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潘金莲为何总在洗澡? 原因很有意思

2017-08-09 10:53:31 首页

  作为著名的世情小说,《金瓶梅》中频繁出现沐浴场景的描写,第二十九回《吴神仙冰鉴定终身 潘金莲兰汤邀午战》即以潘金莲沐浴单辟专章,写其与西门庆共浴兰汤。这大概是后世影视剧中翻拍潘金莲沐浴的一大“依据”。

  央视版《水浒传》中,潘金莲第一次洗澡是作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潘金莲起床后先是劈柴烧水、揉面做饼,然后叫醒武大郎送他上班,待一切家务活忙完后,洗澡成了她这一天放松自己的休闲方式。到这里,潘金莲表现的完全是一个安分勤劳的贤妻形象。

288f614779edeb8945dda685b505a562.jpg

网络配图

  潘金莲第二次洗澡时,剧情开始有了起伏。武松的到来打乱了潘金莲原本平静的心绪,其高大阳刚的形象与武大郎的猥琐丑陋形成鲜明对比。潘金莲初次见到武松时先是惊讶发呆,而后若有所思,角色的失落与自怜情绪正是在洗澡时展现的。

  有学者认为,不断安排潘金莲在剧中洗澡,不能完全看成是编剧或者导演排的小噱头或者一个不良的念头,以心理分析角度来看,是潘金莲对自己女性的苦闷的一种表达,她有一种自恋、自伤。从潘金莲自身角度考虑,她与武松才是美人配英雄,然而命运的捉弄让她嫁给了形貌猥琐的武大郎,其原本被压抑的情感世界在现实面前开始崩塌。央视版《水浒传》中潘金莲爱而不得的苦闷与对自己年华辜负的自伤自怜,是利用“洗澡”传达给观众的:封闭的、不能被外人窥探的私密闺房,正是潘金莲不敢为人知道的内心世界。潘金莲在《水浒传》中四次洗澡,一次洗的比一次投入,暗指她和四个男性产生过联系,遇到的男性一次比一次优秀。这种细节的刻画,正是经典作品的细腻之处。

  此外,洗澡的首要目的自然是清洁身体,但在古代,沐浴已经不仅仅指从身体层面清洁污垢,而且蕴藏了清洁道德、洗涤精神的意味。《礼记》所谓“澡身而浴德”,明清时期,地方史志在记载贞洁烈妇自杀殉夫时,总免不了写其沐浴更衣,这种写作套路正是把沐浴包裹上道德上的象征意义。潘金莲作为“千古第一淫妇”的代表,依儒家观念看来,她反复洗刷身体上的不洁正是比兴道德上的不洁,身体上的灰尘可以清除,而道德上的肮脏则难以抹除。

60b3a756acdbd99e14f7924ef1c6b084.jpg

网络配图

  《水浒传》和《金瓶梅》中刻画潘金莲沐浴,实际也代表了潘金莲寻求理想型男女结合的象征行为。为什么洗澡能和男欢女爱联系到一起呢?在先民观念中,水被视为生命的源泉,很多地方都有水生殖的信仰。比如《管子》中说水是“万物之本原”,彝族典籍《六祖史诗》中说“我祖水中生”。古人不懂现代科学知识,不少人认为女子受孕是因为水的作用,而沐浴正是受孕的契机。因此女性想要怀孕生子,都希望到水中沐浴,沐浴演变成了受孕求子的一个关键程序。《楚辞》中有“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的诗句,正是沐浴求子的风俗流露。洗澡既然被古人看作女性求孕的方式,自然暗含了寻求男女欢合的意味。当人们分清水和致孕并无关系时,这一行为的象征意义仍然保留下来。

  中晚明社会经济繁荣,风气开通,纵欲之风盛行于庙堂与市井之间,这种借沐浴场景,专写鱼水之欢的艳情故事在中晚明小说中常可见到。晚明艳情小说的大量出现,堪称中国文学史少见的奇观。在反传统、反思想禁锢风气较为炽盛的晚明社会,渴望打破道德观念束缚成为很多士子的心声。按照儒家“非礼勿视”的传统观念,赤身裸体原属不雅,而窥探隐私更属罪恶。为了尽可能地追求刺激、新鲜,创作者想方设法挑动观赏者的神经。

timg.jpg

网络配图

  窥浴,本是艳情小说中常见的情节,也往往作为男女欢合之前的先兆。从写作手法上看,窥浴是以视角转换的方式,借助作品中的人物完成镜头转换。在广为人知的艳情小说《肉蒲团》中,女主人公玉香与仆人权老实之间的奸情,即从权老实窥浴开始。窥浴在这里还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桃花影》中,士子魏玉卿的堕落也是从窥浴开始。历史上,亦不乏窥浴的真实事件。汉成帝窥探赵合德沐浴的事情曾被无数文人调侃,留下了诸如“帘外君王窥浴罢,侍儿谁最得金多”的诗句。在《金瓶梅》及水浒的相关影视剧中,潘金莲的多次沐浴,虽未安排窥浴行为以推动剧情发展,但读者在阅读时,自然扮演了窥探的角色,满足了猎奇心理。后代的导演编剧也正是利用了观众寻求刺激的心理来谋取经济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