禄婆匐可敦率众归唐。唐玄宗封她为宾国夫人,每年供给她“粉直”20万。

  至此,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后突厥,在唐朝和九姓铁勒回纥等部的联合攻击下,国亡。从此以后,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继之而起的是回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682年,突厥吐屯啜骨咄禄纠众七百反抗唐朝,建立后突厥政权,685年,攻陷漠北,此后连年侵犯武周边境,势力趋于壮大,乃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唐玄宗执政期间,在唐朝和回纥等势力的联合攻击下,后突厥灭亡。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