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苴国

  苴国(Chá Guó)或(Ju Guó,为广元本地读音,“苴”为多音字), 东周时期西部地区古国名。苴国,都城在吐费城(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是东周战国时期开明氏蜀国的分封国,第一代君主是蜀王杜尚(开明氏九世)的王弟杜葭萌。所以也称葭萌国。从开明十一世起,苴国与巴国友好,时常与巴国联合抗蜀。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司马错先后灭掉蜀、苴、巴三国。苴国共存在56年。

  苴国(Chá Guó)或(Ju Guó,为广元本地读音,“苴”为多音字), 东周时期西部地区古国名。

  苴国,都城在吐费城(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是东周战国时期开明氏蜀国的分封国,第一代君主是蜀王杜尚(开明氏九世)的王弟杜葭萌。所以也称葭萌国。

  从开明十一世起,苴国与巴国友好,时常与巴国联合抗蜀。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司马错先后灭掉蜀、苴、巴三国。苴国共存在56年。

  基本信息

  苴国(Chá Guó)或(Ju Guó,为广元本地读音), 东周时期西部地区古国名。

  苴国,都城在吐费城(今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是东周战国时期开明氏蜀国的分封国,却后期与巴国友好,时常与巴国联合抗蜀。

image.png

  起于春秋

  东周春秋时期——

  周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蜀王杜尚(开明氏九世)派大军灭昔阝、平周二国,蜀王杜尚封其弟杜葭萌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国都位于今昭化区石盘村,辖管原昔阝、平周二国领地,即沔中(汉水上游)与葭萌地),宣布苴国成立。

  东周战国时期——

  苴国对内积极发展生产,对外示好当时强盛的秦国和巴国,时常与巴国联合抗蜀,而渐成为西南地区的一个与当时开明氏蜀国、巴国齐名的强国。领土也有所扩张,辖管范围大致今四川绵阳的梓潼县、广元的剑阁县、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甘肃陇南的康县、陕西汉中的宁强县、略阳县、南郑县。

  灭国于秦

  战国时期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蜀国击退巴国来犯军队,得势的蜀王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蜀王杜芦(开明氏十二世)令“五丁力士”限期开凿蜀国至苴国的石牛道,以便快速出兵打击越来越不听话的苴国。

  苴侯求救于秦,蜀王杜芦也派使者与秦结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诈的秦惠王嬴驷收了二国的礼物后,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今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废,蜀太子逃到彭乡(今彭州)被捉。《本蜀论》记载惠文王用计灭古蜀:“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路),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蜀)道。秦使张仪、司马错寻路灭蜀,因曰石牛道。”秦惠王任蜀太子为蜀侯,张若为蜀相,置蜀郡。宣告蜀、苴二国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地理名称

  苴国路

  现今在广元市辖利州区仍然保留着一条对苴国的记忆,它就是位于利州区东坝片区,全长约2.4公里的苴国路。或许是后人对于历史的怀念吧?不过,由于‘苴’字用的少,加之年代久远,苴国(Chá Guó)的本音已被后人读作苴(jū)国路了。

  2009年,这条路建成了广元的桂花大道。五百余株桂花映道,两千多年历史悠长。

  苴国广场

  位于苴国路附近。

  苴国后人

  苴国之地,自秦、汉可考盛产茶叶。国人在国灭后,不堪秦法的南下逃亡者有以“葭萌”、“苴”(后改为”茶“)为姓氏者,特别是在由古羌族演化出的彝族人中,茶姓更是为多。如明、清时期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的茶氏,即系该支彝族茶姓人。

  氐族人则往西北迁移,如今的白马藏族实则氐族直属后裔,聚居地点正好符合。

  本是人数最多的蜀族人没有记录,由于元初和清初的两次四川大屠城,四川土著族人已很少。

image.png

  蜀苴两国的恩怨

  有些历史作品因为年代间隔的原因记载不一定准确,因为有些史料都不一定是当时记录下来的,因此我们总会发现存在矛盾。有少数史料记载苴(Chá)人是巴人的一支,这不准确,因为我们知道苴国跟蜀国更有渊源,大部分史料都记载苴国是开明氏蜀王杜尚封其弟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由此苴国君主也姓杜,对蜀国称臣,为苴侯。后来蜀苴关系恶化也未曾称王,所以说苴人是巴人的一支,这不准确。

  蜀国扶持起的苴国

  蜀王杜尚(开明九世)可以说是一位在古蜀国历史上蛮有作为的君王,他看到巴国忙于攻打南方小国,于是果断派兵在很短的时间内灭亡昔阝、平周二国,控制了四川北部地区,遏制了东部日益强大的巴国向西扩张。自古以来占据水源就算是占据天时,川甘陕交界一带是水源充沛之地,地缘上北接秦国、东可抵达庸国,南邻巴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商业及军事要地,因此他攻占此地对蜀国来说是英明的。

  公元前611年,楚与秦、巴三国联军大举破庸,庸国遂为三国所灭。此后,秦蜀在南郑展开长期争夺。对蜀国来说,如何既守住领地,又不枉费军力开支,且避免与愈加强盛的秦国碰面,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东方诸国就因连年的混战才日渐国力衰弱的。因此杜尚决定封其弟杜葭萌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这样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蜀王打下的土地有汉中(《华阳国志·蜀志》载:“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音四,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又载:“周显王二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封其弟为汉中侯是想把弟的视线引到汉中方向不窥唾自己蜀国王位,也是想鼓舞王弟去守住汉中褒地。

  杜葭萌被封的领地上,有很大一部分是原住民氐族和羌族,因为挨着强大的巴国和秦国,也有部分巴人、秦人。因此这么多样的民族结构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正是蜀王杜尚分封其弟代管苴国,而不自己直接兼并的真正原因。就在苴国建立次年,为方便与藩属国苴国的联系,蜀国从郫邑(即今天的郫都区)迁都成都。

  蜀王兄的账,苴侯弟是明白的,但还是很荣耀。在当时有自己的一块国土,苴侯还是很高兴赴任的。而且不负所望,领土有所扩张,到开明十一世时,苴国辖管范围大致今四川绵阳的梓潼县、广元的剑阁县、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甘肃陇南的康县、陕西汉中的宁强县、略阳县、南郑县等。

  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秦灭蜀及苴、巴国,褒汉之地尽归秦。

  苴国挑战宗主蜀国

  问题出在开明十一世时,时任苴侯要求被纳的贡和税日益频繁,苴侯觉得做的这汉中侯窝囊,于是在巴国的拉拢下多次联合抗蜀,交到蜀国的贡和税也少了,这下子惹恼了蜀国,但碍于苴国存在的重要性,以及苴侯是同宗族人,蜀王十一世只是派人回应了句“往后若有秦兵至,自退之”(就是说“以后要是有秦军来攻打苴国,你自己想法子退兵”)。自此,苴侯一度中断了与同宗蜀国的来往。

  到蜀王杜芦(开明十二世)时,巴国被庸国的侵略弄得很头疼,于是把移居目标定在了西邻的蜀国,蜀巴两国的交战很频繁,蜀国由于开明十一世起国力渐衰,十二世蜀王杜芦准备集中力量打败巴国以振奋蜀国人心,于是有了巴蜀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苴国在这次战役中依然是靠向巴国一边,不过为了不与蜀国撕破脸皮,只派了一队为巴国引路的士兵。蜀王杜芦早得到苴巴合流的消息,于是秘密差由蜀军差老弱兵做诱饵,引巴军主力深入,然后顷巢围剿,战役以蜀大获全胜,斩敌大将告终。

image.png

  秦国张仪的石牛计

  秦惠王垂涎蜀国富饶,欲派兵攻打,但秦将对蜀地道路不甚了解,张仪出谋制作五头石牛,将黄金镶在牛尾下,由其子张若护送给苴国,苴侯高兴的承诺愿助秦国借道伐蜀,张若又到苴蜀边界向人们大肆宣传说”秦惠王愿与苴国结秦晋之好,送给苴国了五头石牛。这可不是一般的石牛,这是秦国才有的石料做的,而且石牛还有灵性,晚上会偷偷的吃草,吃饱了也会拉屎,但它们拉的屎是黄金“。

  蜀王杜芦是一位在年轻气盛的君王,但有时候气盛太过了也未免是好事,击退巴国来犯军队的他,决定伐苴另立新苴侯,他忘了上几辈为什么要建苴国,他更忘了上一辈为什么对苴侯忍气不发,他没有思考,或许没想去思考,也没想听廷上百官对他的进谏,他令五组劳工限期开凿蜀国至苴国的道路,以便快速出兵打击越来越不听话的苴国,另外要夺来秦惠王送给苴侯的五头能拉黄金屎的石牛。

  苴国连累了蜀与巴

  张若在苴国关注着蜀国至苴国的道路修拓进展,终于等到蜀王杜芦亲自率兵,令“五丁力士”(即五组劳工)引路攻打苴国,这条路就是后来的蜀道。苴侯急忙请张若回秦国求秦王出兵援救。蜀王杜芦也派使者与秦结盟。但狡诈的秦惠王嬴驷还是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攻打蜀国。苴侯为表诚意大开城门,秦兵蜂拥而入走石牛道(今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废,蜀太子逃到彭乡(今彭州)被捉。

  蜀、苴二国同年灭亡。苴侯或许不记得春秋时期“假道伐虢“的故事了。

  就这样,刚吃了蜀国败仗而元气未复的巴国被秦军势力包围,秦惠王嬴驷采纳司马错“先灭蜀,继灭楚,而得天下”的建议,同年时隔两月后灭亡巴国。之后屯兵江州城(今重庆),一步步向东蚕食楚国。由此我们也大概可看出中原六国为何全被灭国的原因了。

  正如所言,多年后中原六国也是这样相互残杀共同衰弱,秦国独做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这个苴字看着简单,其实好复杂,读音多,解释也多,作为古国名,官方注音为cha,读作“茶”音,但广元人都读作ju,“举”音,至于为什么,无人知道,一直以来就是这么读的。

  其实以前在广元是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字的,直到2009年在东坝片区修了一条路,取名为苴国路,广元人才知道,原来广元以前叫苴国,至于其它,一切茫然中。

  对于四川境内的古国,总觉得深不可测,以前读李白的《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作为四川人的李白在唐时就已感到弄不清头绪了,何况现在的我们,但身在广元,且喜欢历史,弄不清楚这个问题,总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吧,万一有人问起而答不出个所以然,岂不羞愧。

  这苴国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是当时周王朝分封的一百多个诸侯国之一,准确说来应该是诸侯国再下面的小国,它是公元前368年,由当时的蜀王杜尚封其弟杜葭萌为汉中侯所置的藩属国,国都土费城,故址位于现在的广元市昭化区石盘村。所以,苴国也被称为葭萌国。

  及至战国时期,苴国对内积极发展生产,对外示好当时强盛的秦国和巴国,时常与巴国联合抗蜀,而渐成为西南地区的一个与当时开明氏蜀国、巴国齐名的强国。领土也有所扩张,辖管范围大致今四川绵阳的梓潼县、广元的剑阁县、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甘肃陇南的康县、陕西汉中的宁强县、略阳县。

image.png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它本是蜀国的属国,怎么会同那隔得那么远的巴国联合起来抗击蜀国呢?

  原来,苴国渐渐的强大后,对其宗主国的蜀国就有点不太服贴了,这便引起了蜀王的不满,苴国为了自保,便决定联合巴国以抵抗蜀国,到了公元前316年,蜀王杜芦在击退巴国来犯军队后,就决定趁势伐苴,另立新苴侯。

  于是悲催的一幕出现了,苴国危机,便求助于西面的秦国,而蜀王杜芦也派使者与秦结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其攻苴。但狡猾的秦惠王嬴驷收了二国的礼物后,听从了大将司马错的建议,让其率领张仪、张若带兵,以帮苴抗蜀的名义,走石牛道,经剑阁,灭蜀吞苴。后又灭了巴国,任命张若为蜀相,置蜀郡。从而宣告了蜀、巴、苴三国的灭亡。

  算来这苴国从建国到灭亡,总共仅存在56年。苴国人被灭国后,由于不堪秦人的苛法,纷纷出逃,苴国这个地方的原住民其实多为氐族和羌族,当然也混杂着一些秦人和巴人,其中的氐族人则往西北迁移,后来演化为诸如白马藏族一类的少数民族;而羌族人则南下逃亡,他们一般是以"葭萌"或"苴"为姓氏,后直接改为"茶"姓,因为苴国这地方,一直就盛产茶叶,特别是在由古羌族演化出的彝族人中,茶姓更是为多。如明、清时期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的茶氏,即系该支彝族茶姓人。

image.png

  在苴国建国前,这儿有着昔阝(ji音为及)和平周两个小国,嘉陵江、白龙江汇聚于此,因占据这水源充沛的现川甘陕交界之地,自古便是宜人居住的好地方,大约在周武王时,氐族先民便在广元境内立国了,昔阝国辖管范围大约今绵阳的梓潼县、广元的剑阁县、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平周国管辖今广元的旺苍县、苍溪县的大部地区,但这时的所谓“国”,应该是那种“方国”,也就是那种所谓的氏族部落国家。

  当杜尚封其弟弟杜葭萌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时,其实真正的目的是让其取汉中地,也是让蜀国同强大的秦国之间,有一个缓冲地带。这杜葭萌还真没让他失望,经过不断的努力,还真为他开拓出一大块附属的国土。

  但是,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正是这后来的苴候对被蜀国要求的贡税大为不满,越来越不听话,最后竟然发展到在巴国的拉拢下,多次苴巴合流,联合抗蜀,终于使得这蜀王杜芦下决心要以武力更换苴侯。而苴国在求救于秦国时,面对秦国的虎狼之师,大开城门以示诚意,于是,最终让秦国钻了空子,任其过境去灭蜀,结果,还没等其去灭蜀,这苴国便不存在了,蜀苴两国同年亡国。大概这苴侯当时不知道那“假道伐虢”的故事吧,如果知道的话,岂不肠子都要悔青了。

  所以,巴、蜀的被灭国,广元人民是要负责任的哈,不过反过来说,广元人民也为大秦帝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哈哈,开个玩笑,好在那时土著的广元人能繁衍至今的,怕是没有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樗里疾于中原捷报频传时,秦国南面的蜀国和苴国,却掐了起来。蜀国咱们之前曾经介绍过了,那这个苴国又是个什么国家呢?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苴国曾经是蜀国的一个分封国,可是若干年以后,这个分封国却和蜀国玩儿起了独立,并且勾结常年和蜀国摩擦不断的巴国一起进攻蜀国。这不,正当樗里疾横扫三晋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又掐起来了。蜀国为了彻底消灭苴国,便派遣使者进入咸阳请求秦惠文王的援助,而苴国国君也不甘落后,同样派遣使者前去咸阳请求救援。蜀国许给秦惠文王的好处是无数的金银财宝,而苴国许给秦惠文王的好处则是整个蜀地。

  所以,孰轻孰重是个明白人儿便能分得清,蜀国可算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麻烦。可是现在有一个难题摆在了秦惠文王的面前,那便是究竟应该去攻占蜀国还是继续攻打东面的韩国。因为樗里疾方面在中原打的很顺,如果继续攻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会一举拿下韩国。而蜀地虽大,但太过贫瘠(当时的巴蜀之地可不像现在的四川那么富有,那是相当相当穷),拿下来也未必会有什么实际的好处,所以,拿不定主意的秦惠文王汇集群臣于王宫,一起商议对策。在会议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张仪为首的官员(绝大多数),他们都赞成继续攻打韩国。而另一派则是以司马错为首的官员(很少一部分),他们赞成先拿下蜀国,之后再进攻中原。

image.png

  张仪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了,那这个司马错又是个什么人物呢?他凭什么和张仪这样的政治大拿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呢?司马错,乃是史学家司马迁的八世祖,秦国少梁人,因为生在少梁(秦魏边境线),所以从小便和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司马错是个战争大师,其才能一点儿都不弱于樗里疾,甚至还要强于后者,要不是因为他太过于年少(生卒年不详,可是司马错一共辅佐了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的国君,所以现在的他一定是相当年轻的),函谷关之战的统帅就不一定是樗里疾了。这两派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谁都不让着谁,张仪大声的说道:"我们秦国的战略路线早已经确定完毕!

  那便是灭掉韩国,打通三川,之后以韩国为根据地,进军二周,声讨周君,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的灭掉楚国魏国,到时候天下还有谁能阻挡咱们秦国统一的步伐?这正是称霸天下真正该做的事情啊,那蜀国是个神马东西?充其量就是个蛮子国家,是戎狄的同类,攻打蜀国,既劳民又损军,最后还得不到什么实际的利益,正所谓"争名要到朝廷,争利应去市集。"而现在的三川和周王室就相当于市集和朝廷,这么好的地方不去争取,反倒要去夺取蜀地这样落后的地区,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张仪话音刚落,司马错却说道:"张大人此言差矣(张仪从魏国回来以后还没有被恢复为丞相)!

image.png

  我听说,想要使自己的国家富强,那便一定要扩充它的领土,而想要军队强大的人,就必须先使百姓富足,想要真正的统一天下,就必须要将他的政策惠及天下,只有这三个条件具备之后才能真正的统一天下。恕微臣直言,如果以统一天下为目标的话,咱们秦国现在的国土面积还是太小了,百姓过得也并不是那么富足,所以我希望先从容易的开始做起。没错,蜀国是偏远国家,可此地尚未被开发,潜力无穷,值得我们拿下来,并且现在蜀地的国君昏庸,政策不明,局势混乱动荡,实是下手的最佳时机,拿下蜀国以后,既能够扩张我们秦国的地盘,还能够对蜀国大改造,进而创造无限的财富,到时候还有谁能是咱们秦国的对手?

  可如果现在灭掉韩国,劫持周天子,咱们秦国百分之百会成为天下诸侯的眼中钉肉中刺,到时候被天下诸侯圈儿踢,咱们秦国拿什么来抗?可如果拿下蜀国以后再行此计策的话,咱们就有了底气,有了和天下诸侯一拼的底气,所以,臣不惜余力的劝谏主公先攻蜀国"。秦惠文王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听取了司马错的建议,撤回了樗里疾的主力部队,转而进攻蜀地。然而,就在樗里疾的部队撤退以后,齐宣王趁火打劫,派遣大军进攻魏国,企图趁着三晋疲软之际扩充自己在西南的地盘,同时也是为了向世人炫耀,我们齐国才是天下第一强国,秦国能够击败三晋联军,我们齐国一样可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遣司马错先后灭掉蜀、苴、巴三国。苴国共存在56年。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