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日军的奇葩发明:自行火炮谁用谁倒霉

2018-01-11 21:34:13 首页

  自行火炮(self-propelled gun)是同车辆底盘构成一体自身能运动的火炮。自行火炮越野性能好,进出阵地快,多数有装甲防护,战场生存力强,有些还可浮渡。自行火炮的使用,更有利于不间断地实施火力支援,使炮兵和装甲兵、摩托化步兵的战斗协同更加紧密。自行火炮主要由武器系统、底盘部分和装甲车体组成。自行火炮除按炮种分类外,还可按行动装置的结构形式分为履带式、轮胎式和半履带式;按装甲防护分为全装甲式(封闭式)、半装甲式(半封闭式)和敞开式。全装甲式车体通常是密闭的,具有对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防护能力。
  
  由于自行反坦克炮多用于伴随坦克进攻和作战,所以又称 “强击炮”。继德国之后,苏、英、美等国也研制发展了与德国相似的强击炮。自行火炮越野性能好,进出阵地快,多数有装甲防护,战场生存力强,有些还可浮渡。自行火炮的使用,更有利于不间断地实施火力支援,使炮兵和装甲兵、摩托化步兵的战斗协同更加紧密。

      自行火炮(日军称“自走炮”)是一种安装在车辆底盘上,能自行运动的火炮。日军在二战后期发展出一系列自走炮,但日本既没有好的底盘,也没有高性能火炮,因此日军自走炮部队战绩寥寥,其作战过程堪称“悲剧”。

  二战后期的菲律宾战场,日军的牵引式火炮机动能力差,打不了几炮就会招来美军飞机“打靶”。日军组建了一支独立自走炮大队派往菲律宾,运输自走炮的船队于1944年11月25日抵达菲律宾的林加延港后驶向马尼拉。然而,美军航母正在攻击马尼拉,日军运输船队被美军舰载机发现,4艘遣输船全被击沉。独立自走炮大队还没上战场,就沉入了海底。

  独立自走炮大队覆灭让日军痛心,但日军并未改变策略。很快,一支装备3门自走炮的自走炮中队组建完成。该中队1944年12月31日抵达林加延港,第二天,美军飞机夺袭林加延,1门自走炮随被击沉的运输船沉入海底。在随后与美军的战斗中,自走炮中队伤亡不断,剩下的两门自走炮也先后丧失。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由于自走炮中队携带的粮食和补给相对比较充足,一些溃散日军居然抢劫了他们,致该部队陷入断炊惨境,不得不就地解散,人员各自逃生,最终只有几人逃回日本。

  此外日军在菲律宾战场上还有一支老牌自走炮部队——机动炮兵第2联队。该部队在与美军的战斗中也减员严重,自走炮或被缴获、或被击毁,日军“悲剧”的自走炮作战最终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