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晏婴相齐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号“平”,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公元前500年,服侍了三位国君(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为国出力五十多年的的齐相晏婴终究还是决定要回家养老了。

  是啊,岁数不饶人,自己已经老了,精力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很多事情自己也感觉到力不从心,不服老不行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虽然之前晏婴也多次向国君(齐景公)提出辞呈,但每次都被这位爱玩的国君给驳回。因为如果晏婴走了,没有谁会像晏婴那样来给自己治理国家,反正自己是不想管,游山玩水、陪美女、耍宠物才是自己的正事。

  但是,晏婴这次下定了决心——自己一定要走!因为他希望在自己接下来的时间里,好好陪伴一下自己的妻儿。

  说起来,晏婴是齐国历史上最累的一位相国。和之前的那位名相管仲相比,晏婴那可真是累多了。管仲伺候的主子齐桓公是多么精明的人啊,万事一点就透,且几乎从来不主动找事;而自己伺候的这位爷,除了爱玩之外,还是一个爱耍小性子的糊涂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主动惹出事端。苦就苦在,晏婴在给这位爷擦屁股、指出错误的时候,为了顾及这位大爷的颜面,还得想尽办法从其它方面引入,直到这位大爷明白为止,每次都会消耗极大的精力。

  而且和管仲本人相比,晏婴也有很多值得表扬的地方。

  首先从生活作风上来看,管仲三妻四妾(据说最早的妓院也是这位仁兄创建的);而晏婴自始至终就只有一个老婆,就连国君齐景公白给的女儿都不要。

  其次在对待国君错误上,管仲对于齐桓公的私生活从不干预,什么酗酒、打猎、泡女人、建造高大的宫殿,你爱干嘛干嘛,从不过问一句;然而晏婴则不,只要你国君因为酗酒、泡女人耽误了朝政,我就管。只要你建造高达华丽的宫殿用了国库里面的钱,我还得管,是个相当负责任的相国。

...查看更多

  三国的时候,有一位能够辨别人才的著名人物,叫刘劭,他说:“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虚而实厚,正言似讦而情忠……贤否之察,实在所依。是故,观其所依,而似类之质,可知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战略性的权变看起来似乎奸诈,但其实能够成就功业;胸怀大智慧的人,表面给人的感觉似乎愚钝,其实内心明亮透彻;仁爱广博者好似空虚,其实内心真诚深厚;正直的畅谈像在攻击他人,其实他的情感最为忠诚……所以,观察一个人是否贤才的时候,要注意其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也就是要观察这个人行事的动机与因由,以此判断其是否言行一致。

  说穿了,其实就一句话:透过现象看本质。

  齐景公的时候,齐国有著名的三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深得景公宠。田开疆曾率师征服徐国,有拓疆开边强齐之功;古冶子有斩鼋救主之功;由田开疆推荐的公孙捷有打虎救主之功。这三人也因功恃宠,骄奢淫逸。他们还义结金兰,自诩“齐国三杰”,结党营私,勾结乱臣陈吴宇、梁邱据,大有尾大不掉乱权夺政的危险。

  黑恶势力的不断扩大,势必威胁国家安危。这种情况,身为齐相的晏婴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晏婴非常明白,这群奸党的主力就是武力,其王牌则三勇士矣。只要消灭这三人,则黑恶势力势必土崩瓦解。但晏婴并不敢轻易乱动。

  问题的关键在于,齐景公还蒙在鼓里,对那三人仍宠爱有加,一个不小心,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弄巧成拙,说不准还会惹火烧身。

  晏婴的办法,是隐忍,等待机会。

  成大事者,隐忍,多半是第一要素。如果连隐忍都做不到,也就没有机会做其他的事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机会来也。

  这一天,邻邦鲁昭公带司仪大臣叔孙来访,谋求齐鲁结好,谒见齐景公。景公高兴啊,两国交好,自有和平景象。于是设宴款待,并让德高望重的晏婴同志司礼,大臣们全体列席,以壮威仪。三勇士自然陪奉左右,威武十足。

  酒至半酣,晏先生趋前奏:“在齐鲁结好的日子里,御花园里的金桃也熟矣,难得如此盛会,可否摘来宴客,以示庆贺?”

  这么好的日子,这么好的气氛,当然要庆贺。

  准。

  呵呵,预想的效果,晏婴内心澎湃,却表面平常。只见他不慌不忙:“金桃乃难得仙果,必要我亲自监摘,这才更显虔诚和庄重。”

  好啊。

  齐景公开心,难得相国如此懂礼重礼,彰显大国气度。

  金桃盛在盘子里,每一个都有碗口大小,香浓红艳,清香可人……让人垂涎欲滴。

  但是,非常遗憾,仅有六个。

  “就这六个?”齐景公问。

  “是啊,”晏婴答,“其他的尚未成熟。”

  可惜。

  只有这六颗,那就请两位董事长先尝吧。毕竟最高领导,董事长自也当仁不让,各拿一个开口即咬,一时间喷香四溢。更为要命的是,董事长居然还交口称赞:啊,仙桃啊,入口即舒于心呢。

  害得在座的大臣们,集体……吞口水。

  齐景公在高兴之余,慷慨地对鲁国大夫叔孙蜡说:“这仙桃为难得之物,叔孙先生贤名远播,而且还有功于贵我邦交,应该奖赏一个。”

  叔孙赶紧行礼:“我哪里及得贵国相国,他的功劳远大在下,应该奖赏晏婴同志才对啊。”

  叔孙蜡高洁也,谦虚。

  不过,认真想想,叔孙还真没有乱说,晏婴的确应该奖赏。于是,齐景公来一个顺水人情:“好吧,叔孙说得有理,就奖励你二位各吃一个吧。”

  哇,安逸……这金桃的确喷香。

  口水……齐国的大臣们望眼欲穿,这口水咋就没有金桃的鲜香?

  现在,盘子里还剩下两个金桃,晏婴再次请示齐景公,然后传谕各大臣:自报功绩,功高者奖赏仙桃。

  老天,这金桃的确诱人,在座的大臣们没有一个不希望尝一口,以不枉在此一坐。可自知功劳有限,谁都不敢第一个自报家门。勇士公孙捷可忍不住也,跳了出来……也该他老兄跳出来,一直以来,恃宠而骄,本就横行霸道,此时不跳将出来,更待何时啊?要真跳出来晚了,此仙桃不就入了他人之口?不行,得赶紧自报功绩:“昔日我随主公在桐山打猎,不顾个人安危,力敌偷袭主公的吊睛白额虎,打死老虎,并解主公于危难之际,救主之功,大吧?”

  大,实在是太大了。

  晏婴称赞:“擎天保驾之功,应该奖励。”

  未等其他大臣发言,公孙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即将一金桃吞进嘴里,没等任何人反应过来,那桃核已从他嘴里吐了出来。

...查看更多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

  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公很不光彩,所以认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这一笔是对传主的诬蔑。在此同时,却又承认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但是,没有小人高昭子,孔子不可能见到齐国当今。显然,孔子为做官不惜钻营。

  齐景公就施政纲领询问孔子。孔子说:“国君是国君,臣子是臣子,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都必须摆正关系,不能错位。” 齐景公称赞地说道:“好!如果国君不成为国君,臣子不成为臣子,父亲不成为父亲,儿子不成为儿子,关系摆不正,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口吗①?

  孔子是语言大师,将简单的“君臣父子”四个字重复叠摞,竟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不仅道出了皇权至上的儒学精髓,并勾划出宝塔型等级社会的框架。这是孔子三纲学说的原始态,之后发展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遂使“三纲学说”成为儒学的纲领,成为中国社会万古不变的精神枷锁。儒学理论中,最恶莫过于“三纲”。由“三纲”衍生出忠、孝、节三重道德,都不是以己推人的主人道德,是强加于人的奴化道德,直接服务于统治阶级,扼杀着民众的天性。

  孔子的施政纲领,自然受到齐景公赞赏,准备将尼谿之田封赠孔子,使孔子取得贵族身份在齐国做官。齐相晏婴阻止说:“儒者奸诈狡猾,能说会道,不敢相;高傲任性,自以为是,难于领导;对丧事特别看重,竭尽哀情,为了葬礼隆重而不惜倾家荡产,不敢令这种风气成为风俗。他们四处油嘴滑舌的跑官要官,抱着这样的目的,根本不可能为国家考虑。自圣贤相继下世以后,周王室衰微以来,繁复的周礼已经被淘汰多年,今天孔子又主张恢复这些仪容服饰,详定繁琐的上朝下朝礼节,刻意于快步行走的规矩,这些繁文缛节,就是几代人也学习不完,毕生都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这套东西来改变齐国的风俗,恐怕这不是引导老百姓的好办法②。”晏婴批评儒学的四条依据,读者自会作出公正地评判。

  有必要将晏婴做简单的介绍。晏婴,姓晏名婴字仲,死后谥平,故而又称晏平仲,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是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生活节俭,谦恭下士,爱国忧民,敢于直谏,一生中多所建树,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崇高声誉。孔丘赞扬他说道:“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之后,《史记》著者司马迁、《晏子春秋》著者刘向都非常推崇晏婴,将其与管仲相提并论。

  由于晏婴的干预,更由于“齐大夫遇害孔子③”,齐景公遂下逐客令,孔子只好卷铺盖走人。孔子走得非常狼狈,即正在淘米的时候,得知齐大夫欲加害于他,匆忙中提着湿漉漉的米袋子逃跑,带着学生返回鲁国。

  晏婴使齐国民众能一时间免遭入学的毒害,可悲的是,此后,中国却未能幸免,在这一荒谬理论指导下,造成几千年权势者骄奢淫逸、作福作威,世代民众低声下气、逆来顺受;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及其他权势者的觊觎,更造成五千年来的内战不已,买单者一直都是无辜受难的普通百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丞相晏婴乘坐的车子很破旧,扶手上还断了一根栏杆。拉车的马也是又老又瘦,走起来很慢。每次下乡,他的马车总不给力,往往落到别人的后面。于是,齐景公决定给晏婴配备一辆豪华马车。

  齐景公便从自己的办公经费里拿出一笔钱,买了一套豪华大车和八匹高头大马,派大臣梁丘给晏婴送去。不一会儿,梁丘就回来了。梁丘向齐景公汇报说:“晏丞相不肯接受主公的赏赐”。齐景公说:“你再给晏丞相送去,就说我说的,让他一定收下”。梁丘得了命令,又赶着马车往晏婴的丞相府走去。可是,不一会儿,梁丘又回来了,晏婴还是不收。齐景公生了气,就亲自写了一个手谕,派梁丘再次送去。不一会儿,晏婴又把马车退了回来,搞得齐景公很没有面子。

0晏子.png

  晏婴不仅坐的马车破旧,而且住的房子地处菜市场,低矮狭小。一到下雨,雨水便往院子里流,搞得丞相府大大小小的人都拿起工具抗水灾。齐景公要晏婴重修丞相府,就连修建丞相府的建筑经费也划拨了好几次。可是,晏婴每次都把齐景公拨给他建房子的钱用于救济贫苦百姓了,而且,每次的理由都十分充分。不过,这丝毫没有动摇齐景公要为晏婴建设豪宅的决心。

  一次,晏婴到国外访问。齐景公决定趁晏婴出国访问的时间里,认真把丞相府扩建一下。几个月后,晏婴访问回来了。他看到原来的菜市场和自己的丞相府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大宽敞的新丞相府。于是,晏婴自己出钱,又把丞相府恢复到了原来大小。对于多出的部分,晏婴改造成了菜市场,把已经迁出的经商户请回来,无偿送给了他们。

t0101856a8dac1e10d0.jpg

  齐景公对此大发脾气。晏婴说:“主公是齐国的国君,我是齐国的丞相。如果齐国是一件衣服,你我就是这件衣服的衣领和衣袖。如果你和我在上面住豪宅,坐豪车,那么,上行下效,全国奢侈成风,国家是会灭亡的!”

  齐景公听了,惭愧地说:“我只知道丞相劳苦功高,想让你生活得舒适一点。没有想到,丞相的心中装的是整个齐国。我真是愧当这个领袖呀”!自此,齐景公自己也开始节俭起来。这样,齐国人上下一心,逐渐强大。

  领和袖是风向标。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家庭都是一件衣服,无论什么事儿,如果“领和袖”能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那么,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原文

  1.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史记·管晏列传》

  2. 晏子相齐,三年,政平民说。梁丘据见晏子中食,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曰,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辞不受,曰:“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而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善为师也。今封,易晏子师,师以轻,封以重矣,请辞。”

  ——《晏子春秋》

  译文

image.png

  1.晏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 。先后在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手下工作,(他)因勤俭节约而得到齐国的重用。担任齐国丞相后,吃饭从来不吃两份肉(就是只吃一个荤菜),他的妻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他在朝廷上,国君问到他,他就正直地陈述意见,国君没有问到他,他就正直地做事。国君(的指示)有道理,就服从命令去做,国君(的指示)没有道理,就根据命令斟酌情况去做。凭借这些,他历经三世齐君,都能扬名诸侯。

  2.晏子出任齐国丞相,过了三年,政治清平百姓高兴。梁丘据见到晏子吃午饭,肉却不够,便告诉了齐景公。第二天,齐景公割了一块地将要分封给晏子,晏子却推辞而不接受,他说道:“富贵了而不骄横的人,我没听说过;虽然贫困但不怨恨的人,我晏婴就是这样的。之所以贫困却不怨恨的原因,是用善良来作为老师。现在如果封地给了晏子,是给我变换了老师,那样就是老师为轻,封地为重了啊,所以请不要分封。”

  晏子介绍

  晏子:名婴,字仲平,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晏(yàn)婴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孔子)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 外交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