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陵墓为何会有女人的哭声?朱元璋墓在哪

2014-03-23 17:04:42 首页

  朱元璋的墓在哪?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 2003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其周边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千古之谜:朱元璋陵墓夜伴哭声

  在南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当年朱元璋出殡之后,每到夜里,孝陵里面就会传出一个女人的哭声,特别是在深夜,那哭声凄凉悲苦。有大胆的百姓,夜里就组织着去孝陵的地宫口处打听究竟,在女人时断时续的哭声中,他们这才知道了原委。

  洪武31年,朱元璋死后,在遗体向地宫里运送的过程中搞起了“迷魂阵”--在当时南京的13个城门同时出殡,而且规格形式完全相同。这当然是朱元璋的一个伎俩,为的就是不让人知道自己究竟葬在哪里。

  也许你会说,不就是在他修建的孝陵里面吗?事实真的如此吗?

  1.狡兔十三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独龙阜玩珠峰下的茅山西侧,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为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

  朱元璋,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老爹给他取的原名叫朱重八,带有一点小农意识。后来他娶了郭子仪的养女之后,感觉这个名字太小家子气,为了与自己的身份相配,就又取了了一个名字叫朱元璋。没想到改了这个名字后,他的仕途是一片光明,慢慢竟然成了吴王,最后一鼓作气,成了明太祖。

  自古天子就带着点神奇,朱元璋当然也没有例外。传说他的母亲刚怀了他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给了她一粒仙丹,这仙丹放在手中是闪闪发光,好像珍珠玛瑙似的。开始朱元璋的母亲舍不得吃啊,想这么贵重的东西,一定能够卖个大价钱,于是准备藏起来。白胡子老头不肯,他看朱元璋的母亲不吃那仙丹,就准备拿回去。亏他母亲机灵,一口吞了下去。醒来原来是做了一个梦,不过这个梦还有点现实的味道,朱元璋的母亲一嘴香啊。自从朱元璋的母亲吃了那颗仙丹,朱元璋在他娘肚子里就开始大长,等到朱元璋出生时,红光满屋,当时正好是夜里,红光从屋中泻出来,映红了院子。正因为这个不同寻常的征兆,知道的人都说朱元璋这小子将来必定是封侯为将之人。可人家对封侯为将没什么兴趣,直接就朝那个光芒四射的皇帝宝座去了。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想起自己亲生父母当年死无葬身之地的艰难。为了让自己能在百年之后有个安身的地方,就提前动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了。出生平民的朱元璋对于自己陵墓的选址会不会像他的性格那样,毫不重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朱元璋很关心他死后的“安乐窝”,为了这个“安乐窝”,他把身边的几个大臣集中起来,开了几次辩论会,可是讨论来讨论去,大家的意见始终不能统一,急得朱元璋的嘴上起了几个水泡。李善长一看,揣摩出原因了,于是就和刘伯温徐达、常遇春与汤和几位大臣商量,要解皇上的后顾之忧。

  经过李善长这么一分忧,朱元璋的陵址很快就确定了,就是独龙阜玩珠峰。当时朱元璋一看,几个人的意见竟然这么一致,不觉心里又生疑了,想他们几个不是一起来糊弄我的吧?于是三天两夜没有睡,在风水先生的帮助下,把个独龙阜玩珠峰研究了很久,这才确这个地方确是埋葬自己的好地方,不仅可以荫及子孙,还可以保大明江山世世代代。于是,大笔一挥,就把独龙阜玩珠峰作为自己的陵址了,命人马上开始修建。

  朱元璋的陵墓为什么叫孝陵呢?传说当时大臣们为他的这个陵名,起了很多名字,最后朱元璋一个都没有看上。有一天,在午睡的时候,他迷迷糊糊看到他的爹娘来到了他的面前,于是心里非常高兴,说:“爹啊,娘啊,’你们知道孩儿今天我是什么了吗?我是皇上啊!你们两个就是皇太后和太上皇了,我给你们修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祖陵,一定不会让你们再在人家的那一亩三分地里看别人的脸色了(朱元璋的父母死后,因为无处可埋,村里一户姓刘的让他们埋到了自己的地里,这样他的父母才有了安身的地方)。

  朱元璋的父母很高兴,他老爹慢慢地说:“孩子,只要你有那份孝心,我们在地下也可以闭眼了。”说完两个人飘然而去。这个时候朱元璋就醒了,他看了看周围,这才知道自己是做了一个梦,正好此时,有负责修建陵寝的官员来问碑上刻什么名,朱元璋说:“就叫孝陵吧,我朱元璋以后一定是‘以孝治天下,,把‘孝心’发扬光大。”于是,孝陵的名字就这么出来了。

  明孝陵修建工程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动工,至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建成,整个工程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才算完全建成,历时30余年。朱元璋生性多疑,他做了皇帝以后,怕原来那些大臣将来夺自己的皇位,就很是杀了一些忠臣,事后把自己的儿子、孙子统统派到各个地方担任一方的父母官,掌管着军权、财政,让整个大明江山成了他朱家的了。

  在政治上,朱元璋如此多疑,那么在他陵寝的建设上,他会不会也搞一些迷惑人的东西呢?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后,在遗体向地宫堕运送的过程中,就搞起了“迷魂阵”——在当时南京的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殡,规格形式完全相同。这在朱国桢的《皇明大政记》中就有记载,说是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当然是朱元璋的一个伎俩,为的就是不让人知道自己究竟是葬在哪里。有人会说,不就是在他修建的那个孝陵里面吗?这难道还会有假?朱元璋出殡不久,南京坊间就流传出他并没有葬在孝陵里面,这里只是他的一个衣冠冢,他实际是葬在朝天宫三清殿下。后人对这种说法一直持肯定态度,在清代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全祖望的《从朝天宫谒孝陵》中,他也明确指出朱元璋就是葬在朝天宫的。

  在南京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当年朱元璋出殡之后,每到夜里,孝陵里面就会传出一个女人的哭声,尤其是在深夜,那哭声凄凉悲苦。有大胆的百姓,夜里就组织着去孝陵的地宫口处听个究竟,在女人时断时续的哭声中,他们这才知道了原委。原来孝陵地宫里只是放了几件朱元璋的衣冠,他的身体根本就没有安葬进来。马皇后孤孤单单一个人呆在地宫里,因为思念自己的老公,所以才如此悲切。

  可马皇后的难题百姓解决不了啊,没有办法,他们只好找了几个得道高人,给她做了一场法事,这样马皇后从此才没有继续悲啼。从这个传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朱元璋当时很可能没有葬在孝陵。但是,出殡那天是十三个城门一起出的,所以朱元璋究竟葬在哪里,在没有实际确凿的证据面前,始终是一个谜。

  2.引领500年帝陵格局

  不管朱元璋到底葬在哪里,他的孝陵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在的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木质结构的地面建筑物已经不存在了,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来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也完好如初。这么多年没有受到盗墓者的破坏,应该与当年十三城门同时出殡有极大的关系吧,朱元璋终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赢了盗墓者一局。

  当时为了保卫孝陵,光护陵驻军就有5千多人。陵内植松十万棵,养鹿千买,每头鹿的脖子上都挂着“盗墓者死”的银牌。当日如此恢宏的建筑,现在还依然存在吗?经过六百年风雨的洗礼,今日的孝陵又是什么样子?

  孝陵的墓区建筑大体分为两组:第一组是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孝陵的入口处是下马坊,“下马坊”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是让前来祭祀的诸官下马的地方。在这里有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着“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这块额枋曾被毁坏,后经修复才为现在的这个样子:坊高约9米、中间宽约6米,额枋长约6米、高1.28米、厚约0.32米。

  过孝陵正门大金门,就是四方城了,是存放神功圣德碑的地方,因其为四方形,所以也称四方城。四方城四周墙形如壁垒,在城内有一大石兽,背上驮“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就是是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功德碑。碑通高8.84米,碑身高4.78米、宽2.24米,在南京地区现存的这块石碑是最大的一块。

  神道在四方城的西北,从四方城过霹雳洞上的御河桥就是。神道的最大特点在于建筑与地彤地势的完美结合。同其他帝陵一样,在神道的两侧依次排列着十二对石像生,它们分别是:狮、獬豸、驼、象、麒麟:马,每种四只,左右对成,共十二对,逶迤绵延达一里多地。在中国古代帝陵中,神道两旁的石刻都是呈直线对称分布,而明孝陵的神道石刻却不呈直线,而是环绕建有--B1时代孙权陵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类似北斗七星。孝陵的神道两旁的石刻为什么会是这样安排呢?沿着神道折向北,有华表(望柱)一对在前,紧接着就是四对巨大的石像,两武两文,威武雄壮,神态肃穆。这些石刻的线条粗率,简约生动,是明初石刻的重要作品。

  神道向北18米的尽头为棂星门,经过多少年的人为或者自然的破坏,棂星门已不存在,仅有6个石柱础站在那里,昭示着当年的雄伟。过棂星门折向东北275米,过御河桥向北,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了,孝陵的地宫就在这里。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原为5个门洞,清朝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到了1999年,政府又重新进行了修复,恢复了明代时大门的原貌,改为5个门洞。

  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到了清朝时期,改建了碑殿,为三开间的红墙小瓦建筑,亭内立有5块碑刻。其中中间的一块上刻“治隆唐宋”四个鎏金大字,这是1699康熙第三次下江南谒陵时的御题。康熙为什么会屡次来拜谒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呢?原来,在康熙即位之后,由于汉人不服满人统治,所以时常会有怨言。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康熙决定和汉人保持友好的关系,因为光靠马上功夫,他认为是征服不了汉人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所以才有了康熙6次南巡,5次拜谒明孝陵的感人之举。那块刻有“治隆唐宋”的碑还跟曹雪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原来此碑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刻立。享殿是孝陵的主要建筑。原殿已毁,现在尚存3层须弥座台基,通高3.03米。在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长57.30米、宽26.6米,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现殿内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享殿后是一片纵深100余米、宽数十米的空地,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中间有甬道,两边林木茂盛。空地的尽头有一座石桥,过了石桥就到了孝陵地面建筑的最后部分方城、明楼、宝顶。孝陵的方城是以大条石砌成的,在正中开拱门式斜隧道,修有台阶共54级。整个方城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底部为须弥座。在隧道口的东削两面各有石级可登城顶。这也是孝陵与其他帝陵不同的地方。方城顶部原建有宫殿式建筑明楼,无奈风雨无情,明楼顶部及木质结构都已经毁坏,现仅存四面砖墙。在方城顶上极目远眺,视野开阔,中山陵、梅花山、中山植物园、“宝顶”,四面环绕,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给人一种如临仙境之感。宝顶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这个大土丘的下面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不过马皇后应该不是很寂寞的,在她不远处的梅花山上,就有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及其夫人葬陵墓,两者仅仅相隔300米。明孝陵打破了以往帝陵的祖制,改变了唐宋帝陵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和十字轴线的陵墓布局,第一次按皇宫布局建立“前朝后寝”三进院落制,开创了一个新的陵寝格局:“前方后圆”,并由此影响着此后明清两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设规制。这是自大明建立以来,第一座拥有自己个性的皇帝陵寝。

  3.那些惨死的妃嫔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死后,朱元璋就命人以两名王妃殉葬,以陪伴自己躺在地下的孤独的儿子。等到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本人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继大位,史称建文帝。朱允炊遵遗诏、依古制,凡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皆令殉葬。但是当时场面混乱,加上负责此事的官员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已经生育过的妃嫔,也有不少在陪葬之列。对于陪葬宫女的具体数字,史上并无确切的记载。虽然从朱元璋开始,对殉葬的妃嫔宫女,朝廷从精神物质上给予褒奖,但从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随意剥夺人性命的劣性。明孝陵的殉葬妃嫔,都得到了在孝陵殿内设置的一个“龛”,供后人祭祀。今天这些“龛”都设在哪里呢?

  明孝陵的妃嫔、宫女是怎样殉葬的?现在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吊死的,另一种说是往陪葬者的体内打水银,究竟是采用了哪种方法呢?

  第一种说法是吊死的。据有关专家分析,在殉葬那天,所有被列入殉葬名单的宫女和妃嫔都被集中到一个地方。在殉葬之前,他们给这些殉葬的人准备了最后的晚餐,这也相当于死刑犯那最后一顿丰盛的大餐。在侍臣太监们的监督下,她们勉强算是吃完了最后的一顿饭,虽有速度比较慢,或者因为心情难以下咽的,但是时间一到,那些负责此事的侍臣太监就把宫女妃嫔带到一个早已安置妥当的屋子。这个屋子里安放了一把把太师椅,每个太师椅的上方都悬挂着七尺白绫。宫女妃嫔们在侍臣和太监的逼迫下,无奈地站到太师椅上,然后将自己的头伸进了那早已系好的套扣由……当然,有的宫女会被这样的场面吓呆了,颤抖地坐在了地上,这个时候那些太监都开始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几个人扶持着,强行把宫女扶上太师椅,然后把那个套扣套在了宫女的头上,随后搬走了椅子。

  第二种说法就是他们在宫女妃嫔的体内注入了水银。为了保证陪葬的宫女妃嫔容颜不变,有人想出了一个恶毒的方法,就是在她们的体内注入水银。这个建议被那些执行命令的侍臣和太监采纳,于是他们在给那些陪葬的宫女妃嫔的茶杯中下了安眠药之后,这些人很快就睡着了,等到她们一睡着,那些太监就开始往她们的体内注入水银,这样这些陪葬的人就一直睡了下去。既然在朱元璋的孝陵中真有陪葬的宫女和妃嫔,那么她们死后都安葬在哪里呢?南京大学自然与文化研究所的贺教授介绍:结合前人作过的明孝陵、明东陵考古发掘资料,明孝陵妃子、宫女墓大体葬于3处:一是南京植物园内;二是明孝陵陵宫墙外西南角;三是总体妃子墓区,位于明孝陵右侧,与东陵遥遥相望,形成左辅右弼的建筑格局。

   事实上朱元璋的妃子们真的葬在这三个地方吗?

  1937年3月,有人在明孝陵东侧的紫霞湖发现一座明代古墓,墓室高约3米,分内外二室,不过墓内空无一物。1976年,在距离明孝陵西侧约300米的山麓处,又发现一座砖砌墓葬,在这座墓葬里,出土了大批雕金首饰,其中金镯的内部印有“匠作局”三字。因为这个地方在明代属于禁区,所以非皇亲国戚是不能入葬该地的,因此专家判断这两座墓很可能就是明太祖妃嫔之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在南京中山植物园里发现了一个石雕的无头赑质,专家推测这个赑质原来驮的碑可能是朱元璋嫔妃墓的神道碑。这尊赑屃高2米、宽1.2米,有2吨多重。从它兽背很高,三只爪子拼命撑着,专家发现这是典型的明初风格的石刻,而且其风化程度和所用石料的材料,均与孝陵中的其他石刻有相同之处,因此可以断定是明代遗留的石刻。不过从发现的资料来看,专家判断这座妃子墓并不是陪葬墓,而是单独的一座墓,可能是死在朱元璋之前的一个妃子的。所有已经发现的资料都无法证明那些陪葬的宫女和妃嫔究竟葬在哪里,于是专家就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那些陪葬的宫女和妃嫔都葬在了孝陵中的地宫内,而那些老死、病死的就葬在了地宫上面宝城的东西两侧。难道事情真是这样的吗?

  4.已知的答案未知的谜

  直到今天,虽然考古专家已经通过先进的考古仪器找到了朱元璋的地宫所在,但是在没有彻底挖掘之前,孝陵依然存在着无数的谜。据史书记载,在孝陵的东侧约80米的丛林中,有朱元璋的儿子朱标的陵墓,称作东陵。朱标是死在自己的老子朱元璋之前的,所以他的陵址应该是朱元璋所选。朱元璋为什么让自己儿子的陵墓在自己的东面呢,为什么又起名为“东陵”呢?有人说朱标死前为东宫太子,或正是以此为其陵墓起了“东陵”,也有人说朱标的陵墓在孝陵的东面,所以叫“东陵”。究竟哪一个正确,现在已经没有资料可以证明了。朱标因为自己的儿子朱允炆被他的叔父朱棣所灭,所以陵墓自然没有受到重视,孤零零的一直到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