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立储之谜:为什么要建立秘密立储的制度

2018-01-11 21:30:57 首页

  在反映清王朝历史的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皇帝驾崩后,众大臣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取出先皇所书遗旨:“皇×子著立为皇太子。”于是新的皇帝诞生。这便是秘密立储制度。清朝为什么要建立秘密立储的制度呢?   有人说,清朝皇帝的传位制度与历代不同,既不一定传位给长子,也不预立太子,而是实行一种秘密的立储制度。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在清朝,秘密立储制只不过是皇位传位制度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清朝十二个皇帝中,采用秘密立储方法选定的皇帝只有四位: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其余八个皇帝是通过其他继承方法登上皇位的。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将清朝某个时期实行的传位制度视为整个清王朝的传位制度。

  清初太祖、太宗及世祖时期,传袭皇位实行的是贵族公推制,即由女真的王公贵族们共同商议,推举一位杰出人物来继汗位或皇位。如太祖努尔哈赤就是由当时的八大和硕贝勒商议推举出来继汗位的。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也通过贵族公推继承皇位。皇太极死后,在王公贵族各不相让的情况下,福临(清世祖顺治)被推举为各方一致接受的新皇帝。贵族公推制有一个好处,就是产生出来的皇帝都是当时条件下最为优秀的人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是如此,福临虽然即位时年仅八岁,但摄政王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也都是当时最优秀的,而福临长大后也不辜负其母孝庄太后的教诲,成长为一位比较出色的帝王。

  顺治去世前,指定皇三子玄烨继位,就是康熙皇帝。康熙曾实行过太子制,但最终失败,在他临死前,指定皇四子胤禛继位,就是雍正皇帝。这两位皇帝都是由皇帝遗命而登上皇位的,这种传位方式称为皇帝遗命制。皇帝遗命制虽然由皇帝一人指定,但事先还是经过与王公贵族以及皇太后等人的协商,康熙最后指定接班人时还命大臣每人各写一张字条,将各人认为合适的人选写在上面,在参考其意见的基础上,最后才圈定一人。

  其实清朝建立以来,在皇位传承上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前朝的经验固然可以借鉴,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嫡长制虽可避免兄弟之争,但不能保证选优;太子制则容易引起皇室内部倾轧,骨肉相残。因此,怎样立储、怎样传位,也是皇帝深感伤脑筋的一件事情。清初是其建立政权、平定叛乱、恢复经济、巩固统治的关键时期,但皇权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即使像康熙这样英明的皇帝,也被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弄得心力交瘁。于是,雍正帝即位后,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

  秘密立储制度的创立,令所有向往天禄、有心皇位的皇子都心存希望,时刻努力用帝王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而且,由于诸皇子之间没有明确的竞争目标,也不容易结成以某几个皇子为核心的政治势力集团。这个办法虽然仍无法彻底消除统治者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但它毕竟削弱了这种斗争的激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血腥残杀。因而从雍正以后,争夺皇权的斗争变得平和了许多,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权术和计谋的较量。秘密立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既有利于在皇子中选优,又避免皇子们争夺储位,从而保证皇位继承的相对平稳过渡。然而,秘密立储制也有其致命的缺陷:从贵族政治的角度讲,它将原先的一点点民主也废除了,变成皇帝一人独断,在加强皇帝集权的同时,却容易削弱皇权赖以存在的统治基础;况且事实证明皇帝一人的判断往往是不正确的,它容易被一些表面假象所蒙蔽,或以皇帝个人的偏好为标准选择接班人,以至发生选人不当的不可挽回的过失,一旦选人不当,便不仅给清王朝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也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伤害。比如道光、咸丰,都可以说是秘密立储不成功的例子。从这个意义上说,秘密立储制比起贵族公推制和皇帝遗命制来说是个倒退,当然,咸丰以后的懿旨立储制(由太后做主择立皇帝)就更是大倒退了。

乾清宫“正大光明”巨匾,这四个字是顺治御笔亲书的。 立储的谕旨密封在锦匣内,就放在这块巨匾后面。

  乾隆也曾两次用秘密立储的方法立储。一次是他刚继位不久,选立皇次子永琏为储君,没想到永琏三岁就死了;第二次是1773年,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嘉庆继位后因君主名讳改名为颙琰)。以后的嘉庆、道光也均以此法立储。到了咸丰时,一方面因国事纷扰,另一方面咸丰仅有一子,所以无须秘密立储。同治光绪均无子嗣,不需要立储,秘密立储制度遂告终结。

  无论是通过秘密立储还是通过其他方法继承皇位,都有一个“金凤颁诏”的仪式。即先由礼部鸿胪寺官在紫禁城太和殿奉接皇帝诏书(圣旨),盖上御宝,把诏书敬放在云盘内,捧出太和门,出午门,置于黄舆内,然后鼓乐高奏,礼仪隆重,由礼部官员送上天安门。天安门的城楼大殿前正中设立宣诏台,由宣诏官宣读诏书,文武百官按等级依次排列于金水桥南,面北而跪恭听。宣诏毕,遂将皇帝诏书放在一只木雕金凤的嘴里,再用黄绒绳从上徐徐降下,城楼下的礼部官员跪接诏书,再用黄纸誊写,分送各地,宣示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