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11:59:16 首页
随着电视连续剧《武媚娘传奇》热播,武则天的传奇故事引人入胜,但大家是否知道,武则天还是一个象棋迷呢?
不少体育史料中都提到,在洛阳坐天下的武则天是个象棋迷,证据是宋代讲史话本《梁公九谏》中的第六谏,说武则天某晚梦见与大罗天女下棋,“局中有子,旋被打将,频输天女,忽然惊觉”。第二天早朝,武则天问狄仁杰怎么看。狄仁杰反对女皇立武三思为储,于是说:这个梦不吉利,“局中有子,不得其位,旋被打将,失其所主”,现在太子庐陵王(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被贬到房州,正是“局中有子不得其位”,所以陛下才会做这个梦。
狄仁杰借此事力劝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这盘梦中之棋功莫大焉。
唐代是中国古代游艺史上的鼎盛期。当时,围棋、投壶、马球、蹴鞠等不仅在国内流行,而且向外输出到了日本、朝鲜等地,象戏也迈出了贴近现代象棋的一大步。
唐代对象棋贡献最大的,无疑是《玄怪录》的作者牛僧孺。牛僧孺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两朝宰相,著名的“牛李党争”主角之一,他做过伊阙县尉、河南尉、河南节度使和东都留守等,在河南居官时间颇长,闲暇之时象戏怕是第一娱乐,除了著下对后世影响巨大的《玄怪录》,牛僧孺还被认为是将“炮”引入象棋的第一人。元代僧人所著的《藏经·佛祖历代通载》记载,古时神农氏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创制了象棋。
说牛僧孺是创制人有些夸张,改革者倒真有可能。随着科技发展,重要武器的出现,的确可能会对模仿战争场面的象棋带来变化。唐朝已经有了以机发石的攻城器械,比如《新唐书·李密》中提到的“将军炮”,当时的炮字还是“石”字旁,而后世的象棋里,的确保留了石字旁的炮。
不过,唐代象戏中究竟有没有炮仍有疑问,缺乏文物佐证,《玄怪录·岑顺》中也没有提到炮。到了火器被广泛应用的北宋,包括炮在内的七种棋子,已经全部出现在了棋盘中。
“楚河汉界”宋代引入象棋
北宋是公认的象棋定型期,在宝应象戏的基础上,出现了与今日体制、规则相同的象棋。洛阳、开封曾出土过基本完整的宋代瓷胎和铜质象棋子;2013年,禹州神垕镇中心发现了宋元明连片窑址群,大堆的瓷器残片中,也发现了一枚或为宋代的“卒”。
北宋第一位象棋谱学家是洛阳人尹洙,人称河南先生,著有多部棋谱,围棋、象棋都爱。他写了一本书叫做《象戏格》,后来《郡斋读书志》中也有此书,不过改名为《象棋》,这本书创下一个纪录——我国文献史上最早有姓名可考的象棋谱。
后人根据《象棋》推断,北宋流行的象棋玩法并不止一种,但最主流的已经是棋盘纵九路、横九路,棋子包括将、士、象、马、车、炮、卒等32枚。宋代棋子的正面是字,反面是图案,“将”是坐着的将军,腰悬长剑;“士”是女将或宫女,上着戎装,下穿裙子;“象”是一只大象;“车”是带有飞轮的辎车;“马”是飞跃的马;“炮”是飞石;“卒”是手执长矛的士兵。
炮最初是石字旁,现代火炮的前身是投石机。
与今天相比,尹洙所记录的象棋只缺了“楚河汉界”。
众所周知,“楚河汉界”在今天荥阳的广武山上,公元前205年前后,刘邦与项羽在此相互攻伐多年,形成拉锯后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史记》记载,“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历史就这样使鸿沟成了“楚河汉界”。
洛阳围棋博物馆收藏的青石棋盘,从纵横10×9道的纹路以及士象所走的斜线看,与今天的象棋棋盘完全一样。
“楚河汉界”是什么时候进入棋盘的呢?北宋洛阳“二程”之一、理学家程颢写过一首《咏象戏》:“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宫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争闲。”诗中提到“河”与“刘项”,说明程颢见到的这种象棋已经有了界河,北宋末年,李清照设计的一种象棋和打马棋两用的棋盘图纸上,界河也是存在的。
但北宋象棋玩法很多,界河尚非定式,象棋完成“大一统”后,“楚河汉界”才普及开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