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史上殷仲堪升任荆州刺史的内幕是什么?

2015-06-02 15:19:04 首页

  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十月,荆州刺史王忱逝世。当时荆州刺史的人选却还没有定下来,东晋都城在建康,而荆州和扬州就是京师的根本,是军事重镇。上可往西川,往下可至江南江北,地势十分重要。正因如此,朝廷中许多有权势的大人物都争着走自己的门路去找。孝武帝心中很想让王恭来当这个刺史。但没有作最后的决定。而最后却是殷仲堪去担任。

  当时殷仲堪还在门下省任职,资历还浅的很,名望也并不高,没有谁会认为他会成为封疆大吏。还没有颁布诏书的二十天里,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知道是谁,尤其是王珣,三天两头就去问、找到的人就是殷仲堪。王问:“西镇为什么还没有任命呢?”殷说:“已经作了安排,有人选了。”王珣说:“到底是谁?”殷仲堪等他一个个地问过去了之后,都回答不是。王珣问完了所有人,特别开心,因为就是没问自己,他笑着说:“是不是我啊?”因为在当时所有人选当中,他也算热门人物之一,一来,因为自己是尚书仆射,二来其他人都不是,那还能有谁啊。所以心中就认定一定是自己了。但殷仲堪却否定了他:“好像也不是。”就在那天晚上,终于颁布了,竟是殷仲堪!王珣和自己的心腹说:“哪里有黄门侍郎去当荆州刺史的?这样重要的地方,竟然让这样的一个人去担任!哎,恐怕国家就要灭亡了啊。”

  为什么身为黄门侍郎的殷仲堪竟然能越级升官呢?固然是因为他是皇帝亲近的人,恐怕更重要的是有别的原因吧。在梁释宝唱比丘尼传一中讲道,殷仲堪的任命与桓玄和妙音有关。事情是怎么回事呢?这则记载并没有记入史册,也没有记入学者们的笔记,但认真考究却和事情完全吻合。上面是这样记载的:妙音,不知道哪里人,也不晓的其他的事情,只知道晋孝武帝时期,常常和太傅王道子和晋武帝谈天说地。一时名声大噪,朝廷内外有才有情的人都和他结交,门庭若市。是名副其实的大红人。

  当时桓玄在江陵,曾经被王忱狠狠地伤了自尊。王忱当了荆州刺史的时候,整顿地上下井井有条。桓玄在江陵,本是没有冲突,但是桓玄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王忱就看不惯,常常贬得他一无是处。桓玄曾经拜访他时,没有让人通报,直接乘着轿子就进去了,王忱就用鞭子抽他的轿子门,桓玄也生气了,王忱却也不留,两人就这样结怨。等到王忱死了后,孝武帝又想让王忱的族人王恭去担任荆州刺史,桓玄向来就忌惮他。而殷仲堪当时只是个黄门侍郎,而且也是志大才疏,比较容易驾驭,就想推荐他。于是就派妙音去办这件事。

  孝武帝见妙音时就问:“荆州缺刺史,外面的人说谁能当?”妙音说:“贫道是出家人,怎么能随便谈论世俗中的事情呢?不过听说外面的人都说没有人能比殷仲堪更合适了,因为大家都认为他是个考虑事情长远的人,而这正是荆州刺史必须具备的一点。”孝武帝想想也觉得是,于是就确定让他来代替王忱。从此殷仲堪的权势就如日中天,无人能及,天下震动。

  荆州地处长江上游,向北可以控制胡虏,是东晋的屏障,历来都是重臣坐镇。孝武帝也是为国家百年大计着想,想让王恭来担任,但是考虑到没人能接替王恭,所以就问妙音外面的传闻,而桓玄的计策得以成功,也是抓住了这点。至于最后殷仲堪养虎为患,并最终身死国灭,王仆射的话也不幸言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