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日战争的开端:埃及成功越过天堑巴列夫防线

2015-11-04 17:53:33 首页

  巴列夫防线是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以色列为了长期占领西奈半岛而修筑的防线。这条防线构筑在苏伊士运河东岸,长170千米,纵深7千米,以沙堤为基础,加高至20多米。沿线构筑了20多个据点,每个据点由3-4座碉堡组成一个碉堡群,周围设有铁丝网,并埋有地雷,还配备机枪、火炮、坦克,结筑成一个强大的火力网。

  为了长期守住这一战略要地,于1969年以色列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先后耗资数亿美元,在苏伊士运河东岸构筑起正面宽约175公里、纵深长约10公里的防御体系。在这个防御体系中,最令以军骄傲的是在运河边上构筑起的一条沙堤阵地。这条号称“沙阵”的防御阵地是以色列人的一大发明。它与陡峭的运河连成一体,平均高度约25米,重点防御地段高60多米。防线建成后,以色列国防部长达扬在参谋长巴列夫陪同下亲自前来视察。巴列夫大肆吹嘘这条防线的神奇功效,鼓吹它没有半点纰漏,可谓固若金汤。达扬听后十分高兴,特别是对神奇的“沙阵”,更是赞不绝口。为表彰巴列夫的功绩,达扬当场就把这条防线命名为“巴列夫防线”。

  防线北起弗阿德港,南至苏伊士湾,全长175公里,纵深30-35公里,总面积5000平方公里,耗资2.38亿美元。该防线由三条平行防线组成:第一线为苏伊士运河及河东岸,河堤下埋设了油管,战争期间点燃,可将运河变成一片火海。沿河筑有20米厚的沙堤,堤后筑有30多个前沿支撑点,支撑点前为铁丝网和地雷区。第二、三线分距运河十几、二十公里,筑有11个核心堡。核心堡一般为半地下的多层建筑,以钢筋水泥作骨架,顶部由铁轨和装在铁网内的石块砌成,厚4-5米,可经受重磅炮弹和炸弹的直接攻击。

  核心堡由若干个碉堡组成,其中一个为旅指挥所,有的为重炮阵地,有的为弹药和后勤物资仓库,堡内有住房、指挥室、了望哨和射击阵地,储有可供一个月以上的粮食和弹药,碉堡间有堑壕相连,战斗中可互相支援。 为防备埃及的进攻,以军还创造了一种秘密武器:火障。所谓火障,是在每座碉堡下面,埋有一串石油桶,用管道相连接。只要一按电钮,喷油机会把石油喷到运河水面,电发火装置将其点燃,河面就会燃起熊熊大火,整条运河成为一条火障。

  无须赘言,“巴列夫防线”成为埃及收复失地的最直接障碍。埃及人要复仇,就必须找到攻克该防线的办法,而要攻克“巴列夫防线”,最关键的环节是要攻克“沙阵”。为此,埃军设想出挖洞爆破的办法,即令渡河的工兵在沙坡上用铁锹挖出数个大洞,填入炸药后迅速撤离,然后引爆炸药,打开缺口。但是,试验表明,这个设想根本行不通。因为,沙是流动的,很难挖出洞来。况且,开辟一条通道,需要清除将近1500立方米的沙土,而每次炸药掀走的沙土量不超过30 0立方米,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借助于人工或推土机,大约需要60人和1台推土机连续工作6个小时。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时之间,众多埃军高级将领面对以军的“沙阵”束手无策,深感焦虑。 1971年6月,一名年轻的埃军工程兵提出了“以水克沙”的绝妙对策,即使用高压水龙喷射沙堤。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实验表明,高压喷射一立方米的河水,就能冲掉一立方米的沙土;如果大量使用高压水龙,则可以在短时间内打开以军的防御阵地缺口。听到汇报后,埃军上层采纳了这个建议,并立即从英国和德国进口了450台最先进的高压水泵。

  1973年10月6日,埃军向以军发动突然袭击。当天下午,经过一番猛烈的炮火准备,8000名埃军突击队员乘坐橡皮艇和水陆两用车迅速渡过了苏伊士运河。上岸后,一部分突击队员按照既定的作战方案,集中预先购置的高压水泵,集中“水力”向以军的“沙阵”射击。顿时,“沙阵”化为“ 泥阵”,以军阵地上泥沙滚滚。仅仅用了5个小时,埃军就顺利开辟出了60多条通道。接着,埃军后续部队沿着开辟的通道,发起猛攻。以军根本无力抵抗,节节败退。

  由于以军依赖的“沙阵”基本没能发挥作用,埃军的作战行动持续还不到24小时,仅仅伤亡208人,就彻底摧毁了以军两个旅兵力把守的“巴列夫防线”,使以军参谋长巴列夫连同他的“巴列夫防线”一同成为后人的笑料。

  目前在原巴列夫防线的一些地段,仍保留着当时的一些工事供人们参观游览。特别是在距伊斯梅利亚10公里处的夏杰拉高地,那里曾是巴列夫防线中段前线指挥所,现已改为战争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