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简介 翁卷的作品赏析

2016-09-05 10:05:40 首页

  翁卷是南宋诗人,字续古、灵舒,乐清人(今天在浙江),是“永嘉四灵”之一。其生卒年没有详细的记载,且一生仅仅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没有及第,后来就再也没有涉足科举考试,一生都是一介布衣。翁卷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翁井二儿子翁隽,翁卷一生为了生存漂泊四方,在很多地方居住过,如温州、江西、福建、湖南等地。翁卷生活的年代,是江西诗派衰败的时候,江西诗派是以资书以为诗,其特色是拼凑典故,显得十分生硬且文学价值不高。而翁卷及其他三位永嘉四灵都对江西诗派甚为不满,所以他们开始从晚唐的诗歌着手,追求新意,走上贾岛等人的“苦吟”之风,所以他们的作品多以奇闻名。南宋时期的戴复古对翁卷的诗恨死仰慕,而刘克庄认为永嘉四灵的诗只求快速的追求贾岛的诗风,而质量却和贾岛差的很远,但是他对翁卷的诗却另有一番评价,认为其“非止擅唐风,尤于选体工”。翁卷的作品不多,但是其中一首《乡村四月》却是为大家所熟知。

  翁卷还特别擅长山水田园的诗歌,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却很传神,后人称赞其山水诗,可以画成山水画,可见其山水诗的灵动之气。而且由于翁卷长期在社会下层生活,所以他对民风民俗相当了解,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不少反映社会、关注百姓疾苦的诗歌,如《东阳路旁蚕妇》中对养蚕妇人辛苦生活的描写,相当入木三分。翁卷晚年隐居在一个山林中,在那里搭建茅屋,休闲自得地写诗、生活,去世的时候是六十多岁。

1.png

  翁卷(wēngjuàn)是南宋的诗人,字灵舒,是当时“永嘉四灵”中年龄最大的。代表作有《四岩集》、《苇碧轩集》等。其名字的读音一直备受争议,尤其是“卷”这个字,卷在字典中一共有三个读音,分别是juǎn、juàn、quán。卷作juàn读音的时候,有四种意思,第一种是可以弯曲和卷成筒的书画,可以组成词语长卷,画卷等;第二种是书籍的篇章,可以组成上卷,下卷,第一卷等词语;第三种是考试用的纸张,如考卷,试卷;第四种是机关里分类汇总的档案,如案卷。卷作juǎn读音的时候,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动词,把东西裹成圆筒形,如卷尺,卷起来;第二种意思是裹着带动,如卷入;第三种名词,值得是裹成筒形的东西,如烟卷,纸卷等;卷作quán读音的时候很少通“拳”。后人根据卷字的几个读音来推测翁卷的读音,其过程是这样的。quán读音基本可以排除,因为用的是在太少了。第二个读音juǎn,有人找出依据因为翁卷字士灵舒,故人取字的时候大都会取反义词,所以翁卷的字和juǎn这个读音的意思是相反的,所以应该读juǎn。但是扎起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中记载翁卷字是续古,应该做延续古风的意思解释,所以应该念juàn,而且卷字做书卷的意思讲的时候,就单单写为“卷”,所以这种说法和钱钟书在书中的记载被广为接受,翁卷名字中的卷字就作juàn来读了。

  《野望》是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创作的七言绝句,选自《苇碧轩诗集》根据题目可以看出,这是在诗人眺望野外的时候有感而发而写下的诗歌,诗中描绘了清秋野外的湖光山色,诗人悠闲自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带给读者无限的艺术享受。作为一首单纯的写景的诗歌,作者在诗中填入了他偶然发现的错位的风光,给全诗添加了无穷的乐趣。诗歌的第一句就点名当时的节气,是秋天了,秋天给晴天的水带来了一阵寒意,这是一句很笼统粗略的概括,作者并没有详细说明什么,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的想象空间。第二句诗人便呼应题目,开始向远处眺望,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是“无数峰峦远近间”,大大小小的山峰层峦叠嶂,与上一句一起描绘出一幅,秋日山水图,如同半浓半淡的泼墨画一样,极其赋有意蕴。

  诗歌的下面两句和上面两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为诗人已经向远处眺望过了,作者就突然萌发了向身边,由上而下欣赏美景的念头。先是写了诗人登山,到山顶向下俯视山下刚才看到的秋水,结果自己却被水中青山的倒影给吸引了,“忽见水底见青山”带有一丝顽皮的感觉,体现诗人愉悦的心情。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是我们每个人都碰到过的事情,只是别人都没有注意,而被诗人给观察到了,和“无意插柳柳成荫”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作者的惊喜与自得之情也一并跃然纸上。

  《山雨》是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创作的七言绝句,根据诗歌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写山中下雨的小诗。诗歌的前两句写下雨前的山景,诗歌的后两句是写下雨后的山景。整首诗构思奇特,诗中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情趣和作者怡然自得的恬适,充满着“永嘉四灵”诗歌的特色。这首诗从开头到最后,作者全部采用虚写的手法,写出别人未看到的生活中的美,充满着灵动之气。诗歌的前两句写了山间夜晚的景色,月色皎洁,没有行云和雷声,虽然描写的极其简洁,但是却突出了山中生活的幽静与舒适,同时也包含作者心情很好的意思,若是心情不好,哪里还有心情看月亮和行云,早就觉得寂寞难耐了,所以作者是非常自得的。

2.png

  诗歌的后两句突然将情景转到第二天,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见到小溪里的潺潺流水,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昨天夜里也没听到打雷,也没有乌云密布。这是为诗歌末一句“只是他山落雨来”作下铺垫,最后一句和小溪里的潺潺流水是互为因果关系,因为山中下雨了,山中的雨水流入小溪,所以小溪才会有水,而不直接写下雨,这样的结构安排可谓是巧妙之极。这首诗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上先写晴,而故意不写雨,看似和题目岔开的有点远,其实是作者为了突出这是山里的雨儿不是平常我们在平地上见到的雨,有乌云,有雷鸣,所以作者特意做了这个巧妙的安排,来体现他浓厚的生活情趣,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