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金战争

 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以杀岳飞,并剥夺刘锜、韩世忠、杨沂中、张俊军权为代价签订了极有争议的《绍兴和议》,迎回赵构生母韦氏。从此到1161年海陵王完颜亮伐宋,宋金不再有大战。

  宋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因为十二道金牌的命令让许多人为岳飞感到惋惜,宋金之间的战争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战争,然而由于女真人的贪婪欲望导致了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并改变了日后东亚的政治格局,应该说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战争。  

宋金作战图

  宋金作战图

  金朝灭辽后南侵

  宋金之间的战争其实就是金朝在灭亡辽朝以后继续进行的南侵战争,1113年女真都勃极烈完颜阿骨打率2500名女真联盟士兵在宁江州(吉林扶余)反辽,这时的辽朝和辽朝的契丹铁骑已经不再是那支驰骋中原的雄兵猛将,再加上辽军主力主要部署在辽夏、辽宋边境地带及镇压滦州之乱而后方空虚使得女真联军快速取得了战场的胜利;由于辽朝的腐败以及军队战斗力的下降,使得金军快速取得了胜利,为了减轻战场的压力,金朝与宋朝达成了“海上之盟”,然而这时的宋朝军队对辽作战却接连败北,因此宋朝的无能使金朝就将下一个目标定为了宋朝。 ...查看更多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九月初七,杭州城弼教坊的刑场,清军戒备森严,百姓缟素呜咽。五人身着大明服饰,下轿步入刑场。一人在另外四人的簇拥下,凌然站立于刑场中间,只见他放眼望去,西湖吴山,风景如画却变了颜色,他叹息一声后高声诵出:“我今适五九,复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随后引颈就戮,跟随他的四人也一同遇难。

image.png

  顷刻之间天空变色,乌云翻滚,暴雨如注,民众哭声震天,在场的官员也不禁仓皇失色。有人冒险将他的尸骸收敛,葬于西湖边南屏山下,圆了他的愿望:“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尽鸱夷!”

  他,正是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的民族英雄张煌言。

image.png

  张煌言是浙江鄞县人,号苍水,出生于明末的一个官僚家庭。和古时的读书人一样,张煌言也饱读诗书,意欲走科举之路,22岁那年,他考中举人,若不是时代的变革,也许可以功成名就高官厚禄。可此时明朝已经穷途末路,清军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嘉定等城,张煌言看到原本的大明朝臣此时全然抛却礼仪廉耻,逃的逃降的降,而手无寸铁的百姓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欺凌与肆意的屠杀,奋然弃笔从戎,投身反清复明的运动中。

  当时,江浙一带的反清运动正轰轰烈烈,大家奉明太祖的后裔鲁王朱以海为监国,举起复明大旗。然而清军的铁蹄随即踏破杭州,鲁王不得不南下躲避,张煌言挥别父母妻儿,护送鲁王一路至舟山。在浙江及舟山地区,被任命为佥都御使的张煌言组织招募义军,他管理军队纪律严明,不许有丝毫扰民行为,深得当地民众的拥护。

  在张煌言的带领下,舟山军民对清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连清军将领都不得不承认:“我军南下,江阴、泾县、舟山三城,最不易攻。”然而,清军加大兵力不断南攻,最终城陷,张煌言不得不奉鲁王入福建到厦门投靠郑成功。随后,从永历八年始,他开始了一生中最辉煌,也是复明最有希望的四入长江。

  永历七年(公元1653年),安置好鲁王后,为了开辟抗清的新天地,张煌言和张名振北上来到长江口的沙洲,并以此为基地,寻找机会沿江而上。永历八年正月,张煌言与张名振第一次进入长江,他们分批进入长江口,一路冲过狼山、江阴、三江等清军的防控地域,在瓜洲金山登陆,缴获清军十余门大炮和火药,并在金山寺遥祭明太祖。在清朝急援军到来之前,张煌言率军扬帆而去。

  同年3月,张煌言和张名振率600余艘战船再次进入长江。这次他们速战速决,在仪真城外焚毁盐船后即撤回沙洲。到了年底,张煌言与张名振第三次进入长江,这次他们直逼到南京郊外的燕子矶,吓得满清官员惊呼“咫尺江宁,势甚披猖”,对于清朝统治江南地区恍若地震。

image.png

  三入长江,一次比一次深入,不但似入无人之境,对于百姓也秋毫无犯,这让生活在清朝铁腕政策下的民众看到了复明的曙光。张名振逝后,1659年,张煌言会同郑成功又一次率军进入长江,这次犹显得悲壮!

  清军有了前三次的经验,对于长江防守明显坚固许多,而张煌言率义军巧妙地破坏了防线,在郑成功的支援下,轻松攻占瓜洲。随后,他向郑成功献计,全力攻取镇江的同时,佯攻南京,让清军无暇以顾。郑成功依计而行,派张煌言率军攻南京。张煌言手中兵力不足一万,船只也只有几十艘,仍然顺利攻克仪真,进逼六合。一路上,沿江百姓热烈欢迎,甚至“仪真吏民赍版图迎降五十里外”。

  当张煌言得知郑成功已经攻克镇江后,忙给郑成功写信,建议他乘胜从陆路直取南京,可惜,这次郑成功中了清军缓兵之计,没有听从张煌言的建议。驻扎在南京城外两天,张煌言没有等到郑成功,便赶到芜湖,分兵四路,沿途张贴告示,许多已经降清的大明故吏一看到告示,随即倒戈,义军风卷残云般收复四府三州二十四县。

  张煌言每到一县,安排政事,安抚百姓,军民相安,秩序井然,竟然出现“父老争出持牛酒犒师,扶杖炷香,望见衣冠,涕泪交下,以为十五年来所未见”的空前盛况,可以想象百姓心中是何等的欣喜。这让清朝的统治者大为恐慌,急忙向江南地区派兵增援。

image.png

  只不过,人们以为看到了复明的希望,却不料昙花一现,大好局势随着郑成功南京一役的失败和随后的撤退而烟消云散。张煌言更是陷入腹背受敌、孤军奋战的困境,清两江总督写信劝张煌言投降,被他严辞拒绝。他率少量船只撤退时,与大批清军相遇,战败后不得已弃船登陆。然而清军依旧穷追不舍,张煌言边战边退,或行于乱山之间,或隐于农舍之家,顾不上追兵伤痛,潜行二千余里,终于九死一生回到浙江。

  张煌言回归后,当地百姓喜极而泣。他收拾旧部,又得到郑成功派给他的部分兵力,义军稍有壮大,他继续反清复明,寻找机会以东山再起。可是,再也没有好的机会了。

  不久后,郑成功即扬帆东征,收复台湾,而南明永历政权也告覆亡,到了1662年底,鲁王因病去世,复明大业没有了皇族宗室这杆大旗,前路晦暗。张煌言东劝郑成功出兵闽南被拒,西请“十三家兵”出征也未成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张煌言心知复明已经回天无力,仍然不肯依附清朝,再次拒绝劝降后,既不愿投靠台湾郑氏,也不愿隐姓埋名,甘愿“以死立信”,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他遣散军队,带领十数人居于舟山悬岙,每日“寒芦瑟瑟秋张乐,宿火荧荧夜读书”,静观其变。

image.png

  英雄总敌不过小人,由于叛徒的出卖,张煌言被清军生擒。浙江巡抚张杰亲自接见,以贵宾相待,意不过劝其投降。因知张煌言心意,不敢开门见山,而招集一些他曾经的部下——现已降清,众人流着泪行礼,张煌言不过微微点头,张杰言归正传:“只要张大人愿降,富贵功名立马可得!”张煌言凛然道:“父死不能葬,国亡不能救,死有余辜。今日之事,速死而已。”言罢拂袖而去。深知张煌言大义,众人再不敢发一言。不久后,张煌言一家老小被杀,又三日,张煌言被杀于杭州。

  据说,对于如何处置张煌言,清朝商量了许久,本想劝降,无奈他不肯就犯,若押送北京处斩又唯恐途中生变,议了许久,最终决定就地处斩,这也许正如张煌言所愿——以死殉国。这样的中华英烈,可以羞愧死洪承畴吴三桂孔有德一般人等了。

image.png

  朝代更迭本是历史的规律,饱学的张煌言怎么会不明白?他明知大明已经大厦倾危无可挽回却还“姑留螳臂强挡轮”,义无反顾地选择对抗,那是怎样的一种决绝,何等的悲壮!那是他看到满清的残暴、百姓的涂炭,而至死不愿屈节降清的一身正气!在如今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洪流下,我们怀念而不能忘记的是张煌言不畏强势的风骨和浩然正气,这正是华夏文明几千年的珍宝,中国的脊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有关历史学家在研究完宋金战争这段历史后得出了宋金战争其实是两败俱伤的结论,因为虽然在表面上金人暂时打败了宋人,获得了大部分领土,但是经过这一场长达20年的战争后大金国力大大受损,国内民不聊生,而宋人也失去了半壁江山,只能躲在江南一隅暗暗喘气恢复国力。

image.png

  很多专家之所以认同宋金战争其实是两败俱伤的结论,是因为当时金人本应该统一中国的北方,如果他们不攻打宋人不把全部兵力都投入到南方战场上的话,他们完全可以把中国领土再扩大一部分,称雄漠北似乎也不是梦,但是长期的对宋战争使得这一切都化为泡沫,金人失去了唯一对外扩张的机会。

  其实金人不仅失去了统一北方的机会,也忽略了蒙古部落的崛起,虽然当时大金统治者眼睁睁看着蒙古部落一天比一天强大,但是他们把全部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宋金战争中来,只能眼睁睁看着蒙古人蚕食自己的地盘而无能为力。

  宋人在这场战争中也没有讨了多少好处。虽然岳飞曾经一度把金人打得退回东北,但是宋人统治者的无能使得这场战争又继续下去,长期的战争让宋人国力消耗殆尽,大宋江山被迫割给金人一半,在之后长达五六十年的时间中宋朝只能盘旋在南方地区。所以无论是金人还是宋人在这场长期的战争中都没有占到便宜。

image.png

  后世历史学家对宋金战争评价主要集中在这场战争的性质上,从根本上来说,宋金战争就是一场金人向南的侵略战争。而站在宋朝的角度来说,宋金战争就是一场宋朝的保卫战争,虽然最后作为侵略者的金人没有从这场战争中讨到多少好处,但是这确实是一场恶性的扩张战争。

  关于宋金战争评价这个问题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在这场战争后期其实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因为虽然金人名义上战胜了宋朝,获得了宋朝的大部分领土,但在战胜宋朝之后不到30年的时间中他们自己又被蒙古部落消灭了,而且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投入远远大于回报,其实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有历史学家评论宋朝在这场战争时的表现时说,是宋朝统治者的软弱无能葬送了宋朝的国运,也最终导致了失败的结果,当初岳飞本来已经接连打了几场胜仗,收服了好几座城池,但是由于统治者的多疑懦弱最后放弃了反败为胜的机会,把大部分江山拱手交给金人。

image.png

  专家说金人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同样也不令人满意,他们违反军事常识,把全国大部分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南侵战争中,最后反而忽略了在自己背后崛起的蒙古,正是由于他们的纵容蒙古族才能一天天蚕食金人的地盘,才能一天天长大,所以金人被蒙古部落消灭是他们自己导致的结果,怪不得别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宋金战争是宋朝为抗击金军南下,收复失地与金朝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宋金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在整体上看宋金战争是金处于优势,但是金最终也没能灭掉宋,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image.png

  宋金战争其实就是金朝在灭掉辽朝之后继续进行南侵的一场战争,开始女真人的目标只是辽国,所以为了减轻战场负担和北宋达成了“海上之盟”,这时候宋朝军队对辽作战却接连败北,宋朝的无能使金朝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宋朝。

  金朝对宋朝发动的战争最开始的时候简直就是势如破竹,一举攻克了汴梁俘虏了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并且一路追击高宗,直到黄天荡之战后金军才不敢随意南下。

image.png

  之后岳飞等人开始了局部反击,直到后来金军南下进行绍兴议和,这一时期金军虽然再一次南下,然而这个时候金军却不断处于防御和退却之中,岳飞率军先后取得了多次大捷使得金军甚至有了放弃中原的准备。

  这场战争对金宋两国的国力损耗都是巨大的,金并没有灭掉南宋,也失去了统一中国北方和雄霸漠北的机会。在灭掉辽国之后并没有选择继续追击辽国的残余势力和消灭已经苟延残喘的西夏,这样的决策失误也给了蒙古崛起的机会。

image.png

  这场战争对宋金两国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也没有完全达到金国的既定目的,直到蒙古崛起之后金朝和宋朝都成为了它的猎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南宋虽仅据半壁河山,采取偏安江南的自守待敌的消极策略,但国力尚丰,军民同仇敌忾,依江河设防,据险坚守,加之名将辈出,所以能与金旷日久战而未亡,最终联蒙灭亡金朝。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