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15:33:17 首页
导读:自古以来,“武圣”关羽被历代人们看作是“忠义的化身”和“勇将的楷模”,甚至与“文圣孔丘、史圣司马迁、草圣张旭、医圣张仲景、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诗圣杜甫”等并称为“中国十大圣人”。而《孙子兵法》的编著者,能够领兵打仗战无不胜的将领,中国春秋未期的著名军事家,被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一致尊崇为“兵家之祖”的孙武,却没有那么幸运的名列“十圣”之一。此外,清朝初期,康熙本来想用岳飞当“武圣”的,但由于考虑到岳飞当年抗的是“金”,是他的老祖宗,所以干脆给岳飞来了个“一票否决”,“一棍子打死”。所以,群众基础不错的关羽便被“矮子里面选将军”,幸运的当选新任“武圣”,可见人们对关羽的喜爱和赞美。
既然是“武圣”,必然是能打仗、会打仗、善打仗,不但应该是一个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的顶尖武功高手,而且还要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杰出指挥人才,二者缺一不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所以能够“威震天下”三十年,是与他的“辉煌战绩”分不开的。关羽有代表性、可圈可点的“辉煌战绩”可以归纳为:“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义释黄汉升”,“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但是,这些所谓的“辉煌战绩”,当我们仔细品味时,就会发现其中多是“猫腻”。
关羽“温酒斩华雄”时,华雄在已经与孙坚激战了一昼夜,没有休息就又来军前挑战,并且力斩了俞涉、潘凤二将,体力明显匮乏的情况下,关羽毛遂自荐与华雄过招,随后外面“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憾山崩”,场面非常激烈。可见,关羽对付一个身倦力乏的华雄都是很巴结的。再者,当时正是春天时节,一杯“热酒”变成一杯“温酒”,至少也得需要二十分钟,从交战时间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关羽的武功并不是很高。
“三英战吕布”时,张飞和吕布酣战了五十余回合后,不分胜负。关羽舞刀上前夹攻吕布,形成“二打一”的局面,三十回合后,仍然战不倒吕布。可见关羽的武功不算太高,最起码不如张飞高,否则也不至于两人联手还打不过吕布。
在“斩颜良”时,关羽骑马提刀“跑下山来”,借着下坡时的惯性“直冲彼阵”,“径奔颜良”。颜良看到关羽后,刚要和他打个招呼,不想关羽的“赤兔马”跑的太快了,一下子就来到了跟前,颜良“措手不及”,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被关羽一刀砍下马来。关羽能杀了颜良,一靠马快,二靠偷袭。
在“诛文丑”时,文丑正在全力追赶战败了的徐晃,关羽“提刀飞马而来”,并且冲着文丑一声“大喝”,文丑吓了一跳,随即与关羽打了三个回合后,因为刚才力战徐晃损耗体力,又被“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关羽唬了一下,所以有些心神不定,于是“拨马绕河而走”。但是关羽的赤兔马跑的快,文丑被关羽追上,冲着脑后就是一刀,把文丑斩下马来。关羽能诛文丑,一靠吓唬,二靠马快。
“千里走单骑”时,那五关六将都是一些武功太差的“小混混”,与关羽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些小人物,竟然让关羽挨了一箭,受了伤,有一次还甚至差点被烧死。
“义释黄汉升”时,第一战,四十七岁的关羽和六十一岁的黄忠,打斗了一百个回合,还不分胜负;第二战又拼杀了五六十个回合,仍不分胜负;第三战,在双方对决了三十多个回合后,黄忠诈败,想用箭射关羽。黄忠的箭法“百发百中”,射杀关羽是小菜一碟,但考虑到关羽还是条汉子时,就连放两次空箭警告关羽,第三次才一箭射在了关羽的“盔缨根”上,算是报了关羽对他的“不杀之恩”。要不是黄忠弓下留人,关羽早就命归黄泉了。
“单刀赴会”时,关羽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和各项安排,而且关羽并不是只身前往东吴的,同时去的还有义子关平,替他拿刀的、有千斤之力的周仓,和八九个身体彪悍、各跨腰刀的关西大汉。当鲁肃提起“归还荆州”之事的时侯,周仓和关平按照事先预定的方案迅速采取行动,一个准备刀,一个预备船,关羽则顺势控制住鲁肃,用鲁肃当“人质”,往江边撤退。吕蒙和甘宁想武力干掉关羽,又担心“投鼠忌器”,害怕伤了鲁肃,所以没敢动手。要不然,关羽早就成为“肉泥”了。
“水淹七军”,是因为关羽占据着有利地形,同时于禁指挥军事失误,把军队转移到了地势比较低的“樊城之北”,又加上“连日大雨不止”,才被关羽得逞。不过,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得出关羽是懂些兵法的,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但在这之前,关羽与庞德的交手中,两人大战了五十余合,关羽没有占到半点便宜,相反还被庞德用箭射中左臂,险些丢了命,而庞德不过是马超的一个副将。
同时,相比其他武将,关羽还是一个比较“容易受伤的男人”。“过关斩将”时,关羽被洛阳太守韩福“闪在门首,尽力放了一箭,正中关公左臂。”“水淹七军”前,关羽与庞德交战中,庞德用箭射他,“关公却抬头看时,弓弦响处,箭早到来。“攻打樊城”时,曹军将领曹仁在城楼上,“见关公身上止披掩心甲,斜袒着绿袍,乃急招五百弓弩手,一齐放箭。公急勒马回时,右臂上中一弩箭,翻身落马。”作为一员高素质的武将,如果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甚至躲不开一两支弓箭的偷袭,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提起关羽,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字眼就是“大意失荆州”了。作为一个镇守一方的将士统领,尤其是在“兵家必争”的荆州问题上,刚愎自用的关羽犯下了一个低级而又愚蠢的错误,天真的相信了陆逊那封言辞“极其卑谨”的书信,和陆逊所表现出来的“谦逊示下”,而且不听别人劝告,把镇守荆州的一大半士兵“借调”到樊城战区,给了东吴以可乘之机,从而成就了吕蒙“白衣渡江”的丰功伟绩,断送了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宏伟蓝图,自己也被迫“败走麦城”,最后被“生擒活捉”,落的个“身首异处”。
由此看来,关羽在历史上不过是一个武功稍强、略懂兵法、目中无人、刚愎自用的武将,这样的人物在三国时期多如牛毛,难怪关羽处于颠峰时期时,许褚、蔡阳、杨龄等人都扬言要“生擒关羽”,夏侯惇、蔡阳、庞德等人干脆当面敢说要“生擒关羽”,可见当时别人都很清楚关羽那两下子,根本不把关羽放在眼里。关羽之所以能够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首,主要还在于他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的兄弟情节。因为关羽是刘备集团的“元老级”人物,年龄比张飞大,又有多次“保护嫂嫂”之功,而且从曹操那里“挂印封金”跟定了刘备,忠心耿耿,令人敬佩。刘备与诸葛亮反复协商、通盘考虑以后,才把关羽封为蜀汉“首席”虎将。
贯中站在刘备的立场上,对蜀汉政权的文臣武将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大肆渲染和夸张,把关羽塑造成了一个正面人物的典型代表,甚至把他“神化”。历朝历代也对关羽非常尊崇和敬佩,不断为他加封,从隋文帝时的“忠惠公”,到唐高宗时的“伽蓝之神”,从宋徽宗时的“武安王崇宁真君”,到明神宗时的“单刀伏魔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从顺治皇帝时的“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到末代皇帝溥仪时的“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关羽终于成了人与神的极致。人们喜欢关羽,主要是喜欢他的为人,更多的喜欢他的“赤面赤胆”,喜欢他对君主的“忠”和对兄弟的“义”,而不是单方面的喜欢他的“武”才。照这样的话,关羽如果做一个“忠圣”或者“义圣”的话,岂不要比做个“武圣”称职的多,心安的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