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到底是否存在?这些证据足可以证明

2017-03-01 15:58:57 首页

  看商周时期的历史就有这么一个感觉,能在商周历史上留名的人几乎百分百都是贵族,都是大有来头的人。以周朝为例,最多的是周天子本家的姬姓,还有的 是功臣,比如姜太公,还有就是先代贵族,尧舜禹夏商的后裔,地位低的人根本不可能留下名字。即使是周之外的其他部落,能够留名的也是他们部落的贵族。举个 例子,秦国的先祖秦非子给周天子养马,秦非子虽然干的是粗活,在当时也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活,他的前几代有在商朝做大臣的,叫飞廉,飞廉的祖先就是伯益,大 禹的助手,被夏夺了首领之位的那位。

1.jpg

网络配图

  我说这么多就是想说,古代能留名的基本都是贵族,而且很难假冒。贵族肯定不会去冒充别的家族,奴隶想冒充尧舜禹的后代根本没有机会,一是没人追随,二是当时教育落后,奴隶连尧舜禹的名字估计都没听过。夏朝虽然被商朝灭亡,但是当时对待先代的贵族和子民并没有像后来那么残忍,而是给他们封一块地,让他们可以祭祀祖先。历史上有以下个封国是与夏朝有关或者是夏朝后裔建立。

  第一个,杞国。杞国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自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二十位国君。直到西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史记》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杞 国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县一带,后来迁到今山东省新泰,后又迁至昌乐、再至安丘一带。 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只是由于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 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孔子生活的时代虽然离夏朝灭亡虽然也有1000年了,但是毕竟之前只有一个商代,而且古代发展缓慢,最起码确定夏朝确实存在是很容易的。不然的话,孔子也不会去杞国问夏礼。

  第二个,曾国。是夏产帝少康给最小儿子曲烈封的诸侯国,商,西周、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姒姓诸侯国。在传世的文献虽不见以“曾”为名的,但见以“缯”和“鄫”为名的诸侯国两个都是在商朝就有青铜器的姒姓诸侯国。 商代山东出土多件曾姬壶曾侯鼎。鄫 国位于山东临沂,春秋时期被莒国(今临沂莒县)所灭,鄫国很多人迁移至鲁国,他们的子孙为了表示不忘故国,就把原来的姓氏“鄫”去掉“邑”旁,变成了曾。 孔子的弟子中就有两个大人物是鄫国贵族,增点(曾皙)和他的儿子“宗圣”曾子(曾参)。曾子就是夏朝的后裔,曾子也是今天曾氏的先祖之一。若说没有夏朝, 曾姓人氏肯定不同意。另外湖北地区也有一个曾国,有很多文物出土。

2.jpg

网络配图

  第三个,越国。越国的知名度就很高了,越王勾践最为人熟知。越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馀。越国曾经非常强大,灭掉了吴国。越国在春秋末被楚国所灭。此外,由于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因为无论是明君大禹和中兴之君少康(即杜康,发明酿酒),还是亡国之君夏,都很有名,在商周时期就被人们经常提起。比如伍子胥夫差灭越国时,就曾拿少康灭亡有穷氏来告诫夫差。如果夏朝不存在,那这些流传了几千年的话从哪里来?

  第四个,褒国。在汉中地区,褒国最早的首领与大禹一起治理洪水,因功获得封国,历经夏商周三朝。褒国为了赎罪献给周幽王一个美女,褒姒,导致西周灭亡。晋 朝法显和唐朝玄奘去天竺取经,回来各写了一本游记,分别是《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就成了印度研究本国当时历史的唯一参照。元朝周达观随外交使团去了 一趟柬埔寨,周达观回来写了本书《真腊风土记》,就成了柬埔寨的历史书。印度和柬埔寨还算历史比较悠久的,他们的历史都没有记录。实际上,中国不但是世界 上唯一有信史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有史官和史书的国家,外国没有资格质疑我们的历史。根据中国的传统,他们最多谦虚的提几个建议或者疑问,一上来就否 定,只能让人怀疑是为西方政治服务的。

3.jpg

网络配图

  网友表示二里头夏都遗址已经说明一切了,也别怪老祖宗没有按照你们的要求留下文字,当年我们刻木头、骨头上的时候鬼知道你们要挖出来!以前看过禹州市志说:大禹的儿子启再禹州北门里钧台,号诸侯封天子,定都城北八里岗,地名现叫龙屯,现在还有地名,后来内乱,史称少康中兴,恢复帝位,定都禹州城西二十里,现地名康城,再后来又定都阳翟,也就是现在的禹州城,不喜勿喷,我确信有夏朝,历史也有真实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