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四大将之一曹彬:平灭后蜀南唐的开国重臣

2015-02-20 11:27:10 首页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开国名将,在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

  曹彬是郭威妃子郭氏的外甥,后周显德五年,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严于治军,尤重军纪。乾德二年率军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率水陆军10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雍熙三年,宋分兵三路攻契丹,他为东路军主将,因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至岐沟关被契丹军击败,致宋军全线溃退,降右骁卫上将军。后复起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宋真宗即位复任枢密使。死后谥号武惠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那时候,曹彬跟随宋太祖赵匡胤南北征战,后来迁居太丘,落户永城。赵匡胤命令大将曹彬率领重兵驻扎太丘,主要是把守商丘东南睢河要塞,控制汴河至淮北一线的中心地带,形成对江淮的进攻之势。曹彬屯兵太丘后,和几个儿子在太丘城里居住。

  曹彬经常在太丘城里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军事部署。睢河南岸是部队演习的操场,曹彬亲自操练军士,针对江淮河流众多的特点,曹彬专门成立一支水军,每天在睢河上操练,水军进步很大,斗志高昂,得到了赵匡胤的赞成和表彰。

  北宋开宝七年,曹彬率军征伐江南,在长江北岸关于如何渡江,存在很大争议。曹彬认为可以在江上搭载浮桥过江,但有不少大将表示反对,认为长江江阔水深,自古无搭浮桥渡江成功之事。曹彬力排众议,认为浮桥切实可行,于是便在长江采石矶上搭浮桥,大部队一举通过了长江天堑,打败了南唐军队,曹彬得到一致称赞。曹彬率领的宋军主力在开宝八年(974年)围攻南唐国都金陵,采用长时间围而不击的策略,使城内人心涣散,军心瓦解。南唐大将朱令赞顺长江来救都城,曹彬命令避实击虚,虚张声势,用障眼法将长江沿岸树立长木伪装成帆樯桅杆,布成疑兵,以迷惑敌人。果然朱令赞中计,迟疑不决,徘徊不前,曹彬趁机发起攻击,大败敌人。

  在进攻南京城的前夕,曹彬突然得病了,诸位将领前去探望。曹彬说:“你们向我做一个保证,我的病就好了。”大将们说:“做什么保证呢?”曹彬说:“你们攻打金陵,必须向我保证,不准无辜杀人,不准掠夺财物。”将领们纷纷做出庄重的承诺,于是曹彬的病很快就好了。攻克金陵后,将领们都严守纪律,遵守承诺。宋太祖表扬曹彬说:“你屡用奇谋,而又不妄杀一人,真良相也。”给予重奖。

  北宋乾德年间,曹彬向宋太祖赵匡胤建议用假途灭虢之计,进攻后蜀。赵匡胤依计而行,命令宋军兵分两路征伐四川。曹彬率领的部队所向披靡,首先攻破后蜀的三峡防线,然后与另一只宋军会师成都,后蜀灭亡。曹彬平定蜀国后,凯旋而归,有些将领携带金银财宝和美女,而曹彬却携带了几箱图书,军中闲暇,曹彬经常手不释卷,勤奋读书。

  公元999年曹彬病逝,葬于太丘睢河南岸。明代嘉靖年间的《永城县志》记载:“宋武惠王曹彬墓在太丘集西北,其茔方一里许。”明清永城县城的乡贤祠里,刻有祭祀曹彬的名字。曹彬的后代在永城子孙繁衍,民间有“十三门曹”之说,皆是曹彬后代。时间虽已过去千年,但峥嵘的历史依然闪耀着余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