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仓健到都教授:中国女性偶像三十年的变迁

2014-11-21 14:21:10 首页

  导读:11月18日,日本偶像级演员高仓健去世,终年83岁。83岁,这是毛主席去世的年龄,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可称得上耄耋老人了。而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高仓健都是那个戴墨镜,穿风衣,不苟言笑的中年人。那个形象作为一代中国人的偶像,被刻进了无数女性的心中。高仓健的去世,也标志着一个硬汉时代的终结。对他的怀念或可持续几天,然而终究不会扭转中国女性的审美情趣。“都教授”也会被下一个大众偶像取代,就像当年高仓健被人逐渐淡忘一样。

  高仓健让刚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知道 人还能这么活着

  高仓健为中国人所熟知,完全是因为一部电影——《追捕》。1979年,“日本电影周”在中国举行,并引起极大轰动。这是日本电影第一次在中国大规模上映,《追捕》、《望乡》、《狐狸的故事》等电影为中国观众送来了第一波战后日本的正面形象。很多中国人直到那时才知道,日本人不光是黑白电影里的那些日本鬼子,还有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山口百惠、高仓健等人也被中国人一下子记住了。直到今天,他们还是少有的“无黑点”的日本人。高仓健随着《追捕》这部电影红遍全中国,其受追捧的程度完全不是如今的种种“长腿欧巴”可以比拟的。当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中国人在之前几十年间都穿同一样式的衣服,梳同样的发型,爱情、浪漫等词语都是资产阶级产物。自行车还被称作结婚三大件,是稀罕物件,更不用提汽车了。

  而《追捕》中,高仓健饰演的杜丘身着质地优良的呢子风衣,不管刮不刮风,都把衣领立起来,全片几乎没笑过。而他在剧中的恋人真由美,则永远洋溢着灿烂的微笑,穿着漂亮的衣服,两人一起骑马,开车,甚至还一起开起了飞机!这样的“西洋镜”犹如一颗糖衣炮弹,把当时的国人全部击中——就算知道它是资本主义妄图腐蚀我们的炮弹,也先容我把糖衣吃掉吧。于是《追捕》热映后,全国各地都开起了“真优美”理发店(其实《追捕》里的女主角名叫真由美,但观众还是一厢情愿地把她叫做“真优美”,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国人对她的喜爱。),商店里有“真优美”化妆品和帽子,大家用“横路敬二”(片中反派的名字)来骂人,背诵大段的台词,并且哼唱着那段著名的无词主题曲“啦~呀啦”。

  高仓健彻底颠覆了中国女性对偶像的观念

  高仓健的走红,对于社会学上一大意义是:他颠覆了中国女性对于偶像的观念。在他之前,偶像必须是某种固定的样式:肤白、声柔、情深、意长、棱角不分明。总之就是《小花》里唐国强老师的那种形象。当时对这样的男主角还有一个现在听来有些刺耳的形容词——奶油小生。其实唐老师背上了“奶油小生”这个称呼,多少有点冤枉。他之前几十年,中国电影里的男性偶像都长这样。赵丹、孙道临、王心刚等在不同时期被称为“中国最帅男明星”的演员,也基本符合“奶油小生”的特点,只是历史把这个头衔交予了唐国强。而这个头衔的诞生,也与高仓健有着莫大的关系。

  1979年,全国最火的两部电影,一部是日本的《追捕》,另一部就是云集了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的《小花》。这是两部完全不同的影片:一个是冷面大叔,一个是奶油小生;一个是惊险刺激的警匪追捕,一个是千回百转的“妹妹找哥泪花流”。由此也诞生了男女两批偶像。两片的女主角陈冲、刘晓庆、中野良子(真由美扮演者)无差别地成为了中国人的偶像,影响至今仍在;而两片的男主角由于差异实在太大,还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关于“何为男子汉”的大讨论。

  当时年轻的中国姑娘甚至发出了“寻找高仓健”的呼声。著名剧作家沙叶新为此顺势推出了一部话剧《寻找男子汉》,讲述女主角在中国寻找高仓健那样的硬汉的故事。著名作家王安忆女士当年20多岁,他就曾撰文力挺高仓健:“我是很崇拜高仓健这样的男性的,高大、坚毅、从来不笑,似乎承担着一世界的苦难与责任”。

  中国电影在高仓健之后才大规模出现硬汉、丑星

  高仓健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中中国银幕上的男性形象。自从唐国强被冠以奶油小生这个略带嘲讽的头衔后,中国影视行业从选材到表演也迅速转向硬汉化。例如姜文曾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但未被录取。后来谈到这段经历时,他说:“那时候北影的男生都是按照高仓健的标准招收的,我自然不在范围之列。”之后姜文遂刻意塑造自己的男子汉形象,这才有了《红高粱》里那位顶天立地的“糙老爷们”。

  高仓健当时还有一个粉丝,他就是刚刚考入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前咸阳国棉八厂工人张艺谋。以至于20多年后,早已贵为国际名导的张艺谋为高仓健量身定做了一部电影《千里走单骑》,圆了与偶像一同拍一部电影的梦想。高仓健形象特点,一为硬,二为丑。当然不是说高仓健相貌丑陋,而是相比之前以漂亮、干净为主的审美取向,他显得糙了一点。冯巩、吕丽萍曾演过一个小品,冯巩对怀着孕的妻子吕丽萍说:“咱孩子出生第一眼可得看个帅哥,你看我长这么丑,就因为第一眼看的是高仓健叔叔。当时跟我一个产房的还有赵本山、陈佩斯、梁天……”

  这个小品当然是为了搞笑的,可也能看出某种审美趋势。高仓健之后,张丰毅、姜文等一批硬汉小生,和陈佩斯、葛优、梁天等一批“丑星”相继出现,极大丰富了中国银幕的男性形象。简而言之,当时的中国女性早已厌倦了正经、刻板的男性,觉得高仓健哪儿都好,那么无论在哪方面像他,都能受到一部分人的喜爱。甚至高仓健这个名字也在无意中暗合了当时中国女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梦想:有个高大、健硕的丈夫,有着谷堆满仓的生活。

  高仓健与英雄时代同步远去 世界留给了暖男们

  而如今,高仓健的时代早已过去。近十年随着“韩流”的侵袭,使中国女性对于男人的审美有回潮之势:肤白、声柔、情深、意长、棱角不分明。看看十年前走红的F4,再看看近年来走红的“都教授”金秀贤、李敏镐等人,似乎一切可以用在奶油小生身上的形容词,都可以扔给他们。唯一不同的是用词的变化:三十年前的唐国强们被称为“精神”,十年前的F4们被称为“酷”,如今的金秀贤们被称为“暖、萌、花美男”。

  这种对男性审美的变化,或许来自英雄时代的终结——生活逐渐富足后,男人再无需英勇。与其仗剑走天涯,不如委身桌碗旁。曾对高仓健无比崇拜的王安忆后来也说过这样的话:“我对男性的理解越来越平凡了,我希望他能够体谅女人,为女人负担哪怕是洗一只碗的小小的劳动。须男人到虎穴龙潭救女人的机会似乎很少,生活越来越被渺小的琐事充满。”

  远在天边拯救世界的硬汉,不如近在眼前可以捂手的暖男。这样的审美取向已经逐渐变为择偶标准,深深刻在了年轻一辈的中国女性心中。“韩流”也只不过用华丽的外表把这种心理包装了一下而已。高仓健去世,似乎可以标志着一个硬汉时代的终结。对他的怀念或可持续几天,然而终究不会扭转中国女性的审美情趣。在这个暖男遍地的世界,“都教授”还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女性的梦中情人,直到被下一个大众偶像取代,就像当年高仓健被人逐渐淡忘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