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首征日本败因:惧日本武士勇猛导致误判

2016-09-20 10:46:12 首页

  公元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女真人赵良弼为国信史出使日本,一方面传递国书,另一方面进行战略侦察。

  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三月,赵良弼由高丽再至日本大宰府,要求进京面见国王,大宰府西守护所拒绝,不得已回国。同年六月至京,忽必烈召见,询问出使日本情况,称赞其不辱君命。

  赵良弼将他在日本逗留时对日本君臣爵号、州郡名数、风俗土宜等的考察呈上,忽必烈征询他对用兵日本的意见。赵良弼说:臣居日本将近一年,睹其民俗,狠勇嗜杀,不知有父子之亲,上下之礼;得其人不可用,得其地不加富。赵良弼认为:舟师渡海,风险浪阻,祸害莫测;勿将有用之民力,填无底之洞;不可进攻日本。

  这是赵良弼经过调查,得出的较为现实的结论。但是忽必烈迷信武力,不纳良言,开始组织元朝大军渡海伐日,这是东亚古代一次非常罕见的大规模跨海两栖登陆战。

  至元十年四月,忽必烈趁耽罗岛林衍起事反对高丽王统治之机,派元军驻高丽统帅忻都、洪茶丘和高丽将军金方庆,率军攻入耽罗岛,控制了日本与南宋间的海上通道。就在这一年的二月,苦战6年的南宋襄阳失陷,南宋朝廷准备在江淮地区做最后的抵抗。

1001464832.jpg

  忽必烈召忻都、金方庆等回国,向高丽王传达忽必烈的造舰命令:共造舰900艘,其中大舰300艘,可载千石至四千石;拔都鲁轻疾舟(快速舰)300艘、汲水小船300艘,定于正月十五日动工,限期完成。六月,900艘按高丽船式建造的军舰完工,上报世祖。忽必烈任命征东都元帅忻都、右副帅洪茶丘、左副帅刘复亨,统率蒙汉军20000人、高丽军5600人,加上高丽水手6700人,计32300人,于八月出发。

  这是一支由蒙、汉、高丽三种部队组成的联军。联军的核心蒙古部队,经过著名统帅忽必烈的训练,军纪森然,英勇善战。部队的组织在当时亦较先进,每十人、百人、千人、万人各为一个战斗队,每队设长一人率领。千人队为兵力的基本单位,任命武功卓著的将领为队长。元军进攻的战术较日本先进,日本史书载:

  击鼓鸣锣,杀声震天。日军战马惊恐不安,跳跃打转,当武士拨转马头冲向敌人的时候,已被敌人射中。蒙古矢短,但矢根涂有毒液,射上即中毒。敌数百人箭射如雨,长柄矛可刺进铠甲缝隙。元军排列成队,有逼近者,中间分开,两端合围,予以消灭。元军甲轻、善骑马,力大,不惜命,豪勇自如,善于进退。大将居高处指挥,进退击鼓,按鼓声行动。在后退时,铁炮中装铁弹,随着火焰喷出,四面烈火,烟气弥漫;其声凄厉,心碎肝裂,目眩耳聋,不辨东西,被击毙者极多。

  元军的武器和战术,日本武士从未见过,因而在初次接战中,损失不小。当年在征伐世界的过程中,蒙古军的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反过来看当时日本武士军队的情况:

  日本武士部队的基础是守护地头制(庄头制)。这是幕府时期形成的兵制。守护,是掌握某一地方兵马大权的最高行政长官;地头,是管理公私土地进行征税的官吏,对其所管理的土地拥有警察权。他们按其管理的土地面积大小,蓄养私兵。这种私兵叫做“家人”(族人、家人)、“郎党”(家臣)。家人是守护、地头一族的世仆,在需要时即成为武士队伍的骨干。郎党类似汉、唐的部曲,是第一线的战斗员。这种以主从关系构成的部队,组织巩固,不易溃散,散可以重聚。家臣以死于君主马前为荣,因此,战斗力颇强。但是,这种队伍是各自为战的,指挥不统一,偏重于一骑对一骑的单打(即一骑打),因此战斗时几乎是混战、无组织无纪律,不易指挥,无战术可言,因而从整体上说战斗力是弱的。日军尚未经过大战的洗礼,没有系统的战略战术理论,还只是正规军队的雏形。

  第一次战争日军“伏尸如麻”

  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军十月三日从高丽合浦(今镇海湾马山浦附近)出发,十月六日占领对马岛;十四日傍晚攻入嘉定壹岐岛;十六日逼近肥前沿海岛屿及西北沿海带,元军没有在此处登陆,而是将军力直接指向博多湾大宰府。

  元军进攻对马岛的消息,十七日才送到镰仓;到二十二日,镰仓幕府方知对马岛为元军占领,而这时,元日第一次战斗已经结束。日本朝廷和幕府对元军的入侵,没有任何具体部署和指挥,战斗主要在大宰府少贰藤原经资的指挥下进行。

  十月十九日,元军舰队进攻博多湾,杀散海滨守军,占领今津一带。此处地形不利于大部队展开作战,且距大宰府尚有一日行程。因此,当晚元军退回船上,准备次日进攻大宰府。二十日晨,元军展开登陆战,一部元军从博多湾西部百道源滨海一带登陆。头天晚上已在此布阵的第一线指挥藤原经资所率500名骑兵,并没有趁元军登陆半途邀击。而是在元军登陆整顿好队形后,方始按日本会战的惯例,由主攻部队放射“鸣镝”,表示进攻开始,然后由一名武士单骑搦战,驰在前边,大队骑兵随后冲杀。日本武士对元军的战术,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当日本骑兵队伍逼近时,元军鼓声齐鸣,喊杀声震天,硬弓短矢,喷射火焰的大炮轰鸣,日本武士心惊胆裂,战马惊恐不前,被元军分围合击,死伤严重。百道源战场日军“伏尸如麻”。蒙古军征服世界,以少胜多,靠的就是协同作战能力强。

  另一部分元军攻入百道源西部的赤坂高地,肥后武士菊池二郎武房率武士130骑与元军展开战斗,藤原经资所率武士部队,按一族一门的战斗组织形式,轮番与占领赤坂高地的元军殊死战斗,终于迫使这部分元军向鹿原方向后辙。战后,肥后武士竹崎季长以自己参加战斗的经验和目睹实况为基础,绘画《蒙古入侵绘词》一卷,为研究元日战争留下了比较逼真的史料。

1341504442w.jpg

  鹿原及鸟饲一带的元军,继续登陆,扩大占领地盘。日本北九州各地武士一队一队轮番进攻元军。尽管武士军队人数不少,但就每一队武士说,都较元军为少,因而死伤惨重。

  这时,另一部分元军从博多湾东部箱崎方向登陆,占领岸边松林,从背后夹击与百道源军作战的日本武士。该地守军大友赖泰的武士队伍经受不住夹击,向东南方向撤退。由于他们的撤退,使与百道源元军作战的日军腹背受敌,被迫也向大宰府水城方向撤退。

  二十日,元军与日军鏖战一整天,近傍晚时候,占领了博多湾箱崎等地。日军被迫全面撤退,但元军咬住不放,尾随着日军节节紧逼。元军作战指挥刘复亨为了更好地指挥,从高坡走下,骑马前进,被日军前线指挥藤原景资发现,他立即引弓搭箭,将刘复亨射落马下。元军统帅受伤,进攻势头受挫,加之天已黄昏,遂停止进攻。

  元军统帅忻都召集会议讨论第二天的军事行动。经过一天的奋战,元军对日本武士的勇猛战斗,颇有惧意,而且一队队参战的武士部队很难准确地估算其数字,以为数倍于元军。同时,元军虽然占领了滩头阵地,但死伤不少,兵疲矢尽,且统帅受伤,这些都对元军统帅忻都产生了影响,使其不能正确判断战争双方的形势。高丽军将领金方庆比较冷静,他看到当时的战争形势对元军有利,认为只要坚持苦战,将可攻取大宰府,保住阵地以等援军,所以他建议:“我军虽少已入敌境,人自为战,即孟明焚舟、淮阴背水计也。”但忻都否定了金方庆的正确意见,说:“小敌之坚,大敌之擒。策疲兵入境,非完计也,不若班师。”忻都决定,全军撤至船上,明日班师。当夜,大风暴雨突降,元军不熟悉博多湾地形,船触礁者极多,忻都连夜率军冒风雨撤退回国。

  元军侵日的第一次战争,就这样结束了。史载,元军未回者约13500余人,为侵日元军的半数。这并非都死于战斗,主要死于风暴。

  日本全国祈神并加强军备

  第二天,日军在大宰府水城列阵,却不见元军进攻,派出侦察人员始知,博多海里已无元军船只,元军撤退了。

  元军遭暴风袭击、人溺船毁连夜遁走的消息传入京都后,幕府、朝廷、公卿大臣、武士和人民,无不认为是天佑。因此,全国上下开始了祈神运动。一酬谢神佑,二祈使元军勿来。

  元朝征日,是军事爱好者非常感兴趣的一件事。但是这方面的介绍极少。历史学者宋宜昌对中日双方的史料进行过非常完整的研究,甚至专门与日本学者进行过探讨,他的这份资料非常少见珍贵,是国内最全面的,摘录在此以飨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