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年的征战史 大唐如何抵御外来敌国侵略?

2013-03-18 14:46:53 首页

  六二四年,唐己消灭诸割据者(朔方郡割据者梁师都除外),中国得到统一,开始对突厥采取主动,准备进攻。六二五年,唐高祖告朝臣们说,突厥贪婪无厌,我要用武力征服它,今后不再用平等国礼,给突厥文书改用诏敕。突厥在边境上到处入侵,唐兵到处抵御,形势仍是对突厥有利。六二六年,唐太宗即帝位,唐真正成为统一的国家,与突厥对抗的形势才有根本的改变。

  唐太宗刚即位,颉利率大兵进到渭水便桥北,离长安只有四十里路程。唐太宗表示镇静态度,率兵到便桥南,隔渭水与突厥对阵。颉利望见唐军容齐整,知道有备,不敢轻率决战,要求讲和。唐太宗允许讲和,在便桥上与颌利会盟。颉利取得大批金帛,心满意得地引兵退去。唐太宗对朝臣说,我不打突厥,反送给金帛,为的让他们骄惰,以便一举消灭,所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就是这个意思。突厥利在掳掠,专靠防守是不能阻止掳掠的,唐太宗决心灭突厥国,这确是唯一可行的自卫法。

  唐太宗每天引十二卫小将和士兵数百人到显德殿前练习时术,告诉他们说,外国入侵,本是常事,可怕的是人主安佚忘战,寇来束手无策。现在我不让你们掘池筑花园,专教你们学弓箭,平时我做你们的教师,战时我做你们的将帅,这样,中国人也许可以得到平安。唐太宗亲自考试诸卫习射人的技艺,好技艺得优赏,诸卫的长官也得上等考(成绩)。在唐太宗和诸卫长官督促下,几年间诸卫府兵都成了精锐。唐太宗是善于将将和将兵的大军事家,他在内战中积累起极丰富的经验,一看敌阵,就知道敌阵强弱处所在。他常常用己方的弱兵当敌方的强兵,用己方的强兵当敌方的弱兵。己方弱兵受敌强兵压迫,后退不过数十百步,己方强兵已经突破敌弱兵阵地,进入阵后再反过来攻击敌兵的后背,敌兵前后被击,无不溃败。他的部将李靖、李勣等人,都是百胜名将,诸卫兵又都是精锐,灭突厥的力量是具备了。

  突厥方面情形恰好相反。唐朝边境有备,突厥不能从掳掠中获利,国内的利害冲突因而强烈起来。颉利要增加自己的权力,信任汉人赵德言,采用一些封建专制制度的措施,违反游牧族的惯例;又信任胡人,疏远宗族,颉利与部属不和了。突厥国内连年有灾,牲畜多死,民众饥寒,颉利过惯了奢侈生活,自然要加重对民众及附属诸部的剥削,颉利与突厥人及属部都不和了。六二七年,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属部脱离突厥的统治,颉利使突利往击,反被诸部战败。颉利处罚突利,突利怨恨,六二八年,突利上表请求入朝,两可汗不和,突厥分裂的时机更迫近了。突厥北方诸部多弃突厥归附薛延陀,推薛延陀酋长夷男为可汗。夷男怕颉利,不敢接受称号。唐太宗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得唐册封,遣使入贡,为唐属国,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诸部都受薛延陀统治,在漠北建立与突厥为敌的大国。六二九年,颉利感到形势危急,派人来请求和亲,愿意称臣,作唐朝的女婿。自然,提出这种请求都是徒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