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11:59:41 首页
我国古代的职官制度中,为了表示官员的地位与勋劳,除授予有实职的官衔外,往往还授予一系列荣誉性虚衔,而古人又特别重视这些虚衔,在署名时,常常把实职官衔和一系列荣誉性虚衔全部罗列于姓名之前,形成一大串,使人眼花缭乱。
今天咱们就一起盘点下古代官员的种种品级官阶的由来。
1、品:
品是用以表示官员级别高低的标志,起源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官僚选择制度。当时将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9等,以备选用,称“九品”,后来将在职官员的尊卑也分9个等级,亦称九品。北魏时期又进行了更细致的区分,把每品分为正与从,第四品以下的正与从又各分上与下,把最初的9个等级发展成30个等级。其排列顺序为:
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从九品上、从九品下。
这种等级区分,隋唐以后各代仍被沿用,直至清末始废,只是各代略有差异。唐、宋时期的武职,从第三品起分上、下级,形成武职32个等级。隋代和清代只保留九品之中分正与从的办法,正与从不再分上下,且文职与武职相同,形成整齐划一的从正一品到从九品的18个品级。金代较为特殊,把第三品到第五品的正与从各分为上、中、下三级,形成42个品级。元、明两代与金代基本相似。
官员的品级与实任官职一般都相互对应。以清代为例,内阁大学士为正一品,六部尚书或总督为从一品,各省巡抚为正二品,布政使为从二品,知府为从四品,直隶州知州为正五品,知县为正七品,县丞为正八品,主簿为正九品,典史为从九品。在封建社会里,只有九品之内的官员才称“官”,也称“流内”,九品以外的办事人员称“吏”,也称“流外”或“未入流”。品级较高而任实职较低的官员称“行某某官”,品级较低而任实职较高的官员称“守某某官”。
2、阶
阶是一种无实职实责,专门用作标明官员品级高低的荣誉称号。在我国古代职官制度中,每一个品级都有一个相应的称号相匹配,统称“品阶”。例如清文阶官正一品称光禄大夫,从一品称荣禄大夫,正二品称资政大夫,从二品称通奉大夫等。
品阶之名称始于唐代,后各代沿用,至清末始废,只是各代的名称略有差异。古人对品阶称号十分重视,在泰山现存的碑文中,其名款之前常常冠以“某某大夫”、“某某郎”等品阶称号,以示荣耀。
3、勋
勋亦属于无实职的荣誉虚衔,始于唐代。唐代除了规定了一套品阶名称外,又利用过去的散官虚衔搞了一套专为授予有功勋僚的荣誉虚衔,称为“勋”,受勋者称“勋官”。
北周时,本以勋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至唐始定制,共12级,称“十二转”。其名称顺序是: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最低的武骑尉称第一转,最高的上柱国称十二转。《木兰诗》所称“策勋十二转”,即授木兰为上柱国的意思,是级别最高的勋官。唐以后的五代及宋、金、元各代,皆沿袭了唐代的勋官制度,其名称也基本相同。明代把勋官分为文勋与武勋,武勋分十二转,其名称与唐代同。文勋分十转,其名称顺序为:左柱国、右柱国、正治上卿、正治卿、资治尹、资治少尹、赞治尹、赞治少尹、修正庶尹、协正庶尹。
勋官的十二转,相当于阶官的正二品至从七品。清代废除了勋官制度,把勋与爵合而为一。
4、爵
爵即爵位,亦属无实职的荣誉虚衔。在所有表示官员地位高低的虚衔中,爵的起源最早。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郑注:“禄,所受食;爵,秩次也。”可见“爵”就是贵族官僚的等级。现在可以确知的最早的爵位等级,出于战国时的秦国。商鞅变法时,把过去的爵位加以整理,明确规定为二十级,由二十级至一级分别是:彻侯、关内侯、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其中第一级至第八级为民爵,第九级至第二十级才是官爵。秦始皇封泰山松为“五大夫”,即秦爵的第九级,为官爵之最低级。汉代的爵位只有王、侯两级。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恢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并沿用了汉代的县侯、亭侯等名称。隋唐时的爵位分八等,同汉代一样,只有皇子才能封王、异姓功臣只能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给予爵位以后,一般不增加物质待遇,只有在爵位之后再加上“食实封若干户”,才有一定的收入。五代、宋、金、元时期的爵位基本如唐制。
清代的爵位分两个系统,一是皇族的爵级,分十等;二是皇族以外的爵级,分为九等。
5、公与孤
公与孤即“三公”与“三孤”,是我国古代最高级荣誉虚衔。
三公,起源很早。据载周代就有两种三公:一种是太师、太傅、太保,一种是司马、司徒、司空。周代的三公是否是后来所称的三公还不能断定。“三公”之制到西汉才真正明确,以朝中执政三巨头丞相、太尉、御使大夫或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而以太师、太傅、太保作为三公的虚衔。自此以后,太师、太傅、太保一直作为最高荣誉虚衔,直到明清。
三孤,即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少”,起源于汉代。《通典》解释为:“孤,特也,言卑于公,尊于卿。”可知三孤是仅次于三公的荣誉虚衔。
西晋以后,又把汉代的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的官职发展为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和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种荣誉虚衔,统称“东宫六傅”。此后的北魏、北齐及隋唐以后各代相沿不变。这样自隋唐以来,我国历代都有公孤系列的12种荣誉虚衔。这些虚衔无实职,无官属,无定员,只作为高级官员的加衔。其中地位最低的是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相当于正二品。但无论何种高官,包括正一品大员,初次加公孤衔,一般仍需从东宫六傅的最低衔开始。由于太子称东宫,故“东宫六傅”又称“宫衔”,太子太保称宫保。清代对加宫衔的官员均称宫保,如称光绪年间四川总督丁宝桢为丁宫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