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壤之战

  平壤之战以明军的大胜告捷, 三都之一光复。 等日军再次有机会踏进 平壤, 已是整整300年后的事了。此役日本第一军团受到重创,黄海道、开城、咸镜道等地的日军相继撤往汉城,朝鲜的半壁河山因为此役的胜利而迅速光复,日军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帝国的战略设想完全失败。

  朝鲜使我们中国的邻国,而最近朝韩的关系变化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朝鲜与美国韩国都是死对头,但对于我们中国一向和善,或许是邻国的原因,又或是其他的原因,朝鲜其实在明朝的时候还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当时日本想扩张,于是把魔爪伸向朝鲜,当时的中国国力鼎盛,自称天朝上国,每次其他国家拜访都会给使者很多财宝,而今小小的日本竟然入侵受自己庇护国家,岂能容忍,于是便派去2000余士兵去探明下情况,也让小日本见识下大明朝的威严,不过人家日本可不管这些,二话不说来个伏击歼灭了这些军队。

image.png

  消息传回朝鲜,引起了轰动,日本竟然连明朝的士兵都敢杀光,不九意味着日本向明朝开战,自己又在他们两之间,打起仗来朝鲜自己肯定损失更多,所以得想一个计划来阻止日本的侵犯,于是便向明朝要求向日本开战,以来祭奠明朝死去的2000士兵,要去明朝派大军来帮忙。

  2000士兵被灭亡的这事还没平息,又传来一个人的狂妄言论,说在琉球那边的菲律宾这个岛国不但不向实力强大的明朝进贡,而是向日本进贡,还向日本俯首称臣,这些传到明朝皇帝耳里,皇帝非常愤怒,于是派了宋应昌出兵去讨伐日本。

  而当朝的皇帝也不是傻子,他清楚,日本之所以这么狂妄肯定是有原因的,也根据自己的调查,日本肯定有什么手段才敢于自己抗争,于是命出战的士兵带上最好的装备,也就是当时明朝时期伟大的发明之一“火统”。于是一行大军浩浩荡荡就出发了。

image.png

  而日本也知道明朝这边的动态,早早就驻扎来了一支精悦的部队在明军的必经之路,而后这里就发生了一场现代意义的具有现代战争特点的战争,史称“平壤之战”。但是日本还不知道明朝已经会用火药来攻击人了,就拿着冷兵器往前冲,而明朝军虽然有装备优势,但介于上次2000士兵灭亡 教训,不敢轻敌,采取战术,把日军打的节节败退。

  据当时的文案记载,日本兵看到火统就非常的害怕,不敢向前冲,连自己的将军也躲起来了,而明朝军队也不怕敌人的刀枪,勇往直前,有个叫李如胜的人,他是这场战争的统领,他弟弟虽然头壳不小心中枪,但也不畏惧冲上去,赢得了很多日本人的尊重。

  后来几个回合下来,日本军被打的七七八八了,李如松名声大噪,很多日本人听到这个名字都会不自觉的发抖你,于是李如松趁此机会,夺下了平壤城,帮朝鲜夺回了地盘。

image.png

  除了这次“平壤之战”,还有接下的一场战役是把的日本落花流水的,就是但是我们只有3000人,就是我们的侦察兵,而半路给日本人发现包围了起来,而我们的明军一点都不畏惧,直接冲向敌方阵营厮杀起来。不一会竟然把日本敌军打乱了,还砍首了几百人。但是敌军可是有36000人。

  但是36000的日本兵可是有很先进 武器,是属于敌军的主力部队,这下一下子就跟我们侦查部队干起来,而且我们还占了优势,可见我们明朝当时的国力是多么的强盛。

image.png

  其实当时也是日本人太过轻敌,以为3000人不足一提,没想到是碰到板子上了,让日军损伤了很多人,而我们3000人的军队还是在人数上有很大缺陷,很快借给日军采取消耗战打剩几百人了,但日军看到我们的军队还很英勇做战,旗帜都不倒,就非常的敬佩我们。而后李如胜也为这三千士兵报了仇,把日本侵略的美梦给打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平壤围城之战,充分展现了火器在战场上的优势,日军凭借火枪打败了朝鲜,而明军又通过火炮完全碾压日本的火枪,赢得了战争最后的胜利。

  明帝国疆域辽阔,眼界宽广。不缺训练有素的弓箭手,以及当时科技的发展,选择的大炮是历史必然。日本地狭人稠,士兵缺乏训练,资源短缺等原因,进而选择了火枪,这都是当时国情决定的。

image.png

  公元16世纪后期,日本各地的割据势力陆续臣服于丰臣秀吉,全国获得了统一。美国一位战略家曾经说过:“日本这个民族所有的想象力都来自于对大陆的渴望”,统一日本显然不是丰臣秀吉的征战的终点。他的目标是通过朝鲜征服中国,甚至坐镇宁波征服天竺。1591年丰臣秀吉出动大军进攻朝鲜,出动的日本军队大部分都是步兵,装备有日本刀、长矛和火绳枪(日本称为铁炮)。早在1543年,日军就引进了葡萄牙的火枪,最初日本只是从欧洲人手中购买火枪,但随后日本人就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始自己制造甚至改造火枪,其火枪性能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时朝鲜的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丞相)柳成龙评价日本火枪:“其致远之力,命中之巧,倍于(朝鲜)弓矢……来如风雷,其不能当必矣”。1593年2月8日,明朝大军围攻日军占领的平壤城,日军在城墙上做了很多射击孔,发挥自己火枪的威力,明军第一次攻城伤亡很大。但很快,明军重炮部队来了,史书记载明军用将军炮(120 门)与虎蹲炮(20门)等火炮猛轰平壤城。

image.png

  根据史料记载,明军将军炮“一发决血衢三里,草枯数年”,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能从中体会到明军重炮的威力。“顷刻间爆炸声震天,焰烟蔽空,……日方粮库,弹药库悉中炮燃烧,兵营工事相继被毁”铁炮在真正的大炮面前犹如螳臂当车,不堪一击

  很快明军就攻入了平壤,明军和日军开始了惨烈的巷战

  此时日军火枪威力小的弱点暴露了出来。明军副将李如柏头盔被日军火枪击中,但是因为“盔中棉厚”,李如柏只受了点小伤,蓟镇参将吴惟忠则是胸口中弹,但仍能“犹奋呼督战”,战后吴惟忠升任任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image.png

  明朝的枪客观讲,是比同时代西方要落后的,也逊色于小日本;但明朝的大口径炮属于世界一流水平,虽说也是仿制的。只不过到了清朝 统治者重视骑射,刀枪弓矢等仍然是用兵作战中的主要武器。同时,火枪火炮也在统一中国、平定叛乱和巩固边防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清代前期,火器制造技术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如康熙年间在宫内造办处、景山和铁匠营设立炮厂,所制枪炮专供皇室和满八旗之用,还专门建立了装备鸟枪、火炮的火器营,按理说清朝并没有忘记发展军事力量,为什么还是败给了洋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李如松采用三面围攻,东面设伏的作战部署攻城。初八拂晓,乔装朝军助攻城南门的副将祖承训部卸装露明军衣甲,日军大惊,急速调兵堵截。主攻城西门的副将杨元、李如柏乘机攻入西门。激战至中午,三面城破,小西行长率残部连夜过大同江东逃,沿途又遭联军伏兵击杀。此战毙日军万余人,迫使日军退缩东南沿海一隅,从而扭转了朝鲜战局。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