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其实很奇葩:兵马未动之前,先造战地厕所!

2015-03-19 11:36:49 首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军队如何处理士兵们的排泄物是个老大难,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是古时候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事,之后是粮草未动、先建厕所了。

  在19世纪之前,行军时军人找个隐蔽处蹲下,或站于树前墙后方便,并无“痾法”可言。到了19世纪中叶的克里米亚战争,英国国防部才成立卫生委员会,其工作之一是制订“行军厕所手册”,内容主要是军厕必须设于溪流之上,若在干地,必须每天撒硫磺、硫酸盐和氯化物,以杜绝蚊虫乌蝇滋生,并杀菌防范传染病。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军队均有卫生兵,驻扎时他们在与厨房相反方向的地方修建临时厕所,行军时则在扎营外围挖深坑,上架木架让士兵坐于木条上解决。在战场上,通常在战壕之旁另辟分支,作为干厕,即使厕沟较战壕稍深(战时随时撤走,所以也没有时间去掘深坑),遇到天降大雨,排泄物就会溢满,甚至流到士兵藏身的壕沟里。据统计,一千名军士平均每天排八百磅大便和三百加仑小便,大部队的排泄物更是难以想象。如果遇到战况胶着状态,士兵须长期死守战壕,卫生条件极端恐怖。有战场指挥官下令用改良火水罐之类的器皿当马桶,等到贮存大量粪便时另挖沟渠,而且必须有防弹设备,以防秽物被敌军炮弹击中,而致四溅污染全军。

  二战时军营的军厕已经现代化,但行军时方便之所仍很原始。“战争的艺术”虽然年年进步,但是处理军士排泄物的方法,一直进展不大。军队因排泄物堆积而招惹传染病以至被禁上战场,甚至导致整队解散的新闻也时有发生。海军处理粪便稍微方便一些,直接倾倒入汪洋大海便眼不见为净。空军比陆军还麻烦,飞行前的食谱虽尽少纤维并仅进适量饮料,但机上人员内急时仍很尴尬,有时还非常惊险,据说还有F16战机机师因脱裤大便而撞机的记载。飞机和直升机都在座位下方设胶管与机员下阴连结,大便的设计就不得而知了;而有了女机员,这些设计就更加复杂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