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秘史:女皇武则天娘家那些难以启齿的丑事!

2021-09-26 15:35:26 首页

  《全唐诗》里收录了武则天的一首诗——《从驾幸少林寺》,全诗如下──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旂。

  日宫疏涧户,月殿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这首诗,很多书中就当作一首普通的游记诗来讲,认为和武则天所作的《游九龙潭》等诗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其实不然,这首诗并非一般的游记诗,前前后后藏着不少的故事。《全唐诗》集中,此诗的前面有一篇序:“睹先妃营建之所,倍切茕矜,愈凄远慕。聊题即事,用书悲怀。”这里面的说的“先妃”,并不是隋朝唐朝宫中的妃子,如果是她们,武则天犯不着“倍切茕矜”地感伤。这个“先妃”,指的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杨氏死后,武则天让皇帝追封其父武士彟为太原王,所以她妈就成了“太原王妃”。

  武则天的妈杨氏和她老爹武士彟乃是半路夫妻,武士彟原配妻子叫相里氏,生有武元庆和武元爽两个儿子。杨氏是43岁时嫁给武士彟的,所以很多人怀疑杨氏从前也嫁过人,此事史实中无可查考,但在那个普遍早婚的年代,很难想像有43岁才考虑嫁人的老处女!

  武则天她妈虽然年事已高,但生起孩子来却丝毫不含糊,短短几年内接连生下了三个女儿。其中第二个女孩就是武则天。不过,可想而知,武则天降生时,杨氏肯定非常失望,因为接连生的都是女儿,她太需要一个儿子来给自己撑腰壮势了。岂知,这个小小女婴,后来能成为统治整个帝国的皇帝,虽然她没有看到那一天,但杨氏生前就被封为“荣国夫人”,尽享荣华富贵,她也该满意了。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死得比较早,他前妻的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当时早已长大成人,对杨氏这个后妈和武则天姐妹等十分凶恶。武则天当上了皇后以后,这哥俩按礼制也沾上了光,虽然没有当大官,但也算得上“中官”:一个是“司卫少卿”,一个当了“宗正少卿”,都是四品官。

  有一次,杨老太太摆了酒宴和这哥俩一起聚一聚,杨老太太想起旧事,忍不住出语含讥讽说:“颇忆畴昔之事乎?今日之荣贵复何如?”──还记得原来那些事吗?如今你们却当上官享上了荣华富贵,这又怎么看呢?

  其实,这样的话,苏秦功成名就后当年也问过他嫂子:“何前倨而后恭也?”为什么当初那么横,现在这样恭敬我?当时苏秦的嫂子趴在地上,脸贴着地,说得倒是老实话:“见季子位高金多也。”──现在见小叔子您权位高又有钱了。

  然而,武则天这俩后哥哥却不服,全然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居然大言不惭地说:“俺哥几个当官,是靠功臣子弟的恩荫,哪里是皇后的关系。”杨老太太听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她立马进宫告诉了武则天。

  武则天的心肠是非常刚硬的,所谓“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很快让不知“死”字怎么写的这哥俩领教了一下她的铁腕儿。一封诏书颁出,这哥俩立马远远贬走,这还不算完,到了贬所不多久,这哥俩就被人干掉了,武则天和她妈终于出掉十多年来埋在心头的恶气。而且,武则天此举一箭双雕,还在高宗面前赢得了任,因为皇后乱政,往往从任命自己的娘家人开始,外戚掌权,朝廷是很忌讳的。武则天亲手干掉自己的“哥哥”,别人不知其中恩怨,都觉得武后竟然“大义灭亲”,很是公正贤良,于是更得高宗宠爱。

  然而,后来的一些事情,武则天却不让她妈欢喜了。武则天的姐姐被封为韩国夫人,早年嫁给贺兰越石,生有一子一女,儿子是非常漂亮的帅哥贺兰敏之,女儿封为魏国夫人。韩国夫人早早就死了老公,成了一个风流俏寡妇。她姐姐这个拥有成熟风韵的骚寡妇领着嫩花一般的女儿经常出入宫闱,很快就把高宗给勾搭上了。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就算是自己的亲姐姐,武则天一样不能容忍。很快,韩国夫人就不明不白地死去,魏国夫人这只小狐狸很快也喝下了暗中下毒的肉汤,七窍流血而死。武则天又玩一手“一箭双雕”的把戏,嫁祸于自己的两个叔伯哥哥──武怀良和武怀运,将他们全都“咔嚓”了。弄死武怀良什么的不要紧,反正武家这些人对杨老太太一贯不礼貌,但弄死杨老太太的大女儿韩国夫人和外孙女魏国夫人,杨老太太心中肯定也非常不乐意。所以,这时候母女间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

  此时,杨老太太的亲人中,除了武则天这一脉外,就剩下了其姐韩国夫人留下的儿子贺兰敏之了。过去评书里常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贺兰敏之作为杨老太太的头一个外孙,自然是倍受宠爱。当然,从道理上来说,杨老太太的外孙不仅仅有贺兰敏之,武则天生的李弘、李贤李显李旦也都是她的外孙。然而,这四个外孙是龙子皇孙,常在深宫之中,老太太想疼也见不着面啊。加上贺兰敏之父亲早亡,所以杨老太太对他的宠爱是无以复加的。

  贺兰敏之继承了武家的美貌基因,长得“风情外朗,神采内融”,是个眉目如画的翩翩美少年。武则天看在自己母亲的面子上,一开始并没有为难他,对他非常照顾,让他改姓武,袭位周国公,入弘文馆修史,俨然是武家的唯一继承人。但是这小子属于标准的“有娘生没爹教”的那种人,早年丧父失教,加上杨老太太如同贾母疼宝玉一般地溺爱,不免性情狂妄乖张,四处胡作非为。

  贺兰敏之的母亲和妹妹都死在了武则天的手下,他不可能不明白这一切。《资治通鉴》中曾记载过,高宗曾提起他妹妹魏国夫人暴死的事情时,贺兰敏之伏地大哭,虽然没有明说是武则天所为,但武则天却早起了警惕之心,她说道:“此儿疑我。”贺兰敏之心中满怀怨恨,但他毕竟年小幼稚,他采取的一系列报复行为,还是类似于顽童的恶作剧,主要就是一个目的──让武则天生气。

  当然,说是有点像顽童的恶作剧,但贺兰敏之搞得这些事绝不是砸几块玻璃那么简单。首先,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已和杨思俭的女儿订了婚,杨思俭的女儿出身高贵,又美貌出众,是京城中有名的大美人。正在她即将成为太子妃时,贺兰敏之却找机会将她强奸了。虽是未过门的妻子,但李弘也大丢面子,不得不另选裴氏女为妃。这还算罢了,贺兰敏之居然又将手伸向武则天的心肝宝贝──她最宠爱的小女儿太平公主。虽然事后,武则天公布他的罪状时,只说是他“逼淫太平公主随从宫人”,但稍有头脑的人都明白,这只不过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如果只是强奸了太平公主的随从宫女,在那个时代也算不上什么大罪,所以贺兰敏之做得最要命的一件事就是奸污了当时只有八岁的太平公主。

  这时武则天再也无法容忍了,她狂怒之下宣布了贺兰敏之的五条大罪,除了上述那两件事外,还有三件是:

  一、武则天曾从宫里拿出锦缎,让贺兰敏之用来造佛像为杨老太太追福,贺兰敏之自已挥霍掉了。

  二、在杨老太太丧事期间,贺兰敏之不穿孝服,狎妓听乐。

  三、和自己外祖母杨老太太有苟且之事。

  我们现在来看,前两条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罪,不过在古时最重丧仪孝道的时代,也是相当“违法”的。当然,最为骇人听闻的就是贺兰敏之和自己的姥姥有“奸情”的罪状,这几乎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实在有点让人难以置信,更令武则天难以启齿。

  但想想看,武则天也是七八十岁时依旧和二张这两个如花少年左拥右抱着在缠绵,不免也有点相信武则天和她妈在这方面确然天赋神禀,不可以常人之理度之。而且此事是从武则天的口中说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件事的话,武则天恐怕也不会故意编造这种事情。这事说来对她母亲以及她自己的声誉都是影响很不好的。之所以将这些丑事全抖出来,我觉得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武则天当时太气愤了,一定要将贺兰敏之这个无行浪子置于死地而后快。

  我们知道,贺兰敏之是她姐姐韩国夫人唯一的儿子,韩国夫人又和高宗有一腿,如果罪行不够份量,高宗肯定要念着旧情,对贺兰敏之网开一面,加上群臣再一劝阻,甚至抬出杨老太太这个大招牌来,那么贺兰敏之很可能就会从宽发落。因此,武则天不惜将这个无行浪子的所有丑事都抖搂出来,尤其说明,他对自己的外祖母根本就不孝。武则天既然下了如此的决心,那贺兰敏之的下场就没有什么悬念了,他很快被贬到广东去,到了韶州,立刻就被早已得到秘旨的人用马缰勒死。此时是咸享二年的六月份,离杨老太太逝世的日子还不到一周年。

  咸亨三年(672年),唐高宗和武则天驾临少林寺。正像诗中写的那样,武则天来此处,不单单是来游玩,对她来说更重要的是来看一看为亡母杨氏在此建的一座塔。这塔计划建有十层,称为下生弥勒佛塔。有句俗语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也说明在佛家中造塔是非常有功德的事情。武则天来了后,见塔依然没有建好,思及母亲生前的种种好处,不免心中悲伤。诗中最后那句“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用的是这样一个典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汉·韩婴《韩诗外传》)

  或许在生前,武则天和母亲杨氏因为种种事情也有很多不愉快,但是现在杨氏死了,她生前最疼爱的外孙贺兰敏之也被武则天杀死,虽然贺兰敏之是个恶贯满盈的小坏种,但武则天内心想起来时肯定对死去的母亲有所愧疚。武则天一向心如铁石,但是对于自己的母亲,她此时的心却也像普天下的女儿家一样柔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