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轶事:神宗皇帝读苏轼词 称:他还是爱我的

2015-11-16 16:34:55 首页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出自北宋文豪苏轼之手。在词的正文之前,苏轼交代了写词的时间——“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和写词时的状态——“欢饮达旦,大醉”,并且点出写词的用意——“兼怀子由”。

“子由”是苏轼弟弟苏辙的字。

苏轼写《水调歌头》时身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而苏辙在河南任推官,在中秋这个传统的团圆佳节,苏轼十分牵挂不在身边的苏辙。

这首《水调歌头》风格雄健,内容清新,富于想象力,水平远远超过之前的中秋词。宋代胡仔说,自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写出之后,就没人读其他人的中秋词了。

有研究者认为,这首《水调歌头》并不仅像苏轼在字面上那样写中秋随想和怀念兄弟,还有更深的含义。词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是中秋月夜的想象,实际上是苏轼对当时朝廷上的情况、意图的询问。

而“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则是苏轼表示自己虽然想回到朝廷所在的开封去,但又怕新旧党相互争权倾轧,是自己难以容身。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首都开封广泛传唱这首《水调歌头》。神宗皇帝问现在外面流传哪些词,太监抄了这首《水调歌头》呈上。

当读到“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时,神宗皇帝叹息道:“苏轼到底还是爱皇帝的。”

此时,苏轼因罪被贬到黄州(黄冈市)任团练副使已有五年,于是神宗皇帝命令将苏轼由黄州改到离开封较近的汝州(今河南临汝)任职。

据宋代人李治的记载,苏东坡这首《水调歌头》流传后,当时便有一些词人模仿词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形式填词。

例如词人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中的“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南宋时,金国的词人赵秉文按苏词的风格也填了一首《水调歌头》。词中模仿苏词的名句惟妙惟肖,更难能可贵的是又不失自己的意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