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汀笔下的拿破仑战争:对英国海军赞誉有加

2016-09-18 16:07:02 首页

  拿破仑战争从1793年一直延续到了1815年,期间只有1802年-1803年之间的短暂和平,五分之一的英国家庭被卷入其中,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农民和工人,银行家和织工,乞丐和艺术家,作家和读者……战争影响到了每个人。

  在简?奥斯汀的小说,战争永远不是直接呈现的,而是以曲笔隐含的背景出现在那些精致的象牙板上,奥斯汀的一家与战争有着直接的关系,她的哥哥亨利是牛津郡民兵的军官,后来成了军需承包商。她家的几个亲戚都在当地知名的志愿兵。奥斯汀曾经幽默的讽刺皇家陆军军官的红制服对女性的吸引力。《傲慢与偏见》写中:驻扎在麦里屯的那个民兵团就要开拔了,附近的年轻小姐们立刻一个个垂头丧气起来。几乎处处都是心灰意冷的气象。在失望的小姐之中丽迪雅·班纳特是其中的幸运儿,她听说自己可以到军队聚集的布莱顿去,立刻就开始“遐想着她就坐在这样的一个帐篷里,至少和六个军官在同时柔情蜜意地调情”。

  如果说奥斯汀对陆军的印象不太好,那她对海军则偏爱有加,奥斯汀的两个哥哥,弗兰克和查尔斯都在海军服役,《曼斯菲尔德庄园》里范妮对哥哥的思念肯定有奥斯汀本人的真情实感(“在七年的时间里,妹妹给他写的信最多”),当时的读者很多估计都有范妮和哥哥威廉那种久别重逢的喜悦经历:马车她的企盼中欢快地来到了。既没有什么虚礼,也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来耽搁相见的时刻,威廉一走进屋来,范妮便扑到他身边。

1_2010110110011947j5K_meitu_1_meitu_31_meitu_32.jpg

  在《曼斯菲尔德庄园》里奥斯汀还描写了战时繁忙的朴茨茅斯港口,可能都是奥斯汀个人经历的某种描述,在给哥哥弗兰克的信中,奥斯汀提到正在写的小说,问他是否介意借用他所在军舰的名字,用于小说人物的军舰,那正是威廉服役的“画眉号”。奥斯汀在书中说,那无疑是正在服役的最漂亮的轻巡洋舰。

  在奥斯汀最后一部作品《劝导》中,着力描写了一群海军军官。在奥斯汀的笔下,他们不仅拥有巨额的财富,较高的政治地位,同时他们的外貌,气质也受到了众人极大的赞赏。故事的背景,正是拿破仑战争结束了,“天下太平了,有钱的海军军官就要回到岸上。他们都要安个家。”凯林奇大厦的房客克罗夫特将军参加过特拉法加战役,后来一直住在东印度,男主人公温特沃思上校8年前只是一位贫穷卑微的副牧师,但是参军让他发了家,如今有了二万五千镑的财产,赫赫功绩又把他推上了很高的职位,他不再是个无名小卒。至于他为什么能从西印度发了财,奥斯汀无需解释,当时的读者都能心领神会。

  奥斯汀还在《诺桑觉寺》这部写于1789-1799年的小说中,让小说中的恐怖和现实中的恐惧交叠在了一起。当时正处于食物短缺,暴乱频仍,银行破产的时期,1800年英国颁布《综合条例》,宣布工会违法,工人与资本家的冲突加剧,而爱尔兰时常爆发起义,当时的英国还谣传不久法国部队就会入侵英伦。《诺桑觉寺》里的凯瑟琳·莫兰带着严肃的口吻说道:“我听说,伦敦马上要出骇人听闻的东西。”这话主要是对蒂尔尼小姐的,蒂尔尼小姐不觉大吃一惊,她马上联想到了骚动,然后她的哥哥解释说:你谈到伦敦会出现恐怖,任何有理性的人马上就会意识到,这话只能是指巡回图书馆的事,可我妹妹却这么理解,她立即设想到圣乔治广场上聚集了三千名暴徒,袭击英格兰银行,围攻伦敦塔,伦敦街头血流成河,第十二轻骑兵团是全国的希望所在,它的一个支队从北安普敦召来叛乱,英勇的弗雷德里克·蒂尔尼上尉率领支队冲锋的当儿,楼上窗口飞下一块砖头,把他击下马来。

  即使是简,这个被称为避世主义的作家,也无法离开那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