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疑云:为什么唐睿宗李旦主动要求当太上皇?

2018-01-11 21:50:08 首页

景云元年,七月,李旦任用了一个人做中书令,那人就是昔日李显麾下的六大高手之一,姚崇。

姚崇,实在是个聪明的人。

他没有如张柬之等人一样糊里糊涂地成为无谓的牺牲者,也没有像燕钦融一样对牛弹琴般地忠直死谏,而是选择了避让,直到发现值得效力的人才出头,正如《水浒》中的一句话:这一腔血要卖与识货的。姚崇,终于找到了识货的,但眼下他还要再经历一场风波。

羽林军是个很令人挠头的机构,这批军人,几次政变都有参与,保卫皇宫靠他们,争夺政权也靠他们,所以掌握羽林军是至关重要的。李旦令老四李隆范、老五李隆业分别担任羽林军左右卫大将军,以控制禁军,老三李隆基则被立为皇太子,总制禁军左右万骑。

老李家一门都掌握了军权,李旦本以为这样很安全,却怎么也未料到,朝中大臣们有意见了。大臣们认为,李旦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李旦能上台,无非倚仗二人,即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现在局面刚刚安定,公主和隆基兄的手下都在互相攀比功劳大小,如果两方发生争端,而李隆基的兄弟们都掌握着禁军,则可能会再次发生流血,大臣们这些年见的血太多了,见怕了。

于是大臣们就去见中书令姚崇,姚崇也觉得大臣们的话在理,便向李旦建议,让太平公主带着她的手下去洛阳,让李隆基的兄弟们去外地当刺史,没了权贵争霸,这世界就太平了,京师也就安全了。

李旦是个没主意的人,他也就糊里糊涂地把姚崇的话和李隆基、太平公主讲了,结果这俩人都炸了,说姚崇这不是在离间我李家众人的关系么?让他滚!

姚崇就这么地,又被贬为刺史,不过他以后还会回来。

那么姚崇和大臣们所担心的对不对呢?

还真对。

太平公主当初为什么要帮李旦?还不是因为和韦后、安乐公主争权么?那么现在韦后等人翘了,她太平公主却还是个公主,她不甘心,她知道李旦和李显一样,是个很容易对付的人,所以她想把握住李旦这个哥哥,进而慢慢地掌握大权,控制朝政,最后来个咸鱼翻身,成为女皇,说白了,她还是很想走武则天那条路的。

在刚刚胜利的时候,太平公主是高兴的,骄傲的,无敌的,她一跃成了当朝最尊贵的人,朝堂上的女人里,没了韦后,没了安乐公主,没了上官婉儿,只剩她太平公主一人,她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件军国大事,她推荐的人,必定当上三品大员,江南、四川、广东等地的特色古玩,只要她想要,都会络绎不绝、不远万里地送到她手里,仿佛进贡一般,她的田园资产更是不可胜数,全国州郡的官员都在巴结她,不断送来各种名贵的东西,使她富可敌国,至于男宠,更是想要就要,连西域的胡僧都给她做了面首。

但不久,她就不再那么高兴了,因为她发现自己除了身份显贵、财富应有尽有之外,竟很难再向前迈一步,她距离那个天下至尊的角色只差一步,但那一步却似乎遥不可及,想迈出去无比艰难,怎么会这样?

因为有李隆基。

这个皇太子,这个聪明的皇太子,果毅的皇太子,掌权的皇太子,在妨碍着她,在盯着她,在限制着她,使她十分不爽。

怎么办?干掉他。

晚辈李隆基,太平公主是他的姑妈,现在曾经慈祥的姑妈,要对小辈下手了。

她手下有几把刷子,分别是:

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中书令萧至忠、户部尚书李晋、太子少保薛稷、左散骑常侍贾膺福、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等。

这几把刷子里,最有能量的,就是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中书令萧至忠,都是大官,当朝二品,宰相。而最有实力的,则是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掌握军队,有枪。有权又有枪,太平公主就准备对李隆基下手了。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还没等下手呢,又出事了——李旦不愿意做皇上了。

怎么呢?

他这辈子,见了太多的兄弟残杀、母子相食,他的小心灵承受不住了,他觉着皇位这个玩意,不是个好东西,凡是争夺皇位的,成功也罢,失败也好,都没好下场。皇帝这东西,他是越来越不稀罕,同时对帝位也越来越怕,他巴不得赶紧回到老家,高高兴兴安安静静做个富家翁算了,远离是非场所,远离血雨腥风,远离刀枪剑戟,远离AK47,他想退休。

于是他就下旨了,大概意思是,我老人家实在不是个当皇帝的料,我这江山,本来就是我儿子李隆基拿下来的,既然是他拿下的,就由他来坐好了,我光荣退居二线。

这才当皇上几年啊,就不干了,太极元年七月,李旦传位于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李隆基坐武德殿,处理朝政。其实李旦比李显要聪明,他至少还知道能吃几碗干饭,就因为这点聪明劲儿,他被后世尊为睿宗,睿智的睿。

李旦让位了,这一来,太平公主可就急了狗眼了。

如果是一个李旦,那很好对付,此人和他哥哥李显一样,都是不长进的,在性格上被武则天毁得不轻,但太平公主万万没料到,李旦颇有自知之明,竟突然让位了,换成李隆基登台了,这可坏了,完了,死了,李隆基做了皇帝,自己的女皇梦到哪里做去?那岂不是要郁闷一辈子?老娘我从武则天时代就开始盼,盼了一辈子了,最后狗咬尿泡子一场空?那能行么?坚决不答应!

于是太平公主找到窦怀贞等人,下令,我要马上政变,立刻开火,我不能等下去了,再等下去,等李隆基在皇位上把屁股坐热乎,什么都晚了,所以列位,立马给我准备干事儿。

太平公主,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想那李隆基,本身就是干政变这一行的,能不明白军队的重要性么?人家连哥哥带弟弟都安排在羽林军中了,里面能没个眼线么?虽然你太平公主也有亲在军队里,但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经过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保密措施,这么毛毛草草、急三火四地就想把李隆基搞下课?太小看李三郎了。

所以她这边刚一有动静,李隆基那边就得到消息了,有人密告:太平公主要反!

政变也好,兵变也罢,最要紧的,就是个快字,冷不丁地一发动,突然置对手于死地,这是兵变专家们常用的方法,只要速度快,有效率,哪怕是平日里威风八面的领导者,到那时候都没辙,只能束手待毙,如威风凛凛的赵武灵王,也就这么死在儿子手里,秦二世胡亥,也就这么死在赵高手里,南朝宋齐梁陈,也就是这么换朝代的,甚至后世的西安事变,也是如此。

所以“快”这个字至关重要,而李隆基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自然知道这把戏该怎么玩。

他毫不犹豫,秘密召集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集结亲兵三百余人,各骑快马,直奔长安城北门,羽林军见新登基的皇帝到了,都赶紧跪下接驾,李隆基并不多说,长驱直入北军,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正被堵在军中,他俩还没想好怎么应对,李三郎一声令下,二人被皇帝亲兵拿下,羽林军们不知怎么回事,面面相觑,李隆基痛数二人图谋不轨,俄顷斩之,枭首于军中,这场尚未发动的兵变,至此化为虚无。

太平公主的另两个亲信贾膺福、李猷当时还正在上班呢,李隆基率人直入其署,当场拿下,斩之,萧至忠、岑羲二人正去上朝,也被捉拿,斩首,窦怀贞得知,惊惧自杀。

太平公主打死也没想到,自己的人这么快就全了账了,还没等动手呢,手下这帮人就全被突突了,而且是那样迅速,她吓得直跑,跑到山里去了,可山里的条件实在是艰苦,她就逃进庙里,同和尚们住一起,然后呢,暗中派人潜入长安联系她哥哥李旦,说哥哥呀我知道你最疼我了,救我一命罢。

李旦都已经做了太上皇了,军国大事都交给李隆基了,他本来挺疼爱这个妹妹的,也挺感念这个妹妹的,要不是这太平妹妹以前一直护着,可能自己早被韦后一党给咔嚓了,可对比起来,他在立场上还是选择了自己的儿子,毕竟,儿子是亲生的,儿子就算做了皇帝,那还是儿子,还是不会害自己,可太平公主做了皇帝就很难说了,况且李旦对武则天时期女性专权的局面也感到厌烦了,从骨子里讨厌那个令男人战战兢兢的时代,他也不愿再回到那个时代,因此,他面对太平公主的乞求,说:“朕将高居无为,自今军国政刑一事已上,并取皇帝处分。”

完蛋了,太平公主完蛋了。

太平公主得到这个答复,心也凉了,她走出和尚庙,回到自己的府中,既然已经死定了,还有何可怕?人就是这样,只要还有一线生机,他就挣扎,一旦知道结果了,反倒平静。

太平公主被赐死于家中,继武则天时代之后的,唐朝最后一个有希望执政的女性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